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成长环境——《关于支持物流企业做大做强的政策建议》

2009-11-1 3:57: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本报记者洪厚兴
编者按
    物流企业是推动物流业发展的主体。支持物流企业做强做大,是落实 《规划》的重要任务。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专业化、社会化物流企业发展很快,多种所有制、不同服务方式的物流企业逐步成长壮大。但总体上仍处于数量扩张的粗放式经营阶段, “小、散、差、弱”的状况没有根本性改变。这与现行政策仍然无法为物流企业一体化运作和网络化经营提供支持有直接关系。因此,改善物流发展环境成了物流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前提。
    “在现行的政策体制下,物流企业做大做强所遇到的壁垒实在是太多了。”中外运集团的韩亦 (化名)对记者无奈地感叹道。
    “物流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它要求严格的产业链环节,需要实现在时间与空间上的有机统一。物流企业做大做强也必然需要这样一个完整统一的外部环境,但各种分割体制的存在阻碍了大而强物流企业的形成。”韩亦认为。
    2009年3月,国务院出台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时提出: “到2011年,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综合物流企业集团。”如何按时达成这样的目标?在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打破分割管理,明确物流行业的主体地位和主管部门,为物流企业一体化运作和网络化经营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最为关键。
被肢解的整体
    放眼全国,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将全国各地紧密的连在了一起,但高速公路上林立的收费站却又让人忌惮不已。 “我国的物流业与这非常相似,本应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却被各种 ‘收费站’分割成一块一块的。”韩亦比喻说。
    “一个完整的物流链条,需要在空间与时间上达到有机统一。在空间上,要求各个区域统一协调;时间上,则要求各项业务能够实现有机衔接,不能被干扰或打断。因为物流行业的特殊性要求它的所有服务是连贯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将对整个流程造成影响。”韩亦指出, “但是很不幸,我国的物流企业还无法拥有这样一个环境。因行政管理的原因,我国物流行业管理的部门分割管理、区域分割管理,已经将这个链条给肢解了。”
    目前,物流行业几乎跨越了所有的部门,包括交通、铁路、民航、内贸、经贸委等,其在各自的管理范围内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规定。正因如此,对链条极高要求的现代物流,在做大做强的路上一不小心就会触碰到各种分割管理的门槛。
    青岛海尔是国内重视现代物流、开辟物流业务的先行者和佼佼者。但是青岛海尔却觉得再上一级台阶非常“吃力”,主要是物流业强调的多式运输与现行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产生极大的冲突。我国公路、铁路、民航、港口都由各自的部门管理,在组织方式、服务规范、技术及装备标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企业往往只能利用单一的运输方式来开展物流服务。
    实际上,物流分割管理的弊端远不止于此。它同样使原本大而强的企业被迫走向小而散。
    “在这一方面,中外运集团有着非常深刻的体会。”韩亦沉重地说道。
    “比如,企业设立分支机构。因行政分割,每设立一个分支机构就要设立一个独立的法人,而每开辟一个新的业务,也要设立一个法人实行管理。以中外运为例,现在我们的管理系统已经达到5~6级了,这样就导致了链条过长。同时又因法人过多,总部难以实现对各分支机构集中管理,都是各地在各自为战。这就使企业内部成本极大、效率极低。从外表来看,中外运是一个非常大的企业集团,但实际上更像是众多中小物流企业的联合。”韩亦对记者表示。
    此外,为所有物流企业所重点关注的税率问题同样是分割管理造成的。 “运输企业从事运输服务的营业税为3%,而物流企业或仓储企业、批发企业在转向物流服务并从事经营性运输服务时,营业税却是5%,而且运输服务实行一种税率、而仓储服务又是另一种税率,税率的不统一导致了交易成本明显增加。收费标准不一以及各种乱罚款的存在,使物流企业做大做强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北京一家物流企业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对记者说。
    该负责人还指出: “分割管理使物流企业很难形成规模。对于规模经济非常显著的物流业来说,没有规模优势也很难有效的降低成本。而物流市场的分割管理使物流网络难以扩大,从而为物流企业进一步扩大规模降低成本带来阻碍和不便。”
打破分割的现状
    为实现物流企业做大做强的目标,更好的落实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受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 《关于支持物流企业做强做大的政策建议》。其中第一条建议就是: “要从工商登记、财政税收、统计信息、法律事务等经济管理的各个层面对物流企业进行界定,明确物流行业的主体地位和主管部门。根据物流业一体化运作、网络化经营的实际,调整现有政策思路,明确支持物流企业规模化、一体化、网络化、国际化发展。有计划、有重点、有政策,培育一批服务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这一思路,要落实到相关政府部门具体的管理工作当中。”
    “在做大做强的所有政策建议中,这一政策建议才是最具价值的,也是物流企业做大做强的根本出发点。物流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就必须实现统一的管理,这样才能为其发展提供条件。也只有明确物流行业主体地位和主管部门,才能打破部门分割、区域分割,使物流企业的一体化和网络化运营变为现实。”韩亦对此评价道。
    不仅是韩亦,其他多家物流企业的相关负责人也予以同样的高度评价。德利得物流总公司运营总监恽绵就这样表示: “明确支持物流企业做大做强的政策导向是所有问题的关键。”
    但是要将这一建议完全落实并不容易。
    此前,物流行业分割管理的弊端早已被业内人士所认知。一些专业人士还为此提出了建议:建立统一协调机制。或由政府综合管理部门牵头,或组成促进物流发展政策委员会,专门负责研究、制定和协调相关政策。物流管理制度和相关政策必须及时调整,特别是对妨碍公平竞争、限制市场准入等方面的政策进行清理,以创造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
    但一直以来,协调却难以奏效。“毕竟我国的行政管理是在计划经济体系下设立的,这一建议涉及到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政府的宏观协调能力,难度可想而知。”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称。
    “物流是渗透在国民经济各个环节和领域的,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都可以看到物流的影子。目前国家正在进一步强化市场经济体制,所以对物流业实现统一的管理也必然是一个发展方向。”韩亦认为,“从目前来看,要实现这一点,有效的办法就是制定物流产业促进法。必须要有一个高于各部委的存在,通过法律来确立物流的统一管理部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部门分割、区域分割的问题,从而为物流企业做大做强扫清障碍。”
以试点促发展
    然而,产业环境的改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在物流企业普遍处于 “小、散、差、弱”的情况下,迫切需求一些典型物流企业扮演 “领路人”的角色,以尽快培育一批大而强的企业。
    “开展重点物流企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将是一个不错的方式。”有业内人士指出。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调研后也认为,物流业是新行业、新产业。物流企业做强做大,需要典型企业引路。物流政策的推行,也需要设立试点。因此,有必要开展重点物流企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同时其还建议,按照 《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在经过评审认定的3A级以上物流企业中选择一批试点企业,开展物流企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对不同类型的企业提出不同的要求,及时总结推广试点企业的做法与经验。有关部门出台有关财税、交通、融资等政策措施时,首先在这些企业进行试点。待条件成熟时,再向全行业逐步推广。
    “开展重点物流企业综合改革试点,将会使这些企业优先获得优惠政策,有利于它们的发展壮大,对于尽快培育一批大而强的物流企业将发挥作用。”该业内人士认为。
    据了解,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之所以会建议按照 《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在经过评审认定的3A级以上物流企业中选择一批试点企业,主要是因为该国家标准自在全国宣传贯彻以来,受到各地普遍重视,许多部门在相关政策文件中对A级物流企业予以肯定,一些地方还出台了与国家标准相挂钩的激励政策。这对于明确物流企业范围、规范和提升物流企业管理水平、促进物流行业有序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使国家标准在促进物流企业做大做强方面发挥作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同时建议,要加快物流企业评估工作进度,建立覆盖全国的地方评估机构;以评估认定的A级物流企业为依托,尽快建立重点企业统计直报系统;疏通企业反映问题的正常渠道,了解企业诉求和行业发展趋势;有关政府部门要明确将A级物流企业资质,作为享受物流政策的必要条件。经过几年努力,使绝大多数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进入A级物流企业序列。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