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沿海港口群格局再现新突破

2009-11-23 18:50: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厦门港口管理局10月14日统计报表显示,截至9月底,厦门港货物吞吐量完成8093万吨,同比增长11.43%。为此,厦门市委书记于伟国表示,厦门港今年有望成为亿吨大港,同时也将成为福建省首个亿吨大港。
厦门港提前“冲刺”亿吨大港的目标,给福州港、宁德港等东南沿海港口群带来了什么启示?东南沿海港口群格局是否会出现新的突破?
厦门港的最后冲刺
厦门港是一个海峡性天然良港,其海岸线蜿蜒曲折,全长234公里。港区外岛屿星罗棋布,港区内群山四周环抱,港阔水深,终年不冻。近年来,厦门港货物吞吐量一直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港一跃成为干线港。
2007年厦门港货物吞吐量完成8117.20万吨;2008年货物吞吐量完成9701.96万吨;2009年1-9月货物吞吐量完成8093万吨。据厦门港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虽然8093万吨是1-9月厦门港完成的货物吞吐量,但是保守预测,在最后一个季度,厦门港货物吞吐量将会每月平均保持在1000吨以上,照此推测,厦门港将有望提前一个月实现亿吨大港目标。
对于厦门港如何在金融危机情况下货物吞吐量一直保持增长并能突破“亿吨”时,相关人士表示:“内支线和内贸线业务是厦门港着力培育的重要业务,现有覆盖福州、上海、汕头等地的内支线19条、内贸线40条。但是由于部分交叉航线各自为政,不能互用舱位,影响了船舶实载率,削弱了厦门干线港的揽货能力。因此我们及时赴汕头等地,协调推进内支线内贸线同船运输。此外,自去年金融危机以来,国际航运市场疲软,航运企业纷纷拆并航线。对此,厦门港积极推动出台扶持政策,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不仅巩固了原有航线,且逆势新辟9条外贸航线,月增加44个航班;新辟8条内贸航线,月增加28个航班,进一步增强了厦门港干线港地位。在加强区域合作、推进对台运输工作等方面,厦门港也有新突破”。
除此之外,厦门港是大陆对台主要口岸,对台工作扎实深厚,在十几年对台航运工作中,确立了独特的经验优势,与台湾方面建立了有效的沟通合作机制。2008年12月15日,大陆启动厦门对台海上货运直航;2009年4月22日大陆启动对台海上客运直航,厦门地缘优势由潜在变为显在,成为大陆对台航程最近、航行时间最短、营运成本最低的港口。
另外,9月8日东南沿海惟一的保税港区——海沧保税港区一期工程落成。海沧保税港区是目前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的海关特殊监管区,为海沧打造海峡西岸航运物流中心再添利器。海沧保税港区一期工程的落成,在构筑对台交流先行区上又添强力引擎。
值得一提的是,厦门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完成情况也比较好,2008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03万TEU,保持全国第七的排名。今年截至9月底,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排名为全国第八。
由此可见,厦门港“冲刺”亿吨大港目标的梦想将很快实现。
三个亿吨大港
将在福建崛起
日前,福建省省长黄小晶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福建省港口体制一体化整合总体方案》(简称《总体方案》)。据悉,福建省将整合港口资源,全面巩固提升厦门港,加快开发湄洲湾港(泉州—莆田)、整合优化福州和宁德港,加快建成福州港、湄洲湾港、厦门港三个亿吨以上大港,形成面向世界、服务中西部发展的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的海西港口群。力争到2012年,实现三大港口吞吐量均超过亿吨,港口吞吐能力超过4亿吨;到2015年,沿海港口总吞吐量超过5亿吨,形成两个2亿吨大港的港口发展目标。
海岸线长、港湾多、深度大是福建省得天独厚的突出优势。利用优越的天然港口资源,福建各地都大力发展港口,大有 “群雄并起”之势,但却导致港口群各自为政、无序竞争,而且,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腹地空间有限等因素也掣肘着福建港口群的深度发展。《总体方案》在加快建设海峡西岸港口群的进程中应运而生。
据了解,《总体方案》提出了港口资源一体化整合提升的一系列具体举措。其中关于港口管理体制,将设置跨福州和宁德行政区划的福州港口管理局、跨泉州和莆田行政区划的湄洲湾港口管理局、跨厦门和漳州行政区划的厦门港口管理局,形成具有港政、航政、水路运政以及名称、机构、规划、建设、管理、服务“六统一”的三大港口管理机构。
从福建省交通厅了解到,福州港口管理局力争于2010年1月1日挂牌运作。
从《总体方案》来看,福建省三大港口群脉络清晰可见。
港口业界专家表示,《总体方案》的实施让福建省各港口明确了自己的定位,避免了之前所担忧的恶性竞争。由于受到交通等条件的制约,长期以来福建的港口腹地基本都处于本省境内,而湖南、江西等省作为福建港口的纵深腹地,正面临被长三角、珠三角“分割”的局面。港口腹地对港口经济而言,其重要性毋庸置疑。无论是工业项目,还是港口物流,都需要产业链的延伸,都需要腹地广阔的市场和货源。但现实是,福建港口货源至今仍跨不出省门,还在闽山闽水之间“打转转”。而与东南沿海相竞争的长江口、珠江口、环渤海湾等港口,有十分广阔的腹地,西南沿海港口腹地也已延伸到云、贵、川。上海、广东等地都开辟了内地的高速公路。比如,上海因开通连接江西的高速公路,虽然运距比福建长,但如今江西的货源却源源不断地往上海集运;广东也因为已开通了连接湖南的高速公路,湖南的货源也源源不断地被其接纳。相对而言,福建沿海港口腹地仍属于“弱势群体”,面临竞争,西进拓展福建港口腹地已迫在眉睫。
而即将新组建的福州港口管理局、湄洲湾港口管理局以及厦门港口管理局都将在这些方面做文章。
湄洲湾港口管理局将主要发展成为大宗散货和集装箱运输相协调的主枢纽港;福州港口管理局将主要发展成为集装箱和大宗散货运输相协调的国际航运枢纽港;厦门港口管理局将主要发展成为以远洋集装箱运输为主、大宗散货为辅的国际航运枢纽港。
如此清晰的港口群发展脉路,使得福建海峡西岸港口群的发展正在稳步推进。三个港口群的并驾齐驱,也让东南沿海港口群格局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