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

2009-11-11 14:12: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齐滋英
    演说,是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是打开人们心灵的一把钥匙。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同样一个道理,有的人说出来使人心悦诚服,茅塞顿开;有的人尽管讲得口干舌燥,却并没有使别人感染和触动,这些除去演说者本身的人格魅力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掌握演说这一门艺术,或者说是没有运用好演说这门艺术。
    在工作实践中,我体会到,要搞好演说,有这么三点很重要:一是演说者自身情感因素很重要;二是如何选择正确的演说方式;三是如何使语言形象、生动,有说服力。
演说情感的表达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好恶不同,产生的内心变化和外部表现也不同。符合一个人的“口味”时,便产生愉快、满意、喜欢等积极情感;不符合一个人的“口味”时,便产生厌恶、愤怒、憎恨等消极情感。
    在演说时,不同情感的表现,会使听众产生不同的反映。譬如同样是讲端正党风问题,如果讲这个问题表现出对不正之风是深恶痛绝的,讲得非常严肃,对纪律讲得非常严格,则可使听者心理受到震动;而如果讲不正之风时表现出无能为力的样子,则可能使听者产生不可救药的想法。可见,正确情感的表达是提高演说效果的重要因素,要使别人接受你讲的道理,你必须表现出正确的、良好的情感。
    正确的情感首先表现在对真理和对同志的热爱上。自己热爱真理,追求真理,就会在演说中富有感情,如清澈的泉水自然流淌,从而激发起听演说者相应情感的体验,使他们更好地感受真理,接受真理;对群众的真诚爱护,和谐的相处,亲切的交谈,别人就会感到温暖,发生肯定的情感反应,引起思想共鸣,自觉接受其教育。相反,对革命道理不热爱,无心讲理,对别人板着面孔,冰冷相待,不关心、不尊重,那样,别人就可能对待你的说教持否定态度,你就是有再好的道理,再强的口才也是难以奏效的。难怪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有经验的干部,在对犯过错误或后进的同志做工作时,开始往往不是一下子就搬出一整套“大道理”,而是先用关心去换取信任,用温暖去消除隔膜,当对方切实感受到你是诚心为他好时,进而再循循善诱地讲授革命道理,这样做是符合其心理接受的特点的。后进同志一般说来往往与领导在思想感情上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他们特别需要别人的信任、关心。这时如果对后进同志表现出厌烦、冷漠、歧视的情感,就不会引起这部分同志改正错误的愿望。
    在演说时,愉快、亲切、和悦的情感,对群众教育会产生积极的作用。教育者的心情越舒畅,态度越和蔼,交谈越亲切,被教育者心里就会越高兴,和你思想感情就会越接近,对你讲的道理就乐意接受,能够听得进去。如果在演说或交谈时,别人表现出不爱听时,我们就发火,就急躁,那么就会产生急躁情绪,人家就越不买你的账。因此,我们在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之前,遇到心情苦恼烦闷时,就要努力调节转移自己的情感,力求做到心情舒畅愉快,待人亲切、和颜悦色,防止冷漠的脸色。
    我们在看大型文艺演出时,看诗歌朗诵的同志那饱满的激情,深深地抓住了每位听众的心。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尤其是讲课、作报告时,如果也具有诗歌朗诵的激情,恰如其分地把这种情感灌注到说理过程之中,这样,就能使人受到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受到教育。人们之所以愿意听李燕杰同志的报告,也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演讲时要具有诗朗诵的激情。他在讲贝多芬、肖邦、郎平等高尚品质和思想时,慷慨激昂表达出崇敬钦佩之意;而讲到社会上不道德、不文明的现象时,则表达出鄙视、义愤和嫉恶如仇的情感。可见,激情也是增强演说效果的一个条件。
演说方式的选择
    要晓之以理,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应该讲究正确的演说方法。演说的方式方法很多,这里简叙几种我们在做思想政治教育中常用的方式。
    第一,渐进式演说方式。
    人们认识都有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转化过程。按照人的认识,发展规律来传授真理,进行教育工作,按层次,依顺序,则是渐进式演说方式的主要标志。它包括两种形式:一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讲解,这可以称之为“剥笋式”。二是按照人的思想觉悟,认识水平,区别对象,分类讲解。对思想基础好,认识问题快的,唱“阳春白雪”;对思想基础差、认识问题慢的唱“下里巴人”。这种做法,我们可以称为“对号式”。
    第二,掰开式演说方式。
    我们开展思想教育时,切记满堂灌。那样,别人一不愿意听,二“吃”不进,三即使“吃”进,也是“囫囵吞枣”,消化不了,而要像吃西瓜那样把问题掰开来,每次讲课讲透一个道理,一个小问题,采取长流水不断线的方式,从而汇成大湖大海。不过采取这种方式来讲解时,一定要维护马列主义思想体系的完整性,注意教育的系统性,使别人既知果,又知因。既知问题,又知答案,注意教育内容的全面性,不搞断章取义;注意教育的连贯性,把这个道理和那个道理紧紧地衔接起来。
    第三,叙事论理式演说方式。
    人的认识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发展的,在这个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变化过程中,形象思维比抽象思维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叙事论理,所叙之事要注意三点:一是要典型化,要精选细筛,运用那些能说明问题,有代表性的事例。二是突出思想性。在演说过程中,要注意围绕思想性选择事例,防止片面追求知识性和趣味性,事例不能堆积过多,以免冲突你要讲的道理;。三是要有新鲜感。用事例不落俗套,尽量选择新近的材料,即使是运用老事例,也要改变角度,讲出一番新意。
    第四,形象比喻式演说方式。
    形象生动的比喻不仅可以使模糊的道理清晰起来,深奥的道理明白起来,而且使人受到启发、鼓舞、振奋。这方面毛主席是我们的光辉典范。他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用“航船的桅杆”、“欲出的朝日”、“母腹的婴儿”比喻革命高潮的即将到来,在西安事变时,他用“拉毛驴上山”作比喻,说服大家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这些形象的比喻,在当时对于帮助人民树立信心、革命到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演说语言的使用
    在演说的过程中,掌握的语言越丰富,占有的词汇越广泛,演说的效果就会越好。怎样在演说中使用语言呢?我认为主要应体现“四性”。
    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是科学的,科学的真理需要科学的语言去讲解。语言的科学性主要应体现在真实、准确、全面六个字上。真实,就是不讲假话、空话,说的每句话都是反映客观实际的,使人听了觉得 “是这么回事”、“是这个理”。准确,就是指确切地使用概念、术语,合乎逻辑地推理,科学地作出结论。全面,就是不搞片面性,不说绝对话,讲事要周全,说理要全面。语言真实、准确、全面了才能使人真正感受到真理的力量,从而使人们信服和接受。
    针对性:我们在语言运用上,要根据不同对象的不同情况,使用不同的语言,“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阅历比较丰富、接受能力比较强的同志,使用的语言的哲理可以深一些,谈的问题可以宽一些,使其在深刻地哲理、广泛的知识当中悟出道理,接受教育;对涉世比较浅、接受能力比较弱的同志,使用语言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对文化高的同志,要多使用经过提炼的规范化语言;对文化程度较低的同志,则宜多使用朴实生动,浅显明了的语言等。
    启发性:演说的语言要充分调动被教育者的思维,使其在听中受启发,在想中受教育。要启迪思维就要举一反三,要多使用一些警句、谚语、锦言。好的警句、谚语和锦言往往一语破“天机”,使人豁然开朗,甚至能起到终身受益的作用。我们讲一堂课,作一次报告,谈一次心,不要求每番道理都能启人深思,每句话都是 “金子”,但至少要有几句能给人以打烙印的
    话,有几句震动人,启发人的话。
    趣味性:这方面,毛主席、陈毅
    等老一辈革命家值得学习。他们讲
    话、上课、作报告的语言,都十分风
    趣,使人在轻松愉快中受到了教育。
    生动有趣的语言,一般具有新鲜感,
    往往会增加演说的有效性。新鲜的
    东西首次进入大脑,容易引起人们
    的兴趣和注意,留下深刻的印象和
    记忆。因此,在突出思想性的前提
    下,演说还要注意趣味性,要用生动
    的语言,增强演说的吸引力,感染力
    和有效性。
    (作者系:陕西省物资再生利用
    总公司党委书记)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