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下旬秦港煤炭运量下滑原因分析

2009-10-30 13:5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今年10月份,上半月秦港完成煤炭吞吐量875万吨,日均发运量58万吨,属正常水平。而16到26日,秦港仅完成煤炭吞吐量478万吨,日均发运量为43万吨,平均每日少运煤15万吨,是什么原因造成秦港吞吐量下滑的呢? 
今年10月份,迎峰度夏、用煤高峰已经过去,但受宏观经济企稳回暖等因素影响,沿海地区主要工业品产量均有所恢复,尤其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行业纷纷恢复增长势头,这些因素都促使沿海动力煤市场需求有所增加。尽管沿海电厂纷纷抓紧拉煤,但华东地区电厂库存仍在14天左右,属于偏低水平。华南地区由于进口较多,电厂库存基本处于正常水平。
10月上半月,秦皇岛地区煤炭市场供需处于基本平衡的状态,秦皇岛港库存在400万吨以内徘徊,而锚地下锚船舶始终在120艘左右。从4日开始,铁路开始持续20天的“开天窗”大修,经过路港共同配合、科学调配车流以及路港维修同步,保证了铁路调进的畅通,数据证明,在大修期间的铁路调进受的影响非常小,日均进车只减少了100车左右,而最困扰港口和铁路大规模运输的问题仍是货源调进问题。最近两个月,山西加大了资源整合和兼并重组工作,大部分中小煤矿和乡镇矿仍处于关闭状态,发运量很少,加之煤炭价格倒挂原因,经营户失去生存空间,秦港货源调进受到极大影响。但由于部分南方电厂补库存和冬储煤的开始,船舶到港仍非常集中,每日抛锚船舶多达上百艘。但受调进影响,秦港库存仍处于低位,船等货时间较长。
18日夜到19日白天,以及21日白天,秦皇岛市区持续5-6级大风,而海面上毫无遮拦,风力足有8级,海事部门处于安全考虑(担心船舶在航道搁浅或撞坏码头或船舶),将航道暂时封闭,也就是重船不能离港,空船不能及时靠泊,这样,使秦港发运量减少了很多,19和21两天,秦港分别完成煤炭吞吐量11和16万,两天累计完成煤炭吞吐量37万吨,与上旬每日完成数相比,两天共少完成79万吨,但是铁路调进却不受大风的影响,正常畅通调进,进大于出,造成库存大量增加,22日秦港库存达到470万吨,比大风前18日的库存389万吨高出81万吨,待锚船舶越积越多,最高22日达到190艘,大风过后,秦港抓住机遇,全力组织运输,压缩辅助作业时间,加快煤炭周转,使日发运量提高的很快。22日、23日,秦港每日发运量分别为62和72万吨,就在秦港全力追赶生产进度的时候,24夜到26日,秦皇岛市区普降大雾,能见度最低时只有几十米,大雾与大风对走靠船的影响非常相似,处于安全考虑,两条主要航道再次封航,船舶无法走靠,秦港只能对已靠泊的船舶进行作业,煤炭发运量再次降低,25、26两天,分别完成煤炭吞吐量19万吨和10万吨,与上半月每日发运量相比,两天少运煤87万吨,而铁路调进受大雾影响同样很小,照常畅通调进,造成库存大量增加,到26日白天秦皇岛港场存达到536万吨,比恶劣天气前的18日增加了147万吨。而锚地船舶待锚数量达到了224艘,在锚地几乎没有地方无法下锚,有的船舶只能在距锚地几海里的地方等待港方通知,方能进入锚地。
综上所述,正是因为持续多日的恶劣天气以及铁路调进的正常运行,才造成秦港下半月吞吐量持续下滑而库存连续攀高。26日上午,秦皇岛地区天气转好,海上能见度恢复,航道被有关部门开航,秦港抓住机遇,及时根据船舶到港计划,加强与货主用户沟通,做好车、船、货的有效衔接,尽量压缩辅助作业时间,提高作业效率。在生产过程中,生产业务部门抓好计划管理、组织协调等工作,密切与中煤、神华、同煤等主要发货单位联系,根据发货单位提供的需求计划和船舶运力计划,合理安排场地资源、生产流程,制定好昼夜生产计划,并保持作业计划的适度弹性,实现设备、场地资源、生产流程配置的最优化,力争加快船舶周转。26日白天、夜间共完成煤炭吞吐量42万吨。笔者预计,经过秦港快速组织生产、职工歇人不歇机、连续作业、抓紧装卸的情况下,未来几天,秦港煤炭发运量会大幅增加,库存煤炭和待锚船舶会有所减少。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