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钢贸信息服务 当好会员得力帮手

2009-1-10 22:56: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何玮玮 张俊杰
    编者按:杨钢作坊——2004年成立于上海,是由上海杨浦钢贸商会组建的一支业内自己的写作队伍,专门从事收集、整理、分析钢贸行业的信息,并从中发现倾向性的问题进行评论,力求站在宏观层面上剖析业内发生的问题并发表自己的主张。自杨钢作坊成立以来,已发表了大量的作品。目前已有400多篇文章分别发表于 《现代物流报》、《华东冶金信息》及《今日钢铁网刊》等多家报刊杂志,并已被今日钢铁网、中华商务网等各大网站多次转载。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支人数不多的“作坊”式的队伍,在短短几年内取得如此显赫的成绩呢?杨浦钢贸商会秘书长黄世益特向我们作了详尽的解说。
    上海杨浦钢贸商会是业内最早成立的钢贸行业商会,成立于2004年3月18日,2007年5月进行了换届改选。第二届理事会任期目标设定在:推动钢贸文化,关注成长型企业,完善工作机制。为了完成这样的目标,杨钢作坊在为自身行业提供及时、对称、有效信息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
    2008年以来,重点为行业缺失的预警机制做了几件实事: “5·12”汶川大地震后,商会组织钢贸信息学部、杨钢作坊、 《现代物流报》逸仙钢市通联站和部分钢贸商在上海钢铁服务业协会会议室召开钢贸信息交流会,罗列了种种迹象和行情变化前的预兆,最早在业内提出谨防钢市拐点。事隔数月后,曾经参加本次会议的上海盖群贸易有限公司张东勇总经理还在感言:商会组织的信息交流会议真好,在行业内最早提出预防钢市拐点。在7、8月份之间,杨钢作坊又提出要打好保卫战。当时,钢市行情出现滑落,保卫战的目的就是要求钢贸商守住上半年度的利润,作好经营调整。8月15日, 《现代物流报》上海记者站组织钢贸信息学部、杨钢作坊、 《现代物流报》逸仙钢市通联站和部分钢贸商在上海舜业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会议室召开信息交流活动,明确提出打好保卫战。会后,钢市出现暴跌行情。在此轮暴跌行情中,满仓的钢贸商损失惨重,已经作了削减库存的钢贸商也损失不少。有一位已降到30%库存的钢贸商在遇到商会工作人员时,还赞不绝口地提到了在商会会刊上的有关打好保卫战的文章。钢市暴跌后,业内仍有人寄希望后市快速反转。为此, 《现代物流报》上海记者站再次借助商会的信息平台,在10月29日格林豪泰会议室召开了信息交流会,上海市钢贸商会李强秘书长、上海钢铁服务业协会会员部部长黄亮也参加了这次会议。会上,许多朋友认识到本轮经济金融危机的严重性,提出了在认识上要有长期的思想准备,在行动上要打一场持久战。
    而这样的一支有着精准预测的队伍是怎样产生的呢?在采访过程中,我们获悉:起初,业内几位老同志定期会面,分析研究市场。大家渐渐意识到一些行业报道、新闻消息等都并非出自业内人士之手,于是 “成立一支贸易商自己的队伍”的想法便呼之欲出,由于这支队伍成立之初规模非常小,仅有两三个成员,因此便以“作坊”命名。后来,在参加商会组织的各类活动中,杨钢作坊的成员得到了锻炼,队伍也越来越壮大,取得了业内的认同,吸引了众多钢贸商的积极参与。对于钢材市场的风吹草动,他们依凭在钢贸一线工作的实践,嗅觉灵敏、满怀热情地为钢贸商们建言献策。
    目前,杨钢作坊已发展成为一支由10余名从事信息、钢贸业务成员组成的队伍,并处于不断发展壮大之中。同时,可喜的是杨钢作坊将培养出业内持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签发的记者证第一人。
    杨钢作坊的观点不仅紧贴市场而且见解独到,面对2008年下半年钢价骤降的情形,业内众多人士纷纷忙于预测行情。在大部分人争论行情走势呈 “U”型、 “V”型、还是 “W”型之时,杨钢作坊大胆提出:钢价走势将呈 “L”型的行情预测。目前,回顾2008年下半年钢市行情可看到:钢价大幅下跌之后,始终围绕一条中心线小幅度上下浮动,并且浮动幅度渐趋渐小,印证了杨钢作坊对这次钢价走势的判断:下半年钢价是上半年钢价非理性上涨之后理性的回归。
    商会成立以来,组织了多次活动,开创性地书写了多个行业文化的第一。而杨钢作坊的同志们在这些活动中一直扮演着在幕后默默无闻的奉献者。不计得失,不争名利是作坊人一贯的作风。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