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投资、大交通、大产业 武汉城市圈全面提速

2009-1-13 17:13: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03年11月8日,湖北省作出重大战略决策:打造武汉城市圈;2004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2008年9月1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批同意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改方案…… 
    如果说从2003年到2007年,“中部的中部”湖北省打造的武汉城市圈还处于预热和起跑阶段,那么进入到2008年,武汉城市圈建设已开始全面提速。 
    当历史掀开2009年的新一页,一组数据为武汉城市圈进一步的建设进程打下坚固地基: 
    武汉城市圈的龙头武汉市,连续14年以11%以上速度增长之后,2008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目标: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60亿元,同比增长15.1%,经济增长再创新高;完成财政收入791.3亿元,同比增长24.8%,保持连续6年增收过百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718元,同比增长16.4%;农村人均纯收入达6349元,同比增长18.2%,增幅均创12年来最好水平。 
    武汉城市圈的九个城市(武汉、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达6430亿元,增长15.7%;实现财政收入602亿元;武汉、黄石、黄冈、咸宁、潜江出口额的增速均持续在50%以上。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空间、产业发展、综合交通、社会事业、生态环境规划纲要等五个专项规划日前也正式实施。其中,空间规划包括规划、建设管理,各城市功能定位,主体功能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包括先进制造业规划、现代服务业规划和现代农业规划,突出城市之间的产业为工与合作,主导产业的壮大、产业集群的形成、三次产业的联动发展等;综合交通规划包括铁、水、公、客和信息规划,突出通过点、线、面,以及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形成把城市圈有机结合联系在一起的综合性大交通和信息系统;社会事业规划包括文、教、卫、体等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突出在城市圈内形成核心层、辅助层之间的分工合作和资源共享;环境和生态规划包括退耕还林、水土保持,湿地保护,水污染防治,节能减排等,突出城市圈生态功能和生态资源承载力整体提升。 
    五个专项规划的全面实施,标志着武汉城市圈进入全面提速阶段。资料显示,2007年武汉城市圈内常住人口2987.65万人,城镇人口1399.17万人,城镇化水平仅46.8%。而到2020年,武汉城市圈总人口将达3340万人,城镇人口将达2335万人,城镇化水平达70%。专家分析,这意味着12年多的时间,包括新增人口在内,这一期间约1000万人转为城镇人口;人均GDP近6万元。 
    大机遇作出大决策 
    2007年12月7日,武汉城市圈成为继上海、天津、城渝后,全国第四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武汉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圆心,与周边100公里范围的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8个城市构成“1+8”区域经济联合体。面积不到全省三分之一的武汉城市圈,集中了全省一半的人口,六成以上的GDP总量,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区。 
    武汉城市圈不仅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长期以来,湖北城市格局和发展严重不均衡,特大城市武汉GDP约占全省三分之一,与其它周边城市相比差距甚远。加之武汉曾是计划单列市,与全省其它城市交流受限。特别是武汉与周边城市间,一直存在着产业低水平重复,缺乏梯级分工;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协调困难;招商引资缺乏沟通,甚至相互杀价等问题。”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这位以“洞悉省情”、“开放务实”著称的官员如是分析说,“因此,我们采取了‘九市联动,共同发展’的办法,以武汉为龙头,突出中心城市的聚集和辐射功能,突出整体效应,带动全省经济发展。” 
    大空间构建大交通 
    武汉是全国著名的特大城市之一,历史上以黄金水道和铁路枢纽闻名。随着国家重点战略转移和沿海战略的实施,它的内陆交通优势逐步淡弱。但湖北盯准了中部崛起这一时机,迅速利用大空间构建立体化交通网络。按湖北省书记罗清泉的话说就是:“打好基础才有长远的大发展。”高速公路网络已经形成。早在2004年,武汉市就规划建设汉孝、汉蔡等8条高速出口公路,分别通往武汉城市圈8个城市。8条城市高速出口公路累计长达200多公里,总投资近百亿元,已于2007年起相继动工和完工。2007年12月,随着武汉阳逻长江大桥通车,武汉与城市圈内8个城市高速公路网络基本形成。目前,武汉到城郊区半小时,到城市圈内8个城市分别2小时,到周边城市4小时。最近已开工的杭瑞(杭州到云南瑞丽)高速公路,沿途经黄石和咸宁市境内,湖北段全长200公里,总投资97亿元,它成为武汉城市圈“横五线”组成部分。“十一五”期间武汉城市圈交通一体化建设的投资规模将达616亿元,其中公路建设58亿元。到2020年,城市圈将形成“一环十三射四联线”的公路主骨架网,建成中部地区最便捷的公路交通网。 
    现代铁路网络正加速打造。武汉市利用武九、汉丹、沪汉蓉及京广线富余能力,在城市圈内规划建设的城际铁路网,将有6条主干线及延伸线和连环线,总里程1000多公里。其中3条今年初动工,其它三条主干线将在2020年前实施。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武汉拟建铁路项目21个,目前在建10个,其中4个是重中之重。武汉市拆资千亿打造轨道交通网,争取2017年前全部建成7条轨道交通线。该市规划轨道交通网总长220公里,设站182座,总投资1100亿元。除一号线为轻轨外,其余六条均为地铁。目前,轨道1号、2号、4号已动工在建,预计2010年建成。其中,属于2号线一期工程的过江地铁全长27.98公里,设21个车站,全线穿行地下,总投资149.13亿元。届时,武汉将成为全国四大路网中心之一。 
    中部最大的航空枢纽成形。武汉天河机场第二航站楼经过5年建设,已于去年完工投入使用。天河机场第二航站楼及其扩建工程总投资约33.72亿元,其中,第二航站楼11.6万平方米,是现有第一航站楼的4倍;新建站坪25万平方米,新增24个远、近机位;新建货运仓库2万平方米;新建全国机场最大绿化广场25万平方米。第二航站楼的设计规模年旅客吞吐量1300万人次,高峰期小时吞吐量4649人次;年起降航班12.12万架次;货物吞吐量32万吨。武汉天河机场因此一跃成为我国中部最大的航空枢纽。天河机场第三航站楼正在规划设计中,设计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专用跑道长3700多米,竣工后,天河机场能满足每年超过3500多万人次的客流量,成为中国内陆最大的航空基地。 
    亿吨级新港建设紧锣密鼓。近几年,湖北四大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每年以40%以上速度增长,川江汽车滚装船发展迅猛,汉江河口至蔡甸千吨级航班投入营运后货物量增长40%以上,经济效益显著。为了进一步发挥黄金水道优势,武汉市决定“以武汉运输枢纽为核心,以武汉港为节点,依托高速公路、干线公路骨架网和长江、汉江水道构成内联外接的城市圈综合运输体系,实现城市圈公路、水路等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 
    已动工的武汉新港,位于天兴州以东70公里的长岸线上,总投资370亿将建成亿吨级大港。新港打破了行政区划,包括武汉、黄冈、鄂州的部分港口,规划用地3225万平方米,包括十大港口作业区,190个生产舶位。发展目标为“亿吨大港,千万标箱”,年吞吐总量将达1.6亿吨,配套新区居住人口可达2074万人。全部建成将用20年。现在首批已启动项目有16个,投资总额100亿元左右。新港建成,它将以武汉城市圈为依托,将与长江上中下游形成呼应,成为中部通达世界的水上门户,我国内河最大的国际化港口,产生强大共赢效应。 
  大平台推动大产业 
    目前,武汉城市圈已规划实施装备制造业、新能源、生物、软件和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等产业群,形成农产品加工、汽车、钢铁、电子信息、纺织、石油等产业链。据了解,湖北将利用武汉城市圈规模化优势,力争2015年跨进“万亿GDP俱乐部”的门槛。 
    重点产业显示核心竞争力。其中汽车、钢铁产和石化产业居主导地位;电子信息产业处于上升态势;纺织业仍居优势。武钢集团2008年成为武汉首个千亿企业,销售收入首次迈入千亿门槛,达到1200亿元,实现利润76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电子信息产业2008年销售收入和工业产值双破“千亿”,与“十一五”目标提前两年“撞线”,成为湖北继钢铁、汽车第四个销售过亿元产业。 
    重点项目大规摸启动。我国需转变以能源消耗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湖北作为缺煤、少油、少矿的资源紧缺省份,重工业比重大的现实,更加迫切需要改变增长方式。根据系列战略,武汉城市圈去年下半年列出了重大项目清单,列入试点启动的项目共131个,投资总规模11430亿元,部分重大项目已启动。清单突出跨区域产业功能,整合大主题,优化布局和科学定位。钢铁主要布局在武汉、鄂州和黄石;汽车产业链将集中在武汉、孝感和天门;石化业以武汉80万吨乙烯工程为基地,在鄂中建设中南化工产业园,以此承接产业链的上下游转移项目;电子信息产业链则以富士康和中芯国际为龙头,在武汉、鄂州、黄石建设电子产业园;而生物产业群,将以葛店的“生物谷”为依托,建设生物制药产业园等等。 
    武汉城市圈产业动态连锁升级,已初现以武汉为领头的“雁形模式”。近几年来,武汉汽车、光电子信息产业、家电制造产业等增速较快;武汉纺织业开始向周边转移,东风、中铁十一局、三江航天等总部迁至武汉,“分厂经济”和“总部经济”逐渐形成。2008年,在武汉城市圈带动下,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10847.8亿元,同比增长31.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066万户,提前实现“十一五目标”。 
    青山、阳逻、鄂州大循环经济试范区、大东湖水网生态构建工程、武汉临空经济区和武汉保税物流中心的规划建设也在加速推进。最近,湖北与国家林业局签约,共同筹资405亿元,在武汉城市圈内建设国家现代林业试范区。 
    推动城市圈产业加大投资力度。2008年1-12月,武汉城市圈城镇累计投资2977.53亿元,同比增长36.6%,占全省比重的64%。2009年湖北全省计划投资总量将突破7000亿元,重点推进武汉城市圈的十大重点工程。(记者 张一彪、李弘彬、刘青峰、熊郁云)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