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经济回暖态势明显 未来走势继续向好
2009-11-6 20:0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前三季度,内蒙古全区各地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努力克服和化解全球金融危机对内蒙古区国民经济的冲击和影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务院出台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措施,全区经济增长下滑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整体经济形势企稳回升、日趋向好,继续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态势。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各项社会事业和民生工作扎实推进,团结和谐稳定局面进一步巩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表明,内蒙古应对危机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展望全年形势,我们认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走势将继续向好,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将会进一步增强。但是我们也应认识到,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国际国内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经济发展仍处在保增长关键阶段,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还很艰巨。
一、前三季度全区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全区完成生产总值5895.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6.9%,比上半年增速加快0.7个百分点,增速继续蝉联全国各省区市第一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315.76亿元,同比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3505.64亿元,同比增长19.6%;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074.11亿元,同比增长14.7%。从发展态势看,呈现以下八个特点:
(一)种植业和养殖业产量呈现“一降一增”态势
今年以来,特别是夏秋时节,内蒙古区包括一些主要产粮区的多个地区遭受了多年不遇的干旱等自然灾害,使农牧业生产遭受了不利影响,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全区各地奋力抗旱,将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农牧业生产取得新成绩。虽然初步预估今年全区粮食产量将比上年有所下降,但由于内蒙古区为继续提高粮食产量,今年启动了百亿斤商品粮增产工程,前三季度,全区农作物总播面积达10516.6万亩,比上年增长2.2%;其中,粮食播种面积8137万亩,同比增长3.2%。全年全区粮食产量预计在受灾情况下仍将获得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牲畜出栏量明显提高。前三季度,全区猪出栏641.3万头,同比增长8.2%;牛、羊出栏同比分别增长44.4%和9.1%。肉类产量实现较快增长。前三季度,猪肉产量53.5万吨,同比增长9.4%;牛肉产量34.75万吨,同比增长49%;羊肉产量60.93万吨,同比增长18.1%;禽蛋产量26.92万吨,与上年持平;牛奶产量585.77万吨,同比下降6%。根据夏季牧业普查统计,2009年全区牧业年度牲畜存栏总头数达10858.5万头(只),比2008年牧业年度增加180.83万头(只)。
(二)工业生产稳定增长,经济效益有所回升
今年以来,工业生产增长呈企稳回升势头。前三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达3084.62亿元,同比增长19.4%,较上半年、前7个月、前8个月增速分别加快0.8个、1个和0.4个百分点,居全国各省区市的前列。具体呈现以下特点:(见下图)
1.轻重工业均实现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区规模以上轻工业完成增加值551.26亿元,同比增长18.8%,比上半年增速加快2.6个百分点;重工业完成增加值2533.35亿元,同比增长19.6%,比上半年增速加快0.5个百分点。从经济类型看,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股份制企业增长较快,其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3.1%、22.1%和20.8%,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3.7个、2.7个和1.4个百分点。
2.绝大多数行业实现增长。前三季度,在全区统计的36个行业中,有34个行业保持同比增长(橡胶制品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增加值为同比下降)。其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1倍。
3.化工类等产品产量实现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化肥、精甲醇和聚氯乙烯树脂等化工类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04倍、86.8%和40.4%。此外,水泥、钢材产量也有明显增加,分别增长45.2%和29.7%。
4.工业产品销售率仍在下滑。前三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6.1%,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5.31%,同比提高0.03个百分点。
5.经济效益有所回升。前8个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140.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1%;实现利润414.8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0.4%,但比前5个月降幅收窄2.8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9.1%,比前5个月降幅收窄2.1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平稳,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逐步加快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平稳。前三季度,全区5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980.29亿元,总量已超过去年全年的108.3%,比上年同期增长35.4%。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01.57亿元,同比增长51%;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125.58亿元,同比增长30.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553.14亿元,同比增长39.7%。从登记注册类型看,前三季度,内资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5799.26亿元,同比增长35.4%;港澳台商企业投资增长较快,同比增长43%;个体经营投资出现下降,前三季度个体经营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4.04亿元,同比下降15.5%。从投资项目看,今年以来,各地都在努力争取、扶持和上马了一些新的施工项目,施工项目个数已超万个,前三季度,全区施工项目共有11388个,比上年同期增长28%;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9480个,同比增长30.7%;本年投产项目5122个,同比增长83.4%。从主要行业投资看,前三季度,增长超过1倍的行业有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个行业,同比分别增长1.21倍、1.12倍和1.2倍。(见下图)
房地产市场投资增长逐步加快。前三季度,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646.81亿元,同比增长10.2%,比上半年增速快1.4个百分点。商品房的销售保持平稳。前三季度,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1302.4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7%;商品房销售额377.56亿元,同比增长23.7%。
(四)消费市场稳中趋快,服务业增长加快,对外贸易呈现波动性
前三季度,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015.08亿元,同比增长18.8%,比上半年增速加快0.3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市的消费增长平稳,县级消费增长加快,前三季度,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386.91亿元,同比增长19.2%;县级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92.45亿元,同比增长18.2%,均比上半年增速有所加快。分行业看,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05.49亿元,同比增长21.1%;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183.8亿元,同比增长19.1%。随着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国家扩内需的政策效应的不断显现,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表现在,今年以来,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逐步加快,前三季度,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分别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加快0.6个和0.5个百分点,也快于上年同期1.5个百分点。(见下图)
全区进出口额降幅呈现出一定的波折性。前三季度,全区海关进出口总值46.41亿美元,同比下降34%,降幅比上半年扩大5.1个百分点,降幅比全国平均水平大13.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16.37亿美元,同比下降41.2%;进口总额30.04亿美元,同比下降29.2%。从主要贸易国别(地区)看,内蒙古区与主要5个国家的对外贸易中(俄罗斯、蒙古、日本、澳大利亚和美国),只有与蒙古国的贸易呈增长态势,前三季度内蒙古区针对蒙古国的进出口值为8.3亿美元,同比增长10%。(见下图)
(五)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保持较快增长
财政收入实现稳定增长。前三季度,全区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超过千亿元,达1040.04亿元,完成年度预算任务的80.9%,同比增长26.7%,比上半年增速回落2.8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60.22亿元,同比增长37.9%,比上半年增速回落1.9个百分点。从支出看,前三季度,全区地方财政支出1076.25亿元,同比增长39%。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61.73亿元,同比增长2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70.56亿元,同比增长54.8%;医疗卫生支出48.55亿元,同比增长59%。(见下图)
9月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7967.44亿元,比年初增加1649.81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31.5%。其中,全区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3800.32亿元,同比增长25.1%。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速保持高位增长。9月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达6254.16亿元,比年初增加1745.83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45%。其中,个人消费贷款余额370.12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53%。
(六)单位GDP能耗进一步下降,节能降耗取得明显进展
节能降耗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为完成全年的节能降耗任务奠定了良好基础。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区单位GDP能耗2.359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7.15%,降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2.579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17.88%,降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53个百分点。1-8月份,全区年耗能万吨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6353.73万吨标煤,同比下降3.8%。七大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占年耗能万吨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95%。全区62个单位产品能耗指标中有50个下降,下降面达到81%。1-8月份,全区全社会用电量793.9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6.4%;其中,工业用电量684.5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9.5%,占全社会用电量的86%。1-8月份,全区累计外送电量620.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7%。
(七)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虽同比下降,但开始回升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虽同比下降,但开始回升。前三季度,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0.7%,比上半年同比降幅缩小0.1个百分点,呈逐步回升势头。其中,城市同比下降0.8%,农村牧区同比下降0.6%。分类别看,食品价格同比下降0.2%,交通和通讯类价格同比下降2.9%,居住价格同比下降1.7%。从生产领域看,前三季度,全区工业品出厂价格预计同比下降4.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下降0.4%。
(八)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同步增长,收入来源呈现多元化趋势
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同步增长。前三季度,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910元,同比增长11.4%,比上年同期增速回落5.5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增速略回落1.7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8484元,同比增长11.6%;转移性收入2639元,同比增长21.9%;经营性收入1310元,同比增长6.8%。前三季度,全区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达5114元,同比增长11.5%,比上年同期增速回落11.9个百分点,较上半年增速回落1.4个百分点。其中,家庭经营收入3753元,同比增长8%;工资性收入764元,增长19%;转移性收入497元,同比增长20%。前三季度,全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达9167元,同比增长16.5%;农牧民人均消费性现金支出2394元,同比增长10.3%左右。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
当前,尽管内蒙古区经济实现了企稳向好,继续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态势。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也同样存在,需要我们特别引起注意,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主要有:
(一)自然灾害特别是旱灾给内蒙古区农牧业生产造成了较大损失
今年以来内蒙古区频繁出现的各种自然灾害特别是旱灾给全区农牧业生产造成了较大的损失。7月份以来,全区大部地区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出现不同程度的阶段性伏旱,全区12个盟市、72个旗县不同程度受灾。由于干旱发生在秋粮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和农作物需水高峰期,受灾农牧户损失严重。据统计,到8月底,全区农作物受旱面积达到3841.45万亩,其中绝收722万亩。受灾草场面积6.3亿亩、未返青草场3.1亿亩、返青后枯死草场1.3亿亩。全区有2000多万亩林地遭受不同程度的旱灾,需要重新造林的面积有200多万亩。受持续干旱影响,水利工程蓄水严重不足,地下水位下降严重。全区因旱造成189万人、427万头(只)牲畜饮水困难,数十万头(只)牲畜死亡。
(二)企业经济效益虽略有好转,但仍处于下滑阶段
随着全区工业经济的逐步企稳向好,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呈逐步好转迹象,但目前仍处于下滑阶段。受金融危机及市场调节等因素影响,国际消费市场需求萎缩,导致原材料产品市场需求不足,尤其是冶金等行业受影响最大,产品出厂价格下降,给企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再之,近期企业财务费用支出较大,尤其是利息支出较大,企业资金周转难度加大,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前8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14.8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0.4%,同比回落78.9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降幅(-10.6%)略小0.2个百分点。在39个大行业中,有14个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减少,其中,实现利润同比下降幅度较大的行业有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1.33倍)、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62.9%)、非金属矿采选业(下降62.7%)和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下降58.2%)。从亏损看,全区411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997户企业发生亏损,亏损面达24.3%,虽比前5个月亏损面降低了1.7个百分点,但仍超过两成;亏损企业亏损额73.8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7倍。
(三)对外贸易规模持续萎缩影响了全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全区的进出口贸易今年以来同比连续下降。加之最近国际上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内蒙古区面临的贸易环境将更加艰难。在进出口额总额降幅逐月收窄的情况下,8月份进出口总额降幅又出现了反复,较7月份有所扩大,体现了对外贸易恢复增长的曲折性和不确定性。进出口额的长期持续下降,将会影响内蒙古区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民间投资不足,增长乏力,投资主体结构有待优化
当前内蒙古区固定资产投资实现较快增长,主要得益于政府主导的投资项目和行为,而民间投资数额偏小,且增长偏慢。前三季度,全区个体经营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4.04亿元,同比下降15.5%。虽然目前巨额的政府投资在短期内可以起到拉动经济的效果,但其主要投在基础设施等领域,其未来回报与可持续性存在不确定性,要促成经济长期稳定回暖,关键仍在于民间资本投资。因此,民间投资如果跟不上,将会制约和影响全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不利于整体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
三、对今年内蒙古经济运行走势的判断
总体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在国家和自治区一揽子宏观政策措施的综合作用下,全区各地齐心协力,共克时艰,整体经济运行已经越过谷底,步入了企稳向好轨道,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明显增多,为实现全年经济增长预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当前,世界经济虽呈复苏迹象,但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和不平衡性同时存在,不可掉以轻心。从有利条件来看:
一是当前全区营造出了一个有利于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当前,全区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及内蒙古区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国庆60周年庆典活动极大地振奋了内蒙古区各族人民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这种“庆典”精神将进一步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干好本职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内蒙古区加快各项事业发展,推动各方面工作营造出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氛围。
二是在全球经济下半年复苏已成定局,国内经济形势总体呈现企稳向好势头。从国内情况看,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信息,9月份,全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4.3%,高于上月0.3个百分点,为2008年5月以来的最高点。该指数已连续7个月位于临界点(50%)以上,表明制造业经济总体继续保持良好的回升态势。在此大背景下,内蒙古区经济进一步复苏的外部环境和外在动力更趋好转,这将会加速内蒙古区经济整体复苏步伐,为内蒙古区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提供较好的平台和外部条件。
三是投资和消费需求稳步增长。前三季度,全区城乡5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已近6000亿元,达5980.29亿元,同比增长35.4%,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预计可达7100亿元以上,将会为内蒙古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注入新动力,拉动全区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消费增长实现稳中趋快,9月份,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重上20%的高位增速,创今年以来当月新高,体现出了“扩内需”政策已初见成效,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稳健有力。
在认清有利条件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内蒙古区经济面临的不利因素,我们认为主要有:首先,经济处于周期性调整阶段,部分重要经济指标增速明显放缓。自2000年内蒙古区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以来,至2008年已运行了9年时间,并且自2002年以来,经济年均增长在18.6%的顶部区域持续运行了7年。按照内蒙古区历次经济周期规律和国内外经验,一般经济周期的时间长度为8至10年。从目前主要经济指标看,主要指标虽有不同程度地回升与好转,但基础仍不牢固,下行压力依旧存在。其次,内蒙古区的科技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将会制约内蒙古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影响内蒙古区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最后,当前,国际上一些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倾向明显抬头,一些国家和地区给我国设置了一些人为贸易壁垒,给内蒙古区对外贸易形势实现好转增加了新的困难。
综合判断,我们初步展望预测,全年内蒙古区经济将会继续保持在一个较高位上运行,GDP增速可保持在17%左右,可能会比全国平均增速高9个百分点左右,GDP增速可继续保持在全国各省区市前列,能否创造连续八年经济增长全国第一的奇迹,现在还不太明朗(主要需看天津市经济运行的态势与走向)。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将增长24%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左右。
四、对于做好下一阶段全区经济工作的建议
当前,虽然经过各方努力,内蒙古区经济努力克服、化解金融危机的影响,整体经济形势企稳回升、日趋向好,复苏步伐总的看快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内蒙古区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加之国际国内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内蒙古区经济发展仍处在保增长的关键阶段。因此,下一阶段,我们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继续全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已出台的各项方针政策,并不断加以完善,努力巩固经济回升的基础,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艰巨任务。为此,我们建议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确保内蒙古区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发展
自去年四季度以来,国家和自治区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应对危机的政策效应已经开始显现,消费需求持续增加,市场预期逐步改善,社会信心明显提振。国家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启动实施,为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农牧业产业化加速推进阶段的内蒙古区强化投资拉动、加强基础建设、调整工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改善发展环境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和空间。内蒙古区各地、各部门要拓宽视野,运用战略思维,认真研究和把握政策导向,特别是要加强对政策敏感性和预见判断性,抢得发展先机,实现内蒙古区在全国经济困境中“率先突围”。
(二)努力实现工业生产的提速与增效同步发展
一是要切实贯彻落实国家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出台内蒙古区的具体实施意见,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落实好工业倍增计划,加快工业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加强重点行业和大中型企业的生产和调度,引导企业节约成本,积极开拓市场,提供自主创新能力,促其提速提效。二是加强电力调度,确保用电负荷稳定增长。发电指标向高效节能的大机组及承担城乡民生工程项目倾斜,支持电力供需双方根据市场变化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措施解决电力供需矛盾。三是加大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支持,最大限度的支持中小企业融资,要鼓励和帮助内蒙古区的中小企业抓住并充分利用好我国股市创业板即将推出的机遇,多渠道筹集资金,切实解决资金紧张问题,大力提高内蒙古区中小企业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三)加大对外开放合作力度,努力扩大内蒙古区经济的外向度
扩大对外开放、增强与国外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是内蒙古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战略。当前内蒙古区要紧紧盯住和抓住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积极参与国际化分工和协作。切实把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同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紧密地结合起来,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加强出口基地建设和开放口岸建设,引导、鼓励企业加大出口,尽快实现内蒙古区由主要以基础原材料产品出口向主要以工业高技术终极产品出口的转变,从根本上改变内蒙古区出口产品结构过于单一的现状。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发展高端产业上,要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尤其对引进世界500强投资项目、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项目,在政策上要给予重点倾斜。
(四)要稳定农牧业发展形势,确保今年粮食生产稳定,农牧民收入稳定增加
针对目前旱情严重问题,全区要认真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视察内蒙古区灾情时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大抗旱工作的力度,积极落实各项抗旱资金,增加抗旱设备,增加抗旱浇灌面积,千方百计保证人、畜饮水需要,确保全年粮食生产稳定。要坚持保持特色,推行绿色、生态农牧业的发展方向,加强农畜产品基地建设;加强全区食品加工业的食品安全,切实珍惜和保护内蒙古区的著名农畜产品加工品牌;加快推进、提高农牧业产业化进程。
(五)集中力量、下大气力抓好第三产业发展
首先,要加快发展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业。大力发展地方性金融机构,加快组建内蒙古发展银行。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增加担保资金规模,支持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发展。大力培育创业投资企业,搭建创业投资服务平台。以国务院通过的物流业产业发展和振兴规划为突破口发展大物流。以自治区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围绕自治区主导产业,重点在中心城市、工业园区、农畜产品加工基地和口岸,整合物流资源,引进和培育物流企业,建设现代物流园区、配送中心,鼓励生产企业物流外包,发展第三方物流。另外,要大力发展商贸、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加快发展新型流通业态。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购物中心、物流配送、专业店、连锁店等流通企业进行联合重组和规模化经营,同时结合国家“万村千乡”市场建设工程,支持连锁企业进入农村牧区市场。
(六)更加重视就业工作,建立良好的民生服务保障
要把就业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采取有效措施,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和引导企业不裁员,稳定现有就业岗位。确定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建立企业停产、破产、裁员、失业情况报警应急制度。要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和生活困难人员的就业工作。就业服务指导机构要尽可能多地提供各类就业信息,加强就业指导,鼓励通过创业带动就业。认真做好对返乡农牧民工就业服务工作。要依托各地基层劳动保障平台,深入乡村牧区调查农牧民工的返乡情况。劳动部门要充分发挥职业介绍职能,为返乡农牧民工提供实效性的就业服务。各地要认真落实好自治区党委、政府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各项政策措施,抓好“十件实事”和“十项民生工程”的落实,努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结合最近国家出台的新医改方案,认真抓好落实,解除百姓消费的后顾之忧,改善消费环境,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确保全区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