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融东接” 汕尾谋划蓝色崛起

2009-11-23 18:4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广东省汕尾市以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建立地级市后,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以港立市、港城共兴”的建设方略,高度重视港口建设。2008年底,在全省解放思想热潮中,汕尾市提出“发展海岸经济、崛起蓝色汕尾”战略,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临港工业、滨海旅游、加工制造、海洋水产等产业,开始向产业集聚最优化方向迈进。今年1-9月,该市GDP、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等8项指标增幅均居全省前3名,这已是第6个年头发展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长期经济发展落后于全省的汕尾,后发优势进一步凸显。
地理位置优势明显
汕尾市地处粤东沿海,东与海峡西岸经济区接壤,西与珠江三角洲相连,海运距太平洋国际航道11海里, 距香港82海里,距台湾高雄200海里。早在1894年,清政府就把汕尾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要把汕尾建设成南方大港。新中国成立后,1962年汕尾港又成为全国首批开放的18个一类口岸之一,在当时的广东,仅有广州、湛江、汕头、汕尾这4个港口允许外轮停靠,有较长的招商引资、对外开放的历史。由此可见,汕尾港口优势的历史悠久。
汕尾海岸线长455公里, 约占广东全省的1/9,可建深水良港的资源十分丰富,大部分还处于自然状态。其中,红海湾开发区遮浪角岸线的水深10米以上,且有建港的天然屏障,陆域形成条件好,具有兴建10万吨级以上大型深水港的条件;海丰县了哥咀、陆丰市田尾角岸线的水深也有7-8米,建港的条件也十分良好,是目前东南沿海仅存不多的宝地。
目前,全市共有国家一类口岸和二类口岸各一座,码头泊位23个,其中7万吨级泊位1个,5000吨级泊位3个,1-5千吨级泊位12个,1000吨级以下泊位7个,还分布一些渔港和军用码头。临港工业的港口建设方面,已建成汕尾电厂7万吨级专用煤码头,在建的有海丰华城能源配套3000吨和5万吨级码头,陆丰核电配套5000吨级码头,正开展前期工作的有华润海丰电厂配套码头及陆丰湖东甲湖湾电厂配套码头。
今年兴建的厦深铁路将“珠三角” 和“海峡西岸”经济区进一步拉近,天津到汕尾高速公路和福建经汕尾到广西的高速公路已列入国家规划,港口经济腹地将逐渐扩大,后发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初步构筑临港工业经济走廊
目前,汕尾在实施发展海岸经济、蓝色崛起的经济发展战略中,一批重大项目的相继投建, 揭开了外来资金大规模进入汕尾开发临港工业的序幕。这些项目如璀灿的明珠镶嵌在碣石湾和红海湾畔, 初步形成了沿海岸线发展,构筑一个“汕尾临港工业经济走廊”的良好态势。
去年以来,汕尾市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临港工业、滨海旅游、加工制造、海洋水产等产业,开始向产业集聚最优化方向迈进。到现在,已经初步形成了电力能源、电子信息、食品制造、纺织服装、金银首饰、宝石加工、海洋水产等支柱产业,培养了一大批大型企业和著名品牌。电力能源基地已经初具规模,装机容量120万千瓦的汕尾电厂1期1、2号机组已于2008年1月发电并网,3、4号机组建设推进顺利;装机容量600万千瓦的陆丰核电已经进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具备“十一五”末动工条件;陆丰甲湖湾新能源基地中,装机10万千瓦风电已于九月底发电,装机125万千瓦海上风电前期工作推进顺利;海丰华润200万千瓦上大压小项目推进顺利。预计到2015年,汕尾将形成1200万千瓦的发电能力。
电子信息基地龙头带动也十分明显,已经形成了80多亿元的产业规模,以此为龙头的高新技术出口占汕头海关关区五市的50%以上。其中信利国际有限公司研发、生产基地均设在汕尾市,今年以来通过调整结构,瞄准低端市场,借助国家发放3G牌照,公司逆市升级,增加投入12亿美元进行TFT生产线的增资扩产,预计到2015年,实现产值超200亿元,税利超10亿元的基地型企业。
港口资源在汕尾新一轮招商引资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为项目的落户构建了硬件基础,使期盼已久的“以港口促进项目发展,以项目推动城市发展”的构想逐步成为现实。
“汕尾方略”谋划蓝色崛起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汕尾市敏锐地审视科学发展观与汕尾资源、区位、产业、环境等发展元素的交汇点,及时提出发展海岸经济、崛起蓝色汕尾思路,决意擦靓455公里海岸线。近日,汕尾市市长郑雁雄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汕尾市摸索出的“挺头、砍尾、补硬、治软、融珠、赶海”举措,正在形成一套科学发展的“汕尾方略”,以科学发展全力谋求后来居上。
该方略的内容之一是,以实现海岸线资源效益最大化为主线,以港口、铁路、公路网络建设为基础,以海岸经济集聚产业发展,带动现代产业体系形成,营造“九龙兴海、一凤归汕”生动局面。即:以港口物流活海、以临港工业富海、以滨海旅游旺海、以加工制造壮海、以海洋水产赶海、以绿色农业养海、以景观房地产美海、以生态工程爱海、以软环境建设安海,形成“九龙兴海”生动局面;以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为契机,以“种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为基本理念,大力打造产业转移新岸线、新园区,营造“一凤归汕”生动局面。
根据该方略,汕尾将继续在发挥大项目、大企业龙头带动作用的同时,大打基础设施翻身战,将投入超过400亿元,大力加快“两网一群”(公路网、铁路网、港口群)建设步伐,构筑交通一体化网络。其中,要重点推进汕尾新港、甲湖湾转运码头、小漠石化码头、市区中心渔港、甲子渔港、碣石渔港等港口群建设,把汕尾新港区建设成为国际枢纽港,使汕尾成为水陆交通运输枢纽。
面对“珠三角” 和“海西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汕尾市将充分利用港口资源,争取邻近无港口资源的地市来汕尾合建“无水港”, 开拓“出海口”,海运、铁路、公路三种运输方式的“无缝化衔接”, 联手闽东南、粤东北、赣东南十三市构建“7小时经济圈”, 发展临港工业,实现中间崛起,为促进海峡西岸南翼发展与珠三角经济区完全对接、为“珠三角”和“海峡西岸”南翼发展完全对接,提供强大的支持。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