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港区特色服务提升运营效率

2009-11-4 2:10: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位于辽宁省大连市的大窑湾保税港区于2007年8月正式封关运作。两年多来,保税港区利用“区港一体”的优势,发挥口岸、物流、加工功能,着力提升港口运营效率,同时配合规模和区位优势,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今年以来实现了吞吐量的逆势上扬。 
大连港集团是大窑湾保税港区一家大型航运物流公司,目前与世界上多个主要港口直接通航,并开辟了直达欧洲、美洲、地中海地区的集装箱干线。中国东北地区90%的外贸集装箱、70%的外贸货物都是经过大连港转运的。公司总经理孙宏先生说,受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客户最大化降低运输成本,因而大型船舶在当前的国际航运中越来越受青睐。作为国内少数大型货船停靠区之一的大连港,也因此实现了港口吞吐量的逆势上扬。 
他说:“全球金融危机后,客户对成本越来越关注,船舶大型化是一个趋势,随着船舶大型化成本可以得以降低,而目前国内能够停靠超大型船的港口是非常有限的,大连港在这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所以尽管有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上半年港口吞吐量仍然逆势上扬,增长很快。今年总的吞吐量有可能突破2.7亿吨,上半年已经完成了1.3亿吨了。” 
孙宏说,大连港货运能力的提升最主要是得益于保税港区“区港一体化”的特色管理模式。与传统保税区相比,保税港区不仅具备国际贸易、保税仓储、加工出口等传统保税区所具备的功能,而且,出口货物进入港区即可享受退税政策,进口货物运出港区才算出关,真正实现了所谓的“境内关外”。大连保税区物流发展局副局长徐晓军先生说:“保税港区最大的特点是区港一体化管理,好处首先是保税港区与后方物流园区的物理距离拉近了,融合在一起了,很多传统的港区业务转换为保税业务进行管理;第二个好处是保税港区比保税区多了一个入区退税政策,原来是离岸退税,现在是入区退税;第三后方物流园区主要是为了支持港区发展,保税区主要是带动周边加工贸易、区域性贸易的发展,港区依托口岸,服务半径要大,服务范围广。”   
大窑湾保税港区运作以后,其政策功能优势引起了周边区域加工贸易企业,尤其是大型电子制造企业的浓厚兴趣。东芝、佳能等企业利用保税港区在保税仓储、检测维修、集中通关方面的政策优势,在保税港区设立了原材料和产品分拨配送基地,开展供应商管理库存和及时配送服务,实现了工厂零库存管理。 
据介绍,近年来,港区累计引进外资近1亿美元,内资引进超过12亿人民币。目前,在近7平方公里的港区内有企业85家,其中物流企业占企业总数的7成左右。 
大连毅都集发冷藏物流公司是与大窑湾保税港区同龄的一家物流企业。公司总经理由君女士说,在2年多时间里,公司实现了大踏步发展。即便面临金融危机下的进出口压力,公司仍利用保税港区的各项有利政策,在国际中转等业务上取得到突破性进展。她说:“3年来公司的业务取得了飞速发展,每年以近30%的速度在递增。保税港的政策越来越被国际客户所认可,所以虽然有经济危机,整个水产品的进口量不是很大,但是其他业务得到了飞速发展,我们的国际中转业务今年几乎比去年翻了300%。” 
由君所说的“国际中转”是指由境外起运经境内某一设有海关的口岸,换装国际航线船舶,继续运往第三国口岸的集装箱货物运输过程。开展集装箱国际中转,是一个港口国际地位的重要标志。比如,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口新加坡港年吞吐量中有近8成属于国际中转业务,新加坡港也因此成为国际著名的转口港。 
大连保税区管委会主任卢林先生介绍说,大窑湾保税港区在港口吞吐量形成一定规模的基础上,在通关服务水平、结算便利化等方面不断改善。这些措施与港区的保税政策相结合,吸引了不少国家和地区的国际中转业务。他说:“很多大的外资企业对我国的保税政策比较感兴趣,他们希望能够在保税政策方面便利他们的国际转口贸易。比如俄罗斯的远洋捕捞在大连做简单的加工和水产品转口贸易,在保税港区做的不错;日本很多企业的国际中转业务也在大连进行。” 
此外,在外部市场萎靡的情况下,大窑湾保税港区还大力发展海铁联运,以增加内贸货源。在大连港集团工作了30多年的齐延才先生介绍说,截至今年7月,尽管大连港集团的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仍然有近10%的降幅,但内贸集装箱却获得了近50%的增幅。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保税港区对内陆交通系统的开发建设,通关环节的减少、费用的降低为港口争取到了更多的内陆货源。 
他说:“集装箱列车直接深入到内陆铁路车站,让这个车站具备了口岸的功能,内陆客户在内陆发完箱就可以结关,在大连中转,然后货物上海运到国外。这套系统的建立一是把港口的服务功能延伸到内陆,服务内陆客户,我们的目的是通过这个手段增加业务量。” 
大连保税区管委会主任卢林说,为了放大保税和出口加工等功能,大窑湾保税港区还将进一步延伸产业,着力打造以保税为支撑、以整车出口为主导的“汽车城”。他说:“大连保税区要以汽车整车和汽车零部件为主导产业,我们现在已经与中国两个著名的汽车厂签订了生产整车的合同,9月底这两个汽车厂就要在这里生产汽车整车。到2012年,我们可以达到年产20万辆整车的规模。根据现在汽车整车国际市场的变化,我们预计2015年后,中国汽车整车出口会达到500万辆以上。保税区和保税港区的政策优势恰恰为汽车整车出口提供了便利条件。”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