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转向 6×2车型何去何从?

2009-11-1 4:00: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李卫卫
    在等待了将近一个月之后,黄师傅终于把订购的一辆解放新大威6X2开回了家。正当他满心欢喜地四处找货源,准备开着新车上路运营的时候,一则消息却给他当头浇了一盆冷水。
    “山东一位跑车的朋友告诉我的,说山东已经出台了一份文件,从9月份开始,只要是途径山东境内的6X2车型,在计重收费的时候,车货总重要按照45吨计算。这可比以前规定的49吨少了整整4吨啊!一次少拉4吨,来回就是8吨。现在运价这么低,运量再这么往下一调整,我们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黄师傅叹息着说。
一份文件引发的讨论
    据了解,黄师傅口中所谓的那份“山东出台的文件”,指的是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在9月上旬下发的 《关于规范车辆超限认定标准问题的通知》。《通知》明确规定,山东省将从即日起严格执行2004年交通部下发的 《关于进一步加强车辆超限超载集中治理工作的通知》。从字面上看,山东此次出台的 《通知》的目的,只不过是在强化一个即有法规的执行力度而已。而这个法规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执行了近4年之久。从这个意义上说,山东省的此举算不得是什么新政策。那么,包括黄师傅在内的众多重卡车主,又何以从这份看似波澜不惊的文件中读出了那么多的 “深意”?
    原来,真正击中这些重卡车主“命门”的是 《通知》中这样的一句表述: “除驱动轴外的并装双轴、并装3轴以及半挂车和全挂车,每减少两个轮胎,其总重限制减少4吨。”黄师傅说,这句话针对的其实就是他刚刚买的6X2车型。这也意味着现在市场上非常畅销的6X2车型的优势几乎被削弱殆尽。
    也正因为如此,消息一经传出,即刻在重卡行业内引发了一场围绕着6X2车型的大讨论。而该车型的命运更是牵动起了各界人士的神经。
    “我就想知道现在执行这个减重4吨政策的,仅仅只是山东一地,还是别的地方也有类似的规定。如果只是山东,那我以后大不了绕开走。可如果执行的地方多了,那我就要考虑是不是应该换台车了。”黄师傅的这种想法颇能代表一批6X2车主的想法。
    而对于经销商来说,用户的需求就是他们的风向标。假如6X2车型的需求发生变化,他们销售重点也要改变。一位重卡经销商就告诉记者:“现在6X2车型在卡车销售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它的后市对我们的影响非常大。所以我们也在注意相关政策信息,以据此制定今后的销售策略。”
    重卡生产企业更是对于这样的风吹草动颇为敏感。一家重卡企业市场部的工作人员就告诉记者,在得知了消息之后,他们已经在第一时间派出了由企业市场部、研究院等多个部门共同组成的市场调查组,前往山东、河南、湖北、江苏等地调研。预计本周末调查组就可以返回。他表示,企业将根据调查组的调研结果,及时对车型进行相应改进,以更适应用户需求。
    “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除了山东出台了明确的文件,河南、广东、浙江等几个省市也有类似的打算,但具体时间还尚未确定。但很多人都判断此次山东的举动,很有可能是相关部门的一种政策试探,今后这项政策极有可能在全国普及。”一位行业专家告诉记者。
    在采访中记者也发现,上述专家的判断得到了大多数车主和行业人士的认同。而政策一旦全面转向,6X2车型究竟何去何从,的确成为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政策车”去留难定
    虽然一切尚未有定论,但是这却并不妨碍一些经销商们 “未雨绸缪”。市面上,已经有一些走在 “潮流”前端的销售人员,开始以该政策为 “卖点”,开展自己的销售攻势。
    根据网上公布的一个电话,记者联系到一位重卡销售员。在听闻记者要咨询购买6X2车型之后,该人员立即回应: “针对6X2车型的政策有望在近年内就在全国推行,今后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车型很有可能会退出历史舞台的。再说减了4吨之后,6X2车型的经济性已经差多了,要买就买我们刚刚推出的轻量化6X4,这种车跑起来更划算。”
    针对该销售人员的说法,记者也采访了几位行业专家。虽然他们在其“6X2车型将寿终正寝”的说法上存在分歧,但是却都非常认同其 “6X2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车型”的表述。
    “其实,6X2车型是在中国特殊的政策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畸形的 ‘政策车’。”一位专家直言。他介绍说,2004年国家加大了治理超载的力度,计重收费开始在一些地方实施。因为计重称量是以车货总重为准,而车货总重又是依据车辆轴数的多少来划定。于是随着计重收费的推行,一些卡车生产企业为了迎合车主追求更大运载量、同时又规避超重罚款的需求,相继推出了多轴、但自重和原单桥车辆自重差异不大的车型。于是,跟6X4车货总重相同,但自重更轻,车价也更低的6X2车型也就应运而生。
    之后凭借着极佳的经济性,6X2车型在市场上大行其道。行业分析师龚雨楠介绍说,现在6X2车型在重卡生产企业的销售中所占据的平均比重已经高达4成左右。在他看来,作为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6X2车型随着政策环境的改变而消亡,可以说是大势所趋。
    “6X2与6X4相比其优势就在于,车货总重相同但是自重较轻。但是,减重4吨之后,其载重量就同6X4拉开了差距。同时随着6X4推出一些轻量化车型,自重轻的优势也被进一步弱化。可以说,其存在的必要性已经很弱。而且,6X2车型因为驱动力相对分布在2个轮子上,如果路况不好,就需要整车具备更高的技术力量,不然在行车时就容易出现一些安全问题。就市场调研中,反映6X2车打滑的用户并不少见。综合这以上的种种,我认为6X2退出市场将会是国家引导的一个方向。”一位重卡研究人员坦言。
    虽然对6X2车型的生存情况多数人不太乐观,但是仍然有一些人认为它还有其发挥余热的空间。一位专家就认为,此次政策的调整只是对拉标载和满载的6X2的车主有影响,对于轻抛货物运输影响并不大。在他看来,6X2对于那些对车辆价格比较敏感,主要从事轻抛货物及中密度货物等的中长途运输,且运输状况较好的车主来说,仍然不失为一种很经济的车型。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