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船舶出口逆势上扬

2009-10-9 9:19: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贸易额急剧下降,而大连市船舶出口逆势上扬。6月份,船舶出口3.15亿美元,同比增长67.9%;前6个月,全市船舶出口13.65亿美元,同比净增加6.77亿美元,增长98.37%,拉动全市出口增长6.09个百分点,占全市出口比重的14.49%,一跃成为全市第一大出口商品。 
    大连市船舶出口逆势增长主要得益于三大因素:
    一是积极利用外资,加快形成船舶产业集群。近年来,大连市紧紧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围绕船舶产业基地建设,瞄准世界著名船舶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吸引韩国STX集团、日本今治造船、日本川琦重工、新加坡中远船务等企业来连投资建厂。截至目前,船舶产业利用外资16.83亿美元,实际到位12.54亿美元,设立外资企业108个。外资企业的进入,使大连市原有的船舶产业优势进一步提升,推动了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形成了以船舶重工、STX、中远造船、今冈船务、中远船务为支撑的沿黄渤海岸线的船舶产业带。据了解,STX大连船舶产业基地系列项目全部达产后,年造船能力将达到350万载重吨;由中远造船和日本川崎合作的旅顺中远造船项目,总投资93亿元人民币,设计年生产能力250万-300万载重吨,预计2010年底交付首条船。
    二是外资船舶企业成为大连市出口新的生力军。上半年,全市主要外资船舶企业出口船舶及分段等产品4.77亿美元,成为推动出口的新生力量。韩国STX集团已成立了STX(大连)造船有限公司等12个法人公司,总投资额近30亿美元,在长兴岛建设船舶产业基地。从2007年3月破土动工,STX边建设边造船,创造了18个月建造完成第一艘5.8万吨船和22个月交付船东两项全球造船业纪录。到今年6月,STX造船及重工的船舶、船舶分段共出口7783万美元,预计全年出口有较大增长。1992年落户大连市的集修船、改装船、造船为一体的综合性船舶企业——中远船务,前6个月修、造船出口1.23亿美元,同比增长48.3%,预计全年出口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9000万美元。成立于2001年的日本独资企业今冈船务,投资总额达1.98亿美元,前6个月出口2.76亿美元,同比增长95.51%,预计全年出口4亿美元,比上年增加8000万美元。外资船舶企业将占居大连市船舶出口的“半壁江山”。
三是企业抢抓机遇,苦练内功,不断提高抗风险能力。大连市船舶企业在前几年造船价格持续上涨的大好形势下,把握机遇,开拓市场,以其良好的信誉、合理的价格、高质量的产品,抢签订单。目前,船舶重工在手订单为114艘/1960万吨/744.7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船舶订单占全部订单的86.8%,金额为89.7亿美元。STX集团手持订单78艘,合同额超过70亿美元。中远船务在手订单已签订到2012年。大量的在手订单,为扩大船舶出口提供了有力保证。金融危机爆发后,船东弃船是船舶企业面临的最大风险。为防范风险,大连市船舶企业及时调整经营战略,发挥技术优势,积极开发新产品;提高工程款预付比例;对船东延缓接船的要求,在双赢的基础上延迟交船;加强内部管理,在原材料采购、劳动力成本、技术管理、资金使用等方面,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生产运营成本,使全市船舶出口持续增长。船舶重工将出口结构由单一的船舶产品转向船舶及海洋工程产品双向出口,上半年出口的深海钻井平台、11万吨成品油轮、30万吨原油轮、4250箱集装箱船等产品,都是公司近年开发的优势船型。上半年,船舶重工出口10.84亿美元,同比增长39.39%。
虽然目前大连市船舶出口形势很好,但不能不看到,受金融危机影响,国际船舶市场需求继续萎缩,今年前7个月,船东询价大量减少,价格迅速下降,大连市船舶企业新船订单成交锐减甚至停滞;船东对船舶质量挑剔苛刻,收船意愿不高,交船难度在增加;船东因资金、市场等问题后期进度款不能按期支付,弃船风险加大。这将对大连市船舶产业的长远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需要密切关注。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