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当前我国纺服出口仍面对四大不利因素挑战

2009-10-29 14:2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在提高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提振行业信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当前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仍面对以下不利因素的挑战。   为帮助纺织企业抵御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近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纺织企业发展,如提高部分纺织品的出口退税率,通过《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等。这些政策措施在提高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提振行业信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当前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仍面对以下不利因素的挑战:  
  一、外需依旧疲软阻碍纺织行业复苏。随着全球经济复苏迹象的出现,部分出口纺企订单呈现回暖倾向。但近期的订单升温无法排除国外阶段性库存补充、圣诞订单效应等短期因素的作用,从中期来看下半年出口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目前,美国、欧盟等主要市场内大多数商场的销售额依然呈现下滑趋势,如美国7月份的零售市场继续下滑,其中美国休闲服第一大品牌Abercrombie & Fitch零售额下降28%。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行业报告指出,出口降幅的扩大与外需依旧疲软有关系。  
  二、新型贸易保护考验我国纺企应变能力。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不断深化,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今年我国纺织出口企业遭遇更多贸易摩擦,并呈现日趋多样化、综合化和隐蔽化等特点。如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欧盟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与限制的法规》,进一步提高了欧盟化学品进口门槛,产品涉及纺织服装、化纤等产品。欧盟实施的一系列法规,预示着更多的国家将以产品质量、安全为借口,对我国出口纺织产品采取限制措施和技术性贸易措施,成为影响我国纺织品出口的主要障碍。而欧盟委员会最近又对原产于中国的聚酯高强力纱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同以往涉案商品多为中低档、价格优势强不同的是,这次受立案调查的聚酯高强力纱是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商品。这也显示,外部市场产业和市场保护有从资源需求量大、环境影响大、附加值低的产品转向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的趋势。  
  三、主要竞争对手的成本优势逐渐增强。由于我国土地、劳动力等综合成本不断上升,越南、印度等周边国家的成本优势得以体现,部分服装订单开始向周边新兴纺织工业区转移。数据显示,孟加拉国劳动力成本是0.22美元/小时,柬埔寨是0.33美元/小时,越南是0.38美元/小时,印度是0.51美元/小时,而我国是1.08美元/小时, 我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减弱,部分欧美订单转入周边国家。此外,印度、巴基斯坦和越南等周边国家的廉价劳动力还在不停挤占我国海外市场份额,吸引不少中国的纺织企业外迁,导致纺织品服装国际市场价格明显走跌,企业难以从中盈利。  
  四、国内纺织原料市场价格上升加重纺企负担。据第一纺织网统计,6、7月份纺织原料市场整体表现强劲,呈现小幅上行的态势。6月份,化纤原料平均涨幅为4.61%;进入7月份,化纤原料不受原油下跌影响而继续攀升,平均涨幅达到4.07%,其中,涤纶短纤从8500元/吨一路攀升至9100元/吨左右,涨幅为6.47%,涤纶长丝则持续两月小幅回升。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棉花由于现货资源日渐稀少,价格从年初10500元/吨一路上涨到4月的13000元/吨,价格出现了节节攀升的势头。 由于纺织原料不断上涨,纺织企业生产成本持续上升,而产成品销售价格却上涨乏力,导致纺织原料与下游产品价格走势出现了背离现象,大大加重了纺织企业的负担。  
  为确保纺织服装行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和行业组织积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进一步落实《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加快实施细则,积极引导企业加快结构调整,推进产品结构多元化,在加强研发设计、创建自主品牌等方面提升综合竞争力;二是加强行业自律、维护良好的外贸经营秩序,严格遵守商业道德和市场规则,主动抵制低价竞销等扰乱出口经营秩序的行为;三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进一步引导规范企业出口行为,同时密切关注主要贸易伙伴的检验标准和准入制度,着力增强纺织行业应对国际市场复杂变化的能力。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