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展:地铁时代呼啸而来
2009-11-26 1:4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2009年,是中国首条地铁——北京地铁开通运营40周年,也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国产化10周年。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最快的国家,同时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市场,这为全世界的城市轨道交通制造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日前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的2009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以下简称轨道交通展)就是很好的佐证。本届轨道交通展吸引了庞巴迪、西门子、法维莱、南车集团、通号公司、北车集团、南京康尼等国内外知名的185家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企业,携带最新的城轨技术、装备悉数参展。地铁时代正向我们呼啸而来。
轨道交通总投资将超8000亿元
轨道交通展主办方之一的中国国际工程谘询公司副总经理窦皓在本次展会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截至2008年年底,内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近780公里,2015年前后将规划建设70条轨道交通线路,总长度约2100公里,总投资超过8000亿元。
据记者了解,由于轨道交通在引导城市布局调整、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解决居民出行、促进产业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拥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中国也不例外。虽然中国轨道交通起步较晚,但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和机动化步伐进入加速阶段,轨道交通已迅速成为许多城市解决交通问题的首要选择,并形成了以地铁、城市快速铁路、高架轻轨等为主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轨道交通建设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带动作用更大。”北车集团轨道客车事业部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到2010年,中国城市轨道数量将达到55条、1500公里,配属车辆逾6000辆,以目前平均每辆车600万元左右计算,车辆投资将达到360亿元。
正是这巨大的潜在商机让城市轨道交通制造企业广泛关注轨道交通展。记者了解到,本届轨道交通展共吸引了加拿大、美国、法国、英国、德国、西班牙、瑞士、瑞典、意大利、新加坡和中国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217家企业参展,其中城市轨道交通制造企业达185家,在展会现场格外引人注目。
国内企业走上自主创新之路
在217家参展企业中,185家中外城市轨道交通制造企业格外引人注目,而163家国内厂商则显得一枝独秀。
据记者了解,技术落后、关键设备受制于人,成为制约中国地铁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大瓶颈。而自从有了“国家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国产化率有着必须超过70%的硬性规定”,国内设备厂商近几年发展迅速,已经改变了几年前外资设备厂商一统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市场的局面。
这种趋势在本届轨道交通展上得到了充分体现。据展会工作人员反映,往届轨道交通展主要以外资厂商参展为主,而本届轨道交通展则由国内厂商唱主角。记者发现,南车集团、通号公司、北车集团、南京康尼等国内知名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企业,纷纷携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城轨车辆、信号、通信、屏蔽门等装备亮相展会,这显示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水平日渐提高。
“现如今,国产装备不仅在国内大展身手,还出口到国外。”南车集团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今年6月,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从新加坡获得了14台地铁工程维护车招标采购项目的订单。10月,又从土耳其获得了3.5亿元轻轨列车销售订单,这是中国自主知识产权铁路运输装备整车产品首次登陆技术要求最高端的欧洲市场,同时也为中国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应对金融危机、开拓海外市场树立了成功的范例。据悉,这是继去年年底北车长客迈入“世界城轨最高门槛”——香港地铁后,中国企业再次成功打入世界高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市场。
地方别盲目跟风建轨道交通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轨道交通因直达、快捷、大运量、长运距等优势,成为许多城市解决交通瓶颈的法宝。”据轨道交通展另一主办方——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一位工作人员介绍,特别是在刺激内需的大背景下,各地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热情正在高涨。
建设部地铁轻轨研究中心总工程师沈景炎在早些时候举行的2009中国(上海)轨道交通国际论坛上提醒说,轨道交通具有高投资、高成本等特点,各大城市在建设规划中要注意轨道交通并不可能代替所有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轨道交通发展应与城市发展保持一致,尤其要与客流需求成正比,要避免以轨道交通建设带动城市区域发展的情况。不要盲目扩大规模,否则会造成线网过密,与实际客流需求不成正比,形成巨大浪费。
一位来自科研设计单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观众也指出,轨道交通项目投入资金大、周期长,尽管现在每公里成本有所下降,但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无足够客流量的地方来说,很难盈利的轨道交通将成为地方的巨大包袱。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