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的较量 奥巴马可否兑现增加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诺言?

2009-11-27 11:52: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18时33分报道,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1月18日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    温家宝首先对奥巴马来访表示欢迎,并认为这次访问的成果具有深远意义。 
  温家宝说,中美都是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中美关系发展历程证明一个道理:“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互信则进,猜忌则退”。合作比遏制好,对话比对抗好,伙伴比对手好。我希望通过总统先生的访问,中美关系进入全面合作的新阶段。 
  此外,温家宝强调,中国高度重视中美关系。一个稳定、合作、向上的中美关系不仅有利于两国,也有利于世界。我们不赞成有关“两国集团”提法的主要原因是:第一,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要建成一个现代化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此我们始终保持清醒;第二,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与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第三,中国主张世界上的事情应该由各国共同决定,不能由一两个国家说了算。同时我们认为,中美合作可以发挥独特作用,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和繁荣。 
  温家宝指出,中美建交30年来,双边贸易额大幅度增长,这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不追求贸易顺差,希望美国改变对华出口管制政策,提高高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同时两国应加强在能源、环保、高科技等领域的相互投资与合作,促进双边贸易趋于平衡。世界贸易和投资的活跃,有利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世界经济复苏。中美要共同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 
  对此,奥巴马作出回应,他说,美中关系具有全球意义。在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应对气候变化、维护亚太地区和世界安全与稳定等重大问题上,美中合作至关重要。双方要摒弃互不信任和误解,加强对话与合作,推动美中关系不断向前迈进。 
  奥巴马表示,美方赞赏和支持中国政府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所作的努力。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有利。 
  值得关注的是,奥巴马此次访华似乎力图规避双方充满分歧的问题。 
  其中,已经上升为焦点的汇率、贸易保护等问题,奥巴马的态度相当“中庸”。他18日表示,中国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有利于解决两国贸易不平衡问题,美方对此表示赞赏。他同时指出愿妥善处理双边贸易摩擦,避免损害两国关系。 
  清华大学中美研究中心主任孙哲认为,之所以出现敏感问题被弱化的局面,是双方力图展现更多的“同”。 
  “事实上,在奥巴马启程之前美国当局就已经表示,中国没有操纵人民币汇率,为奥巴马此次访华制造了一个比较良好的气氛。”孙哲表示,“而贸易保护问题,由于牵扯到国内就业问题,以及政治团体的利益争夺,奥巴马也只能给出一个比较官方的说辞。”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虽然奥巴马一直回避敏感话题,但中方的态度却不尽然。在11月1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对奥巴马直言抵制保护主义之后,昨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再次针对当前两国敏感问题直接向奥巴马发声。 
  温家宝表示,中国不追求贸易顺差,希望美国改变对华出口管制政策,提高高技术产品出口比重。 
  奥巴马表示,美方认识到中方在美对华出口管制等问题上的关切,愿采取措施,增加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 
  据悉,美国的出口管制政策大大制约了美国对华出口。从2001年到2008年,美国对中国的高科技产品出口减少了三分之二。 
  上个世纪90年代,由于美国国会在美对华出口管制问题上的压力加大,克林顿政府在对中国的技术转让问题上一直没有突破性进展。布什政府上台后,进一步实施对中国的技术出口限制。 
  2007年,美国商务部发布了加强对出口中国的高科技产品管理的新规定,当年6月份开始执行。 
  根据这项规定,包括飞机及飞机零件、航空电子、惯性制度导航系统、激光、水底摄影机、推进器系统和个别电讯仪器等31类新增产品出口中国需向美国商务部申请许可。 
  据了解,美国的出口许可证从递交申请到批准的平均时间一般为3个月至1年,许多高科技出口许可证的审批时间耗时近1年。 
  姚坚在16日商务部的例行发布会上称,中国感到美国越来越有贸易保护主义倾向。 
  鉴于此,金融学博士陆志明在媒体中撰文称,美国对中国的高科技出口限制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1949年的NSC41号文件。冷战时期,美国对华贸易禁运项目一度达到对苏贸易禁运项目的两倍之多。近年来,虽然表面上对华高科技出口限制有所缓解,但是实际政策上却没有任何实质性改变。 
  他表示,从国际贸易“相对比较优势理论”出发,两大贸易伙伴国之间交换的主要为各自占优势的商品,因此理论上中国主要向美国出口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品,而美国向中国输入高科技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从两国经贸往来的现状来看,中国输美绝大多数为劳动密集型产品,部分为资本和劳动密集型的机械、船舶和电子产品。而美国却由于对华高科技出口限制,并未大规模向中国输出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 
  这对中国来讲,影响可见一斑。但是美国如果不采取开放性的技术合作姿态,积极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合作取长补短,必将最终失去技术领先的优势。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