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两大挑战 促进出口长效机制待建

2009-11-4 16:1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可能是缓慢的,其金融体系有待修复,家庭消费方式发生变化,导致全球贸易难以重新步入发展的快车道,预计明年出口增幅在10%左右,但出口结构将进一步改善。”在日前举办的2009中国休闲服装博览会高层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张小济如是说。 
  
他认为,在此背景下,我国外贸政策目标应该由稳外需到促进经济结构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充分利用外部市场优化配置资源,同时建立出口促进政策的长效机制。 
  
国际竞争力有所提升 
  
今年上半年,我国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1%,下拉GDP增长2.9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下降。张小济说,“从短期总需求管理角度看,大国经济净出口在GDP中的比重保持在-5%~5%是正常状态,上半年我国这一比例估计为4.5%,预计全年将进一步下降。” 
  
张小济表示,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积极贡献主要表现在发挥比较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增长效率等方面,我国第三季度出现进出口环比双增长,难能可贵。 
  
此外,尽管金融危机导致全球进口需求萎缩,但是我国产品在主要发达国家的市场占有率却在上升,这表明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据统计,今年前8个月,我国产品出口占美国市场进口总额的比重达到18.8%,高于2008年的16.1%;在欧盟市场所占比重达到17.5%,高于去年的16%;在日本市场的占有率为22.3%,高于2008年的18.8%。 
  
建立促进出口长效机制 
  
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我国出口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机制不健全、信用保险覆盖面低、买方信贷和卖方信贷支持力度弱等瓶颈日益凸显。 
  
张小济分析认为,这是因为我国现有的涉外财政、金融促进政策体系还存在缺陷,不适应对外经贸的快速发展,以及经营主体多元化、出口产品升级等新趋势。 
  
“2010年出口将面临来自人民币升值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两大挑战。”张小济说,金融危机期间出台的出口促进政策不是权宜之计,而应以此为契机形成长效机制。 
  
具体来说,第一,出口退税应该足额、及时和稳定。出口退税是法定的贸易促进政策,应保证这一制度的稳定性,频繁调整出口退税率,不仅加大了企业出口风险,而且容易被误解为出口补贴。为此,国家应调整出口退税超基数中央与地方分担机制,恢复出口退税由中央财政统一负担的做法;同时针对当前出口收汇期延长的情况,全面实行先退税后核销制度。 
  
第二,完善出口信用保险体系,开放商业性保险公司经营出口信保业务。今年上半年,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的支持率仅为4.7%,即使全年完成840亿美元的承保规模,其对出口的支持率也仅为6%,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达到20%~30%。 
  
第三,建立多渠道、多层次金融支持体系。政府提供担保、实施特殊抵押政策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矛盾的关键。“买方信贷是各国出口大型机电、成套设备时普遍采用的手段,无论从当前还是长远考虑,我国都应该扩大这一重要的贸易促进方式。”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