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不再进行贸易保护措施

2009-11-2 13:4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近日,第20届中美商贸联委会,在第一个中美联合公报的谈判地杭州举行。风景如画的杭州西子湖,30年前,曾见证首个中美联合公报的谈判;30年后,中美在这里承诺不再出台新的贸易保护措施。   贸易保护就是一场围城游戏,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进入09年,全球经济的复苏迹象已经明显,然而贸易保护却不合事宜地出现了抬头现象,以美国对中国轮胎收取三年惩罚性关税为起点,贸易保护狂潮一触即发。
  贸易保护狂潮一触即发
  商务部公平贸易局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产品发起88起贸易救济调查,包括17起反倾销和9起反补贴调查,涉及金额总计102亿美元。
  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较晚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常常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发达国家则多提倡自由贸易,贸易保护主义只是用来作对付危机的临时措施。到了垄断阶段,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贸易保护主义,已不仅仅是抵制外国商品进口的手段,更成为对外扩张、争夺世界市场的手段。
  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凭借低成本优势将数以亿计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运往世界各地,“中国制造”已经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发达国家的这些传统产业不可避免的将受到冲击,这些行业的嫉妒之火足以燎原。
  中国“入世”近8年来,共发起4起争端解决案件,却应对了14起争端解决方案。某些西方发达国家对于新兴市场的态度不是帮助,而是傲慢,动不动就举起贸易保护主义大棒给来几下。
  金融危机以来,西方某些学者和政客一直指责中国和其他国家的高储蓄助长了美国的过度消费和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并声称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国家的高顺差才是本次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然而,从各种主流观点来看,美国宏观经济政策失误、世界金融体系存在的重大缺陷以及监管不足等问题无疑是导致此次危机爆发的最重要原因。
  始于1983年的中美商贸联委会,见证了中美经贸关系不断发展的历程,并扮演着缓解双方经贸摩擦“润滑剂”的作用。1983年首届美中商贸联委会时,美中贸易额仅为50多亿美元,美在华投资仅为5000多万美元。如今,双边贸易额大约有4000亿美元,美中之间形成了复杂而充满活力的经济关系。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表示,有些国家,特别是部分经济发达国家所推行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和手段,不仅不利于全球经济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复苏,而且也会对其本国经济自身造成不利影响。中国政府将按照本国的法律和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制度,尽最大的努力保护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获得公平、自由的贸易环境。
  目前总的看来,国际市场形势比一年前金融危机爆发时有好转,中国政府给予企业的、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政策仍然会继续,不轻言退出。但我国企业也要在订单逐步有所恢复的同时,加快调整步伐,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提高竞争力,这是避免贸易保护主义损害的有效途径。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