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黄海经济圈期待隆起

2009-10-30 20:10: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宏阔背景下,地处中日韩三国中心地带的环黄海区域,无疑是其中可圈可点的活跃区域。同属环黄海经济圈辐射范围之内的青岛、下关、仁川等10城市,在资源、市场、资金、技术等领域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合作前景极为广阔,独特的区位优势、港口优势,在金融服务、资源配置、物流中转等功能的聚集、整合、辐射作用,使各城市成为推动环黄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先发力量。 
昨日在青召开的第二届东亚城市合作论坛上,与会代表围绕东亚地区如何更深入地开展城市间合作这一主题,阐述了各自看法。各方一致认为,在金融危机影响尚未消退之际,中日韩十城市之间应紧密携手,共克时艰,加快构建一个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环黄海经济圈,推动环黄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复苏,这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中日韩在维护区域经济稳定方面的核心作用,更有利于推进亚洲经济振兴和世界经济发展。 
旅游观光发动"邮轮引擎" 
东亚经济交流推进机构十城市地处沿海,是环黄海区域重要的旅游城市。大家认为,要实现东亚城市区域旅游经济共同繁荣,必须尽快发动"邮轮引擎"。 
邮轮经济更是旅游业的翘楚,据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相关统计,邮轮旅游给各关联产业带来1:10的推动作用,并且据该组织提供的数据,每接待一名邮轮游客,各国平均收入达1341美元,诱人的数字不容小视。 
天津市副市长任学锋表示,我们完全可以发挥10城市环海相拥的优势,大力发展邮轮经济,共同制定中日韩三国海上观光线,组织旅游、港务等相关部门联合开发东亚海洋邮轮市场。青岛市副市长吴经建认为,发展邮轮经济的市场空间巨大。"各政府应在发展政策、港口设施、通关手续方面给予支持,吸引世界知名邮轮公司开通航线,促进会员城市邮轮产业的快速发展。" 
"今年以来,共有24班次来自中国的观光船靠港福冈市,游客约达29000人,明年靠港数将增加到60班次。"日本福冈市副市长靍川洋说,开通邮轮或周游观光船对丰富各城市旅游路线起着重要意义,希望各城市间增加邮轮或观光船数量,以吸引更多外国游客。 
除了发展邮轮经济外,吴经建还就整合旅游资源、共同设计连线产品,突出特点推进营销,实现合作共赢提出五点建议:一是十城市旅游部门联合业界不断提升旅游交流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每年推出共同的活动计划,设计出共同的连线产品。二是共同设计制作更多、更有吸引力的旅游推介宣传品,并为这些宣传品进入机场、车站、宾馆、旅游景点等提供便利平台以及政策方面的支持。三是继续推进十城市之间的青少年交流,推出青少年喜闻乐见的交流项目,不断扩大青少年交流的规模,为三国青少年修学和文化交流等提供优惠和便利。四是积极参与会员城市间的大型节庆活动,主办城市要积极为对方城市参节、参会提供便利和优惠。五是加强十城市间旅游媒体网络建设、交流与合作,通过媒体节目互换、网络链接、相互考察采访等形式,共同推介旅游资源和产品,共同提高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烟台市副市长李淑芹提出,各会员城市应根据各自的资源特点和交通条件,探索与会员城市之间合作的新模式,在资源开发利用、产品整体布局、信息沟通交流、质检相互认定和行业管理通行标准上全面加强具体合作,推出会员城市间的旅游优惠措施和政策,打好"环黄海"旅游品牌,共同分享重大国际活动带来的良好机遇,互为市场、互为腹地、互送客源,提高区域内旅游的效率和水平,努力构筑环黄海区域合作旅游经济一体化。 
下关市副市长吉川宗利等还提议,十城市应以上海世博会举办为契机,利用该平台推介环黄海旅游年。十市旅游观光主管部门和旅游业者共同探讨在上海世博会上的推介形式、具体产品以及相关费用分担等事宜。 
建立共享环保经验的机制 
环境问题是全球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许多环境问题已经超越国境,具有广泛性,它不再是一个城市单独面对的难关,而成为各城市齐心合力面对的课题。"日本北九州市副市长桥本嘉一说,该市计划2010年设立"亚洲低碳中心",以此担当起解决亚洲地区温室效应的重任。中心的设立是北九州市去年被日本政府批准为"环境模范城市"后,制定的系列活动计划中的主干项目之一,将致力于缩减亚洲地区二氧化碳排放量。他希望以此次设立的"亚洲低碳中心"为契机,能够与各城市在环境领域继续促进技术交流和合作,为实现世界环境模范区域这一目标而努力。 
"要增强环保意识,共享环保经验。"大连市副市长戴玉林说,作为环黄海区域主要城市,大家拥有同一片大海,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区位与产业优势也与海洋息息相关。他呼吁各城市能够在环境保护、海洋开发与保护等领域勤沟通、多交流,分享各自的经验,发展绿色产业,共建美好家园。比如,建立环保信息交流平台,定期发布会员城市环境产业的供需信息和环境科技,加强各城市间环保企业交流合作等。 
釜山广域市行政自治官李钟哲认为,除了推进环黄海地区环境模范地区建设外,还要培养出更多的环境人才。他提议以会员城市青少年为对象,开展定期的环境夏令营(冬令营)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担负未来城市环境重任的青少年,有机会了解其它地区的文化和生态环境,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以产业合作推动经济一体化 
继续深化物流、制造业等产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这些产业发展和进步,是此次论坛达成的一大共识。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亚太研究中心主任徐长文提出,中日韩要在更深层次领域扩大合作,就要积极推进自贸区建设。至少可以在以下三个领域突破: 
一是贸易投资。鼓励国内地方政府和企业在对方国家设立"境外经贸合作区"。推行人员和物流便利化措施,相互简化出入境手续。加快沿海城市与日韩间的电子口岸标准化建设,推动海关、检验检疫实行货物简化通关程序,建立三地电子商务认证体系、网上支付体系及物流配送体系,实现区域内物流通关便利化。 
二是建立中日韩产业互动合作区。黄海沿岸地区与日韩经济互补性强,具有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和承接日韩产业转移、高科技输出的双重优势,有利于形成中日韩优势互补、产业配套协作的利益共同体。三方可以在区域内建立以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及海洋综合开发技术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基地,开展服务外包合作,建设承接日韩软件外包和流程外包的平台,建立中日韩动漫产业基地等。 
三是建立自由贸易港区。中国沿黄海地区应充分依托保税港区,整合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和出口加工区,借鉴国际通行做法,探索自由贸易港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管理制度和税收、外汇等其他相关管理制度的创新。 
"东北亚的物流占世界GDP的18%、吞吐量的30%以上,将成为世界最大物流市场。"仁川广域市副市长洪钟逸建议,各城市从以下三方面入手进行物流产业的合纵连横,在全球物流竞争中占据优势:一是物流信息数据库构建。通过构筑会员城市的物流信息数据库并共享资源,为东亚地区企业获得国际竞争力提供国际物流信息及知识。二是港口联合。以东亚港口主体间的共同利益为基础,开通新的航线,通过对港口和配套物流园的共同投资增加吞吐量创造附加价值。三是联运改善。建议研究改善关于中日韩间联运的法制基础及装备标准化、物流信息网标准化等,以此推进三地物流产业共同繁荣。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