航运业 何日抹去危机阴影

2009-1-19 14:12: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驻沪记者 赵虎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肆虐之下,2008年世界航运市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剧烈冲击。进入2009年,危机仍在蔓延。金融危机将如何发展?航运市场会走向何方?政府部门有何对策?行业领袖企业如何应对?航运经济何时才能复苏……众多问题引来业界高度关注。
  1月13日,“2009中国航运企业年会”在上海召开,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等相关政府部门官员应邀出席大会,并就“航运低谷中的市场经营策略”、“新经济形势下中国航运业的危机与商机”等主题展开深入探讨。
  四大因素引发航运衰退
  在此次年会上,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会长钱永昌表示,航运业去年跟随美国高盛公司等机构高估了景气度,以为直至2010年都将平稳增长。但波罗的海运价指数自2008年5月20日创下历史纪录后调头而下,一度跌到了663点,跌幅达94%。钱永昌认为,航运业去年发生的衰退,是国际经济、中国经济、突发事件、运力运量变化等四大因素集体发作的结果。
  针对目前航运市场现状,达飞轮船(中国)有限公司总裁王保裁总结为四个方面:运价暴跌、受载率下降、大量船舶与集装箱闲置、资金链断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最新预测再次调低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并指出发达经济体可能在2009年出现自二战以来的首次全年负增长。报告预测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7%,到2009年将放缓至2.2%。其中,发达经济体2009年的增长为-0.3%,新兴经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增长为5.1%。
  商务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张国庆表示,由于资本市场的相对封闭,我国受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要远远小于经济合作组织(OECD)国家和许多新兴市场国家。“但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中国经济很难独善其身,而运输业受到的冲击最大。”
  据了解,2008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58.7亿吨,同比增长11.5%,出现了17个亿吨大港;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26亿标箱,同比增长12.2%;中国船队运力达到1.3亿载重吨,保障了一系列重点物资的运输。但是参照历史资料,各项指标的增幅有所放缓。
  “面对当前供需的严重不平衡,众多承运人在每条航线上使出浑身解数盲目杀价,运价可以说是一泻千里,惨不忍睹,一些大的航商也失去了往日王者的风范。”中外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春吉无不担忧地说。
  普遍认为今年将继续下行
  “今年是中国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张国庆表示,发达国家整体进入衰退,全球经济增幅低于3%为衰退状态,预计我国对美国、欧洲、日本等主要经济体的出口可能全面放缓,外贸顺差规模可能进一步缩小,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下拉影响可能比2008年更加严重,使我国产能过剩矛盾更突出,对外贸易高速增长期可能就此告一段落。“我国正面临着比当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更加严峻的经济形势,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面临最严峻的外部环境。”
  “可以说,经济增长下滑已成为当前经济形势最突出的问题。由于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见底,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和冲击还会加重。”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巡视员丛明认为,今年,航运业面临的不利因素和挑战首先表现在,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很高,贸易比重大,其中加工贸易占了一半,对国外市场极为敏感,重要能源资源供应严重依赖国际市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势必减少对中国商品的进口,国内经济减速也会影响进口需求,航运业务量将明显减少。”其次,国际海运价格低迷严重影响航运业的收益。“今年,受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发达国家全面衰退和国际贸易急剧萎缩的影响,国际海运价格仍处于下降通道和低谷阶段,对航运业收益影响很大,特别对远洋运输产生巨大压力。”另外,一部分外需市场将被内需市场所替代也对航运业产生影响。“我国沿海出口型企业,主要优势集中在家电、纺织、轻工、机械等行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影响最大。但这些行业产品,内销到国内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仍有较大的潜力。国家为扩大内需,对家电下乡、农业机械下乡以及工业消费品下乡,采取一定的财政补贴政策,会使一部分出口企业产品内销到国内市场,从而减少外需,进而影响国际运输业务。”
  丛明大胆预测,今年经济可能探底回升。他指出,从国际上看,虽然国际金融危机还未完全见底,但美国金融业最坏的时期即将过去,有趋稳的迹象。从国内来看,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将是全年最低的,探底后,从二季度或下半年开始,经济增长会逐步回升,全年经济和贸易增长将呈现前低后高的态势。经济和贸易回暖,必将促进航运业的回升和发展。同时,在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之后,企业将从减负中获得更大发展空间。加之此次国家鼓励外贸发展的政策力度大、持续性强,对稳定航运市场是有利的。
  钱永昌则判断,航运业现在还处于往低谷的下降阶段,尚未落到谷底,拉动内需对航运业的支持作用有限。
  据了解,2009年新船交付量182.5万TEU,创历史新高,2009年交付约65艘8000TEU船舶,占现有艘数的37%。新船总需求增加不足7%,总供给接近13%,供需失衡形势严峻。部水运司副司长张守国指出,今年进出口贸易的进一步萎缩使航运业下行压力加剧,而多家船公司在市场高位时订购新船,将自今年下半年至2011年陆续交付,供求关系和企业财务成本仍趋恶化。张国庆预计,航运衰退还得持续半年多,也许今年下半年度或年底开始回升,总之比当年亚洲金融风暴时的冲击更大。
合力推动航运业走向利好 
  丛明认为,“我国这一轮经济发展遇到的困难主要是受外部的冲击,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应对危机冲击的能力是强的,尽管2009年对航运业发展可能是最为困难的一年,但仍有不少难得的发展机遇。”
  丛明表示,国家正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将刺激企业发展。“今年减税力度比较大,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的改革,不断提高出口退税率,进一步减轻中小企业税负,实行鼓励和完善服务业发展、扩大就业的税收政策,将为企业减轻3000多亿元的负担,通过税收机制带动企业技术进步和加快发展。”同时,国家鼓励外贸发展的政策力度大、持续性强。“我国实行扩大内需为主的方略,并不表明我们要放弃外需,相反,还要千方百计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扩大外需。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结合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逐步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实行人民币结算,有效规避汇率波动的风险,稳定和扩大我国的国际市场份额。这些对稳定和促进航运业的发展十分有利。”
  张守国表示,为应对当前水运面临的形势,全力支持港航企业发展,交通运输部近期出台了促进当前水运业平稳较快发展的七项措施,以指导港航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采取措施,共同应对危机和挑战。这些措施主要有:加强运力宏观调控、加快运输结构调整、着力打造良好的水运市场环境、建立行业经营状况预警和动态检测机制、加大对港航企业的扶持力度、做好安全管理特别是反海盗工作等。其中较为吸引航运界眼球的是,结合燃油税改革,从中央转移支付给地方的水运客货附加费等替代性分配或其他资金中拿出一定数额的资金,用于拆船补贴的政策;为防止国际船舶大量进入国内对国内市场造成重大冲击,将对国际船舶回国参与沿海运输采取适度控制措施,稳定国内市场;帮助竞争力强、资产结构优良、发展后劲足的企业实施“逆周期”发展战略;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国门,投资建设和经营国外港口;规范收费行为,严禁乱收费、乱罚款,严厉打击恶性杀价竞争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同时,企业正以积极的心态应对金融危机的蔓延。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翔表示,航运企业当前要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提高企业风险防控能力。采取快速应变、主动调整运力,实施淡季停航;退租、退役、出租,推迟现有船舶订单,消化运力增长风险;实施淡季停航;航线合作重组;进一步缩减优化航线布局。同时,要加强对企业资金使用情况和财务状况的监控,防范各类财务风险。中外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春吉表示,航运企业要加强合作,避免恶性竞争 ,通过优势互补对现有航线布局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强化与港口、码头的协调,减少船舶在港时间,降低承运人成本。同时,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服务水平,保持市场竞争力,以差异化和服务个性化获得更大利润。
  “只要市场还在,航运企业的发展希望就还在。”张国庆表示,当前航运企业要与我国外贸共克时艰,以更好的服务、优惠的价格来支持外贸、保住出口市场,同时,航运企业要在“严冬”中加强养生健身,中小企业要团结一致、抱团取暖,主动为大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大企业要通过增强产业链、重塑产业链来聚集力量,做强比做大更重要。他呼吁航运企业“要用全球眼光、战略思维来观大势、谋大局、谋而后动、谋定再动,勇敢面对挑战。”
  手中有钱心中不慌
  □  罗强
  据说,犹太人做生意时一般进行现金交易。在犹太人看来,人、社会及自然每天都在变,只有现金是不变的。犹太人的现金至上原则,对于深处国际金融危机漩涡中的航运业来说,无疑具有很好的启迪作用,这就是手中有钱心中不慌。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许多跨国公司的现金流开始出现问题,航运业也不例外。面对寒冷的冬天,捂紧自己的“钱袋子”,拥有充足的现金,理当成为绝大多数航运企业“御寒”的最佳手段。因为如果缺少现金流支撑,企业的资金链随时面临断裂的危险。
  对此中远集团在现金掌控方面作出了很好的表率。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远集团已积攒了近800亿元现金,这与中远总裁魏家福的未雨绸缪不无关系,他非常重视企业的现金流,称“现金流就是企业的血液,没有现金流的企业是生存不下去的。”可见,在信贷收紧、融资困难的情况下,有现金者得天下。
  同样做得很出色的还有其他行业,比如阿里巴巴。为了“过冬”,阿里巴巴不做无谓的扩张,捂紧了“钱袋子”。手上握有20亿美元现金储备的阿里巴巴,即使是跪着,也会成为最后一个倒下的公司。
  对于航运企业来说,尽量把口袋里的现金装足点,绝不轻易把钱撒出去;多看少动,积蓄能量,一旦闻到“春天”的气息,便动如脱兔,抢占行业制高点。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