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纷纷向中国倾销矿石铁矿石“虚火”中烧

2009-11-6 2:43: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编者 进入11月,天气逐渐转凉,但中国钢铁生产的火热场景还在持续。
    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三季度中国粗钢产量1.53亿吨,创历史新高。虽然目前钢价仍在低谷徘徊,但由于边际利润的存在,中国的钢厂并未大规模减产。
    中国市场表现出的虚假 “旺盛”需求,让铁矿石出口三强澳大利亚、巴西和印度在新一轮谈判正式开启前,纷纷展开热身行动:这边力拓、必和必拓公布的最新产量季报齐齐创出新高,那边印度、巴西双双传出正在酝酿提高铁矿石出口关税的消息。
    这些国家的矿企纷纷向我国示好的行为,要么是为了抢占市场份额,要么会给产品涨价提供支撑,最后的目的都是使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蓄力的结果如何,将给我国的铁矿石进口格局带来哪些影响呢?
新京报
力拓看好中国的强大需求尽力修复与中国关系
    矿业巨擘力拓日前表示,预计与中国钢铁生产商达成的临时铁矿石价格协议将成为2010年铁矿石价格谈判的起点,并将尽全力修复与中国的关系。
    近日,力拓集团首席执行官艾博年在投资者会议上表示,将主动修好与中国的关系以确保能够继续拥有这个重要的出口市场。艾博年表示,力拓和中国铝业及其他中国公司在新兴国家组建合资企业的空间很大。前不久,力拓已经向中铝递出橄榄枝,希求共同投资开发蒙古铜金矿。全球第二大铁矿石生产商力拓称,中国对铁矿石的需求仍然旺盛,主要生产商不可能满足该国的全部需求。
    力拓集团铁矿石部门主管SamWalsh告诉投资者: “我们仍看到来自中国市场的十分强劲的需求。”
    他说,中国陆上及海上的铁矿石库存从9月份开始下降。
    由于需求强劲,力拓上月提高今年铁矿石生产目标至2.10亿~2.15亿吨。
国际先驱导报
全球矿业三强也不甘示弱
    开抢中国市场
    中国市场表现出的旺盛需求,让铁矿石出口三强澳大利亚、巴西和印度在新一轮谈判正式开启前,纷纷展开热身行动。
    今年的澳矿绝对算是中国市场上的赢家。
    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累计进口澳矿达1.97亿吨,同比增长39.5%,占总进口量的43%。在铁矿石三强中,澳矿依然保持了领先地位。
    与巴西矿比,澳矿的海运成本低;与印度矿比,澳矿在品位上高。这样的优势使得澳矿多年来一直在中国占据着最大的市场份额。今年以来中国市场的旺盛需求更是刺激了澳矿的扩产节奏。
    与澳矿积极扩产以谋求更大市场份额的举动相比,印度、巴西相继传出的可能提高铁矿石出口税消息,难免让人费解。
    作为现货市场上的风向标,印度矿如果被提高出口关税,很可能通过涨价来化解压力。而现货矿的涨价往往会给长协矿谈判带来干扰和压力,这也是中钢协提出要执行“统一价格”、取消现货市场的理由之一。
    涨价本身对于抢占市场不利,如果再因此成为中方整顿市场秩序的对象,对印度矿商更非好消息。今年以来由于澳矿的低价竞争,前三季度中国进口印度矿8268万吨,占总进口量的17%,比以往的20%有所下滑。
    实际上,虽然印度政府想提高出口关税,但印度厂商恐怕并不那么想,他们有着与中国合作的强烈愿望。至于巴西,政府打算对铁矿石出口征税的消息,同样可能对淡水河谷造成影响。在最新公布的预算中,2010财年淡水河谷计划投资129亿美元,其中近51%计划用于铁矿石开采和运输。
中国证券报
中国需求被无限放大
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表示,今年1~8月份,中国进口铁矿石累计已达40490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9812万吨,增长32%。国产铁矿石由上半年减产转为增产,到8月末增产310万吨原矿,可增产成品矿约110万吨,全国铁矿石资源量共增加9922万吨。而1~8月份全国生铁产量增加3024万吨,需增加消耗铁矿石只有4830万吨,实际中国铁矿石资源供大于求5092万吨。由于我国超量进口铁矿石5000万吨,欧美、日韩因钢产量大幅下降而减少的铁矿石大部分被我国吸纳。
    单尚华认为,矿山公司要求涨价30%,是过于乐观地估计了中国钢铁需求的形势,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机构预测明年的铁矿石不是过剩的,矿山继续要求涨价缺乏现实基础。
    分析人士认为,目前的钢价要想反弹,钢厂必须减产,届时中国的铁矿市场被放大的需求自然要被挤掉 “水分”。
新华网
确保铁矿石自给率50%以上努力打破国际垄断局面
    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顾问焦玉书指出,要增强中方在谈判中的话语权,需要提高铁矿石的自给率和海外权益矿规模。他透露,2010年~2015年中国的铁矿石产能将逐步增加3亿吨至11亿吨,确保自给率在50%以上,初步具备打破国际垄断的物质基础。
    焦玉书指出,中国要努力提高选矿水平,使加工后的精矿品位达到64%~69%。与此同时,依靠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把国产铁矿的生产成本控制在500元/吨以内, “这样,国产矿与经过长途海运到中国的进口矿相比,在价格上也是有竞争力的。”
    另一方面,中国还要努力扩大海外权益矿的规模。不过,中国钢铁业已经开始觉醒,宝钢、武钢和鞍钢等主要钢厂已先后赴外开矿,走出去开矿也要多元化,不要过分集中在澳洲和巴西,周边国家蒙古国、俄罗斯,稍远一些如非洲特别是西非,都是可以考虑的目标。
中国经济网
中国最大对手是自己限产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冰生日前在唐山出席一个行业会议时表示,今年1~9月份中国钢铁企业共生产粗钢4.2亿吨,全年产量有望达到5.5亿吨左右。如果粗钢总量突破5.5亿吨,四季度钢铁供大于求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而铁矿石供不应求的状况则会加剧,给目前正在进行的铁矿石谈判造成压力。
    摩根斯坦利金属部门分析师PeterRichardson表示: “中国最大的谈判对手是自己,巨额刺激计划导致的旺盛需求使中国在铁矿石谈判中处境尴尬。”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