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原料换技术”合作牵动俄罗斯人神经
2009-11-2 18:42: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俄罗斯总理普京访华期间签署的《中国东北地区同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在中国似乎没有溅起很大水花,在俄罗斯却激起了千层浪。
不仅因为该合作纲要包括中俄两国边境地区205个主要合作方案,更重要的是,几乎所有方案都与开采俄罗斯远东和东西伯利亚地区的原料有关。
俄罗斯媒体对此评论说,未来10年中俄合作原则将建立在“我提供原料,你提供技术”这一基础之上。
普京在谈到中俄能源合作问题时,着重强调要“优势互补”。这也是俄罗斯政府首次大张旗鼓地推出这一对外合作概念。难怪有俄罗斯专家直言:“俄罗斯将变成中国的原料基地。”
中国“不差钱”、俄罗斯有资源,双方开展合作似乎天经地义。但中俄能源合作却一直进展迟缓。此次的中俄“原料换技术”创举,更牵动了一些俄罗斯人长期提防的神经,在俄罗斯国内已淡化的“中国威胁论”也再次浮出水面。
“模糊外交”
早在2006年中俄就签署了天然气供应谅解备忘录,计划从2011年起每年对华供应68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但原定2008年就开始铺设的管线至今仍未动工,双方在价格上依然争持不下。与此同时,历经十数年的中俄原油管道也几经周折。
有人说,俄罗斯对中国一直采取“模糊外交”战略。其实,中俄之间的关系也许并未像一些媒体所言的那么牢固,莫斯科强行关闭集装箱大市场事件就是个缩影。
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对中国发展过快不安的情绪也时不时地在俄罗斯一些媒体上发酵。
不可否认,中俄关系近年来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作为两个地缘交接的大国,中俄两国的关系也充满了极其复杂的两面性。
分析人士指出,从冷战结束直到今天,俄罗斯一直未被西方所接受,反而被西方推行的颜色革命、北约东扩、导弹防御系统等战略举措重重包围和挤压。加上金融、经济危机的影响,俄开始向东方倾斜。这也似乎决定了两国关系受制于外部局势影响的脆弱性。
“求钱若渴”
分析人士称,全球金融、经济危机为俄政府此番下决心同中方开展全方位“原料换技术”合作推波助澜。
俄罗斯政府预测,今年俄罗斯经济将负增长2.2%;世界金融、经济危机还令俄罗斯百姓的收入大幅缩水,俄罗斯靠能源刚刚过上没几天好日子,又开始重温上个世纪90年代经济衰退的噩梦。
在此背景下,低迷的俄罗斯经济“求钱若渴”,而“不差钱”的中国成为俄罗斯的首选合作对象也就毫不奇怪了。
以中国援助俄罗斯建设高铁项目为例,俄罗斯铁路是世界上最大的交通系统之一,运营总长度为8.55万公里。但不可思议的是,目前,俄罗斯客车平均时速仅为每小时50公里,其运行速度低得令人难以置信。
俄罗斯专家普遍认为,俄罗斯铁路建设严重滞后,其发展已经迫在眉睫。国家有必要大力发展铁路干线,因为交通基础设施的制约将阻碍整个经济的发展。
据俄罗斯铁路公司总裁亚库宁估算,俄罗斯发展铁路需要注入资金13.7万亿卢布。这笔庞大的开支令俄当局头痛。
俄急于摆脱对能源依赖
在原料出口型的经济结构下,俄罗斯经济长期与国际能源市场密切挂钩,国际原油价格更是成为俄罗斯经济的命脉。随着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暴跌,俄罗斯最大的经济优势一夜之间成为其最大的劣势。
俄国内专家们无不担心,严重依赖能源出口的俄罗斯经济经受不住油价的继续下跌。据专家测算,每桶石油价格每下跌1美元,俄罗斯财政收入就缩水20亿美元。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已经预感到了俄罗斯经济面临的巨大风险。他不久前接见俄杜马其他党派领袖时强调,全球金融危机将俄罗斯经济的薄弱性暴露无遗。因此,需要重新考虑俄罗斯经济的发展出路,未来的主要任务就是改变这种经济结构,否则,俄罗斯就不会有未来。他同时也坦言,要改变苏联遗留下来的经济模式的确十分困难,为此,投入大量资金也将不可避免。
“别无选择”?
对于此次普京访华中俄双方签署的相关合作协议,“难道我们真的不能自己发展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的经济吗?”有俄罗斯专家提出这样的质疑。
俄罗斯媒体评论说,发展远东和东西伯利亚地区,只有开发能源和矿产资源这一途径。但问题是,俄罗斯无法自力更生开发远东和西伯利亚资源,因为俄罗斯既无劳动力,也没有钱。
对此,俄罗斯经济学家拉特金也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关键是俄罗斯缺钱。因此,这种合作对俄罗斯是必需的。但他同时提醒说,必须对相关局势进行控制。
在俄罗斯转型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普里霍奇科等一些知名专家看来,为了发展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经济,俄罗斯“别无选择”。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