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新跨越

2009-11-1 4:2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由台资巨头美旗集团投建的海峡西岸国际采购与物流中心建设进入冲刺阶段,该项目一期工程有望年底封顶,明年4月交付使用。图为建设工地全貌。何金 摄 

  金秋十月,泉州大地从东部的晋江到西部德化,从北部的泉港到南部的南安,处处是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过去,但在这里感受到的,却是阵阵热气和暖意。
  今年5月,国务院支持海西建设《意见》发布,地处闽南“金三角”的泉州备受鼓舞,全市上下一心,全力推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泉州要立足自身条件,在港口、产业、城市化等领域强势发力,在海西建设的历史性机遇中实现新的跨越。
  古港换新颜 亿吨大港扬帆启航
  技校毕业才几年的泉州港石湖作业区桥吊司机小陈,随着公司辗转石湖、肖厝等地,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桥吊司机。“几乎每个月都要往来这几个港区好多次。几年间,这里越来越繁忙了,悬挂着各国国旗的货船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小陈说。
  与小陈一起“长大”的,是泉州迅猛发展的港口。短短几年,泉州湾、围头湾、深沪湾、肖厝和斗尾港五大港区,辅之以16个作业区和5个作业点,构成了泉州港口总体规划的主力阵容。
  泉州港有着辉煌的历史。它在唐代就是中国的四大港口之一,到了宋元时期,泉州刺桐港成为“东方第一大港”,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
  港口是打造新泉州的最大优势、最大希望。为了重振古港雄风,在海西建设中走在前列,泉州提出了建设亿吨大港的构想,并着手规划和建设,肖厝、斗尾等重点港区和肖厝、秀涂港后区控制性详规编制完成,惠安青兰山30万吨级原油专用码头、泉州湾深水航道、石湖4号泊位、围头防波堤等一批港口项目已基本建成。
  从构想提出之日起,这些港区发挥各自优势,协同作战,创造出了又一项“泉州速度”:1997年下半年,泉州第一座集装箱码头建成投产,当年仅有2.31万标箱的吞吐量。2007年,吞吐量突破100万标箱,泉州一跃成为中国港口集装箱百万标箱俱乐部的第14名成员。2008年这个数量增长到115.9万。
  国务院《意见》出台,让泉州港看到了新的商机。“绝不能贻误时机!”泉州人从中看到了希望,看到了优势,更看到了抢抓机遇的迫切。
  泉州与台湾隔海相望,是大陆对台海上直航的最佳港口之一。今后一段时期,泉州港发展的重点之一,就是以对台经贸交流为中心,集中发展全方位对台海运直航和港口物流,建设面向全国、服务两岸的经贸交流和合作发展平台。
  而泉州未来几年的主导产业,正在“以港兴业”的新战略中,崛起在泉州港岸线:
  在斗尾,在建的大型修造船项目泉州船厂,万吨级造船今年计划开工18艘,现已按期开工12艘。斗尾港区还将拥有福建炼化30万吨原油码头及100万立方米油库区。在肖厝,总投资350多亿元的福建炼化一体化项目将拉动1700亿元以上的产业链;在石狮,有总投资130亿元的中化重油加工和总投资60亿元的石狮PTA项目。此外,湄洲湾氯碱、福海粮油等投资数十亿、超百亿元的“大进大出”项目,也在泉州港区生根、发芽。
  今年2月出台的《福建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2008—2020年)》,对泉州港提出了明确定位:我省沿海地区性重要港口,全省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泉州市及其周边地区发展经济和对外开放的重要依托;是对台“三通”的重要窗口;是临港工业开发建设的重要基础。
  同闯新天地 传统新兴产业“比翼齐飞”
  今年6月19日,泉州微软技术中心揭牌。泉州将借助此,打造一个具备国际先进水准的软件技术团队和软件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泉州本土品牌与国际接轨步伐,促进泉州信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更好更快发展。
  微软进军泉州,是泉州产业升级与突破的一个缩影。
  民营经济发达的泉州,一直以纺织服装、鞋业、石材、食品、陶瓷等5大传统制造业闻名海内外。近年来,为引导传统产业继续保持旺盛活力,泉州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目前泉州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8个、中国名牌产品46个,分别占全省的42%和46%,有16个品牌进入“中国500个最具价值品牌”,居全省之首,荣膺中国品牌经济城市。这些品牌,多集中在这五大传统产业。
  “众多的品牌,化解了产能过剩,扩大了影响力,提升了附加值,推高了泉州在海内外的知名度。”泉州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一位研究员表示。
  在积极引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泉州积极谋划发展新兴产业。
  南安光电信息产业基地聚集着多家光电信息龙头企业。南安三晶硅公司总经理助理洪紫洲介绍,公司在全球首创物理法大批量生产多晶硅,并与国内外知名院校合作,自主开发太阳能电池,取得重大突破,目前开始着手大批量生产。
  为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泉州市对新材料、新能源、新产业的项目优先立项,同时在资金、政策、人才方面给予支持。
  强势崛起的石化产业,让泉州成为全国九大炼化基地之一。泉州规划建设了泉港、泉惠石化工业区,两个园区已经纳入《福建省湄洲湾石化基地发展规划》。目前,泉港石化工业园区入驻石化相关企业39家,总投资530亿元;泉惠石化工业区的中化500万吨/年重油深加工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
  台湾汉族人口约45%祖籍地在泉州,泉州对台合作优势突出。今年4月,台资巨头美旗集团投建的海峡西岸国际采购与区域物流中心在晋江正式开工,明年4月将投入使用。除此之外,美旗集团还在泉州投资惠安洛秀组团的和谐光电、晋江五里工业园的晶蓝光电产业基地项目。美旗三大项目总投资额达到23.2亿美元。
  8月3日,泉州市原则通过《泉州台商投资区产业发展规划》,确定泉州台商投资区区域准入产业为新兴产业、高端生产者服务业和轻工产业。目前,已确定将惠安洛阳、张坂、百崎、东园等四乡镇近期50多平方公里、远期200多平方公里作为台商投资区。
  泉州市政府还编制了《泉州市泉台产业对接专项规划》,将重点引进台湾石化、机械等十大产业,并确定到2015年引进50家台湾百强企业,累计实现实际利用台资40亿美元。
  业内人士认为,作为我省经济总量最大、外向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重要中心城市,配合国家赋予台商投资区在引资、税收、土地租金等方面更为优惠的政策,未来泉州极有潜力成长为与江苏昆山、广东东莞并重的大陆第三大台资聚集区。 
  朝着新方向 环湾越江城市框架拉开
  改革开放以来,中心城市建设和发展相对滞后,一直是泉州经济的一个软肋。打造一个新泉州,城市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今年4月,泉州世贸中心正式奠基,泉商大厦等建筑也先后破土动工,泉州正式启动滨江商务区核心区建设。根据规划,滨江商务区总规划面积14.27平方公里,其中一期规划面积10.07平方公里,二期规划面积4.2平方公里。泉州计划用10年左右时间,把滨江商务区建成泉州“陆家嘴”。
  商务区将集世贸中心、一级金融办公区、企业总部区、会展购物娱乐综合区、商务生活居住区及商务生活拓展区六大功能区于一体,形成以晋江品牌企业、银行、保险、证券等集团总部办公为主,辅之以法律、会计、信息、咨询策划、广告等中介服务业,汇聚会展、零售、酒店、居住等功能的综合性城市中心区。10年后,这里将成为泉州城市发展的新地标,大大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承接泉州市区功能转移,优化产业结构,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
  驱车来到泉州东海,这个两年前还是泉州一个靠海的郊区小镇,如今已是另外一幅景象:气势恢宏的泉州新行政中心、美丽优雅的泉州师范学院、设计大气的东海湾新城——泉州中心城市在逐渐向海延伸。
  今年6月,省里原则通过了《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规划区范围。《规划》一个显著亮点是,在泉州湾城市连绵发展的态势下,提出大小城市空间整合的方案,确定了以环湾为中心的城市空间布局,依托环湾构筑“高端职能环”作为城市和区域的公共服务平台,理顺、拉开了环湾城市发展的框架。
  泉州市城乡规划局副局长黄世清认为,新一轮的泉州城市总规,把泉州湾作为发展的核心,同时把沿海的城镇作为未来发展的核心。总规确定后,泉州进入一个直接面向海洋的时代,环湾面海,对泉州来说,是一个质的改变。
  泉州市委书记、市规委会主任徐钢说,从沿江到环湾,是一个资源的整合,把所辖区域的几个县(市)的部分整合起来,共同构建一个城市,避免原来各自为政的散状,避免重叠、交叉,同时又保留内在的联合。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些区域形成一个整体,更突出滨海特色,这是一个趋势、方向。唯有这样,泉州才更有凝聚力、吸引力。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