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车掉货堵路 好闹心南通开发区1-10月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2009-11-18 23:34: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今年是南通开发区第三次创业的全面提升年,面对宏观环境的不利影响,南通开发区在省、市的正确领导下,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积极谋划金融危机的化解之策,沉着应对区域竞争的严峻挑战,坚定信心,创新举措,狠抓落实,全区经济在逆境中实现了新发展。1—10月,完成工业总产值775.7亿元,增长30.4%,预计全年可实现工业总产值950亿元左右;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5.3亿元,增长30.3%,预计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可突破150亿元;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外资2.18亿美元,注册资本实际到帐4.39亿美元,预计全年协议外资可完成4亿美元的年度目标;实现财政收入32.68亿元,增长15.7%,预计全年财政收入可完成年初确定的目标。回顾今年以来的主要工作,可概括为“一、二、三、四”: 

  一个突破,即:苏通跨江合作取得重大突破。去年以来,南通开发区认真落实商务部关于学习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的要求,积极寻求跨江联动、合作开发。通过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今年5月26日,由开发区与苏州工业园区、中新苏州工业园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开发的苏通科技产业园项目正式启动,旨在借鉴中新合作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新加坡先进的规划开发理念和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体制,力争通过10-15年的开发建设,建成一个融生产、生活、商贸、居住于一体的高科技、生态型、国际化、综合性的“江海生态城、国际创业园”。苏通科技产业园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一期9.5平方公里基础设施项目已于9月28日顺利开工。 

  两个提升,即:制造业和服务业实现有效提升。今年以来,面对部分项目收缩投资规模、调整开工计划,境外招商难度加大、外资项目入区势头减弱的不利形势,南通开发区大力开展“百名干部招商促落户”活动,始终保持招商引资的强劲攻势,集聚了一批投资体量大、辐射带动强的外资好项目,新批外资项目单体投资规模达到2972万美元。与此同时,紧紧抓住国家“保增长、扩内需”的政策机遇,全力推进央企投资大项目。中化蓝星、中海油碧路、中集大型储罐、上海振华重型钢构等一批重大投资项目建设进展有序,国核电金属海绵锆项目、中石化销售中心项目顺利注册登记。主动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压力,坚持把保增长与调结构、抓创新紧密结合,不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在制造业方面,1—10月,现代装备制造业产能占比增长了12.5个百分点,新材料产业产能占比增长了9.8个百分点,生物医药产业产能占比增长了4.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能占比增长了11.3个百分点。在服务业方面,服务外包加速集聚,总面积6万平方米的创业外包服务中心即将交付使用,携程旅行网投资的亚洲最大的呼叫中心项目一期5000席将于明年初正式营运,用工可达1万人,联亚药业医药研发外包额可达1500万美元;现代物流业迅猛发展,大地物流、红星美凯龙等一批项目投入运营;商贸服务业快速提升,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的江海风情街明年元旦开街运营,总投资15亿元、总建筑面积15.3万平方米的润华国际五星级酒店地下桩基工程已结束。 

  三个优化,即:不断优化区域形象。围绕建设现代化新城区的目标要求,不断优化区域规划,完成了25平方公里中心区域控制性详规的编制工作。投入13.8亿元,全面启动各项景观工程、城建工程、基础设施工程和安居房工程建设,区域功能日趋完善。深入开展“百日环境整治促提升”活动,区域形象明显提升。不断优化发展平台。加快能达商务区开发建设步伐,投资2亿元建成了16万平方米的人才职工公寓,全面开工建设研发中心、技术服务中心大楼,为研发、创意产业和总部经济发展提供一流平台。大力推进水、电、汽等生产要素配套工程建设,项目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顺利实现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功能叠加。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扎实开展创建生态工业园区工作,重视源头控制,推进节能减排,坚持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管理创新“三管齐下”,切实做到“管好存量、严控增量、落实减量”,全区COD排放总量、万元GDP能耗持续下降。 

  四个保障,即:着力强化组织保障。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各级干部用科学发展理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能力明显增强;坚持抓基层打基础,积极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大力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覆盖率达到100%;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党内民主建设取得新进展;坚持狠抓党风廉政建设,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组织领导保障。着力强化队伍保障。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重点,积极推行竞聘上岗制度,形成了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干部选拔机制,有效保证了队伍活力。着力强化效能保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开发区又好又快发展若干意见》精神,创新管理体制,在行政管理权限上市级机关整体授权,在干部任用上区部门正职由党工委直接聘任,形成了“区内事区内结”的高效办事环境。着力强化民生保障。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千方百计稳定和促进就业;调整征地生活保障费标准,年均增长率在15%左右;加快拆迁安置房建设进度,预计全年拆迁面积80万平方米,在建安置房面积近100万平方米,年内可安置面积近75万平方米;全面启动区域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加快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化建设;深入开展“百名领导下访促稳定”活动;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和谐开发区建设取得了新成效。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