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选竞购投标方”背后……

2009-11-8 1:21: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枭冬
    与四川腾中重工收购通用旗下的悍马品牌所引发的诸多争议大不相同,有关吉利能否成功拿下沃尔沃这张“王牌”,从最初透出风声开始,业内便时刻关注其进程,并给予了吉利积极评价和舆论支持。而在刚刚过去的10月份,一则消息从大洋彼岸传来:福特汽车正式对外宣布,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成为沃尔沃汽车的首选竞购投标方。而有关“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后将会选址北京建厂”的消息,这几天也被传得沸沸扬扬。
    很明显,这次收购沃尔沃,并非吉利的“单相思”,而“两情相悦”的意味更浓一些。在与北汽计划收购通用旗下欧宝品牌,却最终因诸多原因“被退出”相比较,我们有理由相信,吉利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着实不易。其之前的所有“筹备工作”绝非人们质疑的“炒作手腕”,而是真刀真枪在与时间赛跑。而今,也确实抢到了最为关键的一个赛点。甚至可以说,收购沃尔沃,吉利比其他竞争对手已经领先一步。
    但是,成为“首选竞购投标方”的吉利也不能放松警惕,因为沃尔沃对国际买家的吸引力是毋庸多讲的,一不留神也会出现“煮熟的鸭子飞了”的无奈。况且,吉利收购沃尔沃完全成了我国自主品牌的一次标致性行动,其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企业本身的商业行为,其自身的压力其实也不算小。
    话又说回来,要想成功的把握更大,就要在收购沃尔沃一事上考虑的更为周全些。眼下,笔者认为,大家担心的还是资金、技术以及吉利驾驭这一国际品牌的能力。但吉利和李书福的魄力和实力,又让业界充满了期待。
    在资金方面,据了解,吉利已经提出用“约20亿美元”收购沃尔沃汽车品牌,再加上未公布总额的资金收购沃尔沃旗下的融资子公司和工厂。期间李书福还表示,中国银行将会为吉利提供必要的资金以支持吉利收购沃尔沃汽车以及在中国建造沃尔沃组装工厂。这一点上,相比其他竞争对手,吉利的确“不差钱”。
    在技术方面,则是很多跨国收购比较敏感的问题,此番核心技术是否也在收购范畴之内,我们暂时不得而知。对此,在收购协议尚未签订之前,我们只想提醒吉利,收购沃尔沃品牌的关键还是核心技术。而该技术是否可以收购,其实要看技术的所有者到底是福特还是沃尔沃,这一细节必须盯紧才好。
    对于驾驭该品牌的能力方面,很多人认为吉利没有管理国际品牌的经验。但笔者认为,这也未必全是坏事,对于民营企业,或许可以闯出一条新路来。在中国市场上,自主品牌汽车已经发展很快,国内巨大的市场潜力足以支撑起沃尔沃的起步运营。而李书福计划将沃尔沃销量四五年内翻一番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但驾驭一个成熟的国际品牌,不止是卖车这么简单。沃尔沃方面计划保留其在瑞典哥德堡的总部,并且将保持独立的管理和运作。而对沃尔沃这一国际品牌而言,其所涉及的工会协议和知识产权、企业文化等问题同样是吉利未曾遇到过的。上述问题看似“软”了一些,但没有管理经验的国内车企要想顺利接手沃尔沃,不下一番功夫是不行的。因为提升国内车企的“软实力”,靠的也就是这些“精髓”。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