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涉及范围蔓延 两种钢品遭美反补贴

2009-10-29 14:24: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美国商务部昨日宣布,拟向从中国进口的价值2.69亿美元的钢格栅板和钢绞线征收最高达12.06%的关税。而前天,我国商务部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取向电工钢(硅钢)产业受美俄进口产品冲击严重。   美国频频“制造”贸易摩擦
  在昨日宣布的两个决定中,美国商务部表示,支持包括Insteel工业公司、美国弹簧钢丝公司和住电钢线制品公司等5家企业提出的申请,认为出口至美国的中国钢格栅板和钢绞线生产商在接受政府的非法补贴,因此决定对这两种钢产品做出实行反补贴的初裁。
  根据初裁,决定对我国所有钢格栅板生产企业实行7.44%的反补贴税率。在钢绞线方面,对两家强制应诉的江西新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和法尔胜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实行反补贴税率分别为12.06%和7.53%,其他所有钢绞线涉案企业反补贴税率为9.8%。据了解,2008年我国这两种被调查产品对美出口金额约为2.69亿美元,其中钢绞线为1.78亿美元,钢格栅板为9067万美元。
  2010年3月13日美商务部将对这两起反补贴案做出终裁决定。但根据美方说法,在最终结果还未浮出水面时,中国出口企业仍须将初裁的税款交予美国海关。而值得我国企业注意的是,在初裁反补贴后,反倾销很有可能紧随其后,因此我国商务部提醒相关企业做好后续应诉工作。
  10月份以来,美国相继对我国无缝钢管产品、铜版纸、紧固件产品、磷酸盐产品发起反倾销与反补贴合并调查,涉案产品的涉案金额没有超过“轮胎特保案”。与此同时,我国对来自美国的锦纶6和聚酰胺-6,6切片也分别做出反倾销调查的初裁和终裁决定。
  专家:摩擦范围将扩大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分析认为,以前美国对我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的产品比较单一,主要是纺织、钢材等大类产品。但目前,化学用品与生活用品也纷纷“被调查”,因此白明预测今后一段时间中美贸易摩擦涉及的产品范围将逐步扩大,但案值则会保持在一个不太高的水平。“美国往往是出于逼迫人民币升值、平衡贸易逆差等目的对我国产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但又不希望动静太大。”
  另一方面,美国对中国产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的方式与以往相比也有变化。过去对方多是发起“反倾销”调查,但现在“双反”合并调查则越来越多。“有时候对方对于我国给予出口产品的合理优惠也会认为是非法补贴。”白明认为,金融危机之下,作为贸易大国的我国受到双重压力,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这种高密度、覆盖更广范围产品的贸易救济调查仍将不断找上门来。
  “我的钢铁网”资讯总监徐向春也表示,如果只是看个案金额不大,数量也不大,影响有限。但是如果将其放到一系列美国对我国钢铁产品调查的案件之中,可以看出美国对中国企业采取贸易保护措施的倾向越来越明显。
  据商务部昨日公布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已遭到88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总计102亿美元。其中美国对我国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共14起,涉案金额总计58.4亿美元,同比增长639%,涉及产品包括电热编织毯、轮胎、金属丝网托盘等多领域产品。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