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腾江越海 激情转型

2009-10-28 18:5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站在滚滚东流的长江岸边,如皋人心潮澎湃、思绪万千。过去的几年,如皋锐意进取、敢打敢拼,实现了产业“再造一个新如皋”的目标;如今,江苏沿海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如皋正在积蓄新的力量,推进产业的又一轮转型升级。 
  创新思维,寻求产业转型升级新出路
  不久前,某客商携一投资超亿元的重头项目匆匆赶到如皋港区,信心满满地接洽落户。大项目不请自来,本是意想不到的好事。可当对方提出要从江边“抠”出部分岸线自建码头时,却遭遇婉拒。
  “今年以来,类似的情况遇到好几次了。”南通市副市长、如皋市委书记陈惠娟介绍说,沿江开发让南通“小六子”如皋后发先至,实现了苏中崛起。但随着沿江岸线、土地等资源利用趋于饱和,这一条“航道”已无法适应如皋千帆竞发的发展势头。如皋决策层敏锐意识到,关键时期必须创新思维,充分发挥如皋临江靠海靠上海的独特优势,“跳出过去依赖沿江一极的发展格局!”向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两大国家战略要新的发展空间!在持续一个月步履匆匆的学习考察和连续一个星期挑灯研讨后,一个指导县域经济发展的全新战略出笼,其关键词锁定“转型”——从江转向海、从线转向面,工作重心从以沿江开发为主转向以如皋港区为主体的港口型经济、以中心城市如城镇和经济开发区为主体的都市型经济以及以面上17个镇为主体的镇域经济三足鼎立、齐头并进。
  “视野大开,全盘走活。”如皋市发改委主任杨飞激动地说,其最牵动人心的是沿江开发将从形态开发向功能完善跃升,“这就意味着,资源消耗型项目即使块头再大,在如皋也找不到自己的专有‘码头’了。”而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都市型经济和以民营经济和现代农业为主的镇域经济的同步发展,将从根本上改变过去过度依赖沿江开发的单一格局,让每一寸土地都成为经济扩张的新兴载体。
  壮大港口经济,如皋首先着手完善沿江主导产业的配套产业,在沿江经济带划出了3平方公里的土地,用作港口经济配套产业园,重点打造船舶动力系统、推进系统、导航系统、电子信息系统等相关产业;其次,促使龙头企业向产业链“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推动研发、销售和物流的发展,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把江苏省(熔盛)船舶工程研究设计院作为一个公共研发平台,为整个造船行业服务。
  港口的发展离不开现代物流业,为此,如皋港区正积极培育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大举建设保税物流中心,打出了一记漂亮的组合拳:以中海油为龙头,打造国内石油化学品物流基地;以中外运为龙头,打造国际性综合物流基地;以沙钢为龙头,打造国内钢贸冶金物流基地;以中国中铁为龙头,打造辐射华东、华南和东南亚的大型桥梁、港机等重装备制造物流基地;以熔盛重工为龙头,打造国际船舶、海洋工程制造交易中心……如皋港区将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最具活力和效率的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之一。
  发展壮大港口经济,如皋正推动沿江港区由形态开发向功能开发转型,以港口为载体,培育一个临港城市。按照规划,这个港口新城将建设一个6平方公里的核心商务区,周边配套建设多功能商业中心。到2012年,形成新城建成区15平方公里,行政服务、居住、休闲娱乐、教育、卫生等功能基本齐全,农民全部聚居,人口规模达15万人的长江下游现代化宜居宜业的临港新城。
  产业升级“三足鼎立”中的“第二足”是都市型经济。如皋提出,既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又要改造提升传统特色产业。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重点发展风电装备、光伏光电、电子电力电气和服务外包软件等产业,推动爱康太阳能、沪士电子等项目落地建设,加快推进赛福特传感器项目,创造条件建设江苏物联网中心,打造百亿级传感网产业。大力推进传统企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实现集约化扩张,让每一寸土地都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
  镇域经济是如皋港口型经济和都市型经济的重要过渡和补充。如皋市委、市政府认识到,单独的一个镇虽然不大,但是众多的镇同时发力,形成合纵连横之势,爆发出的能量也不容小觑。如皋抢抓上海、苏南、浙江产业提升转移的机遇,面向外资、民资富集区展开强劲招商攻势,加快引进一批带动力强、科技含量高的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项目和为主体功能区重特大企业提供配套的前延后伸项目落户各镇。按照规划,6个道口镇每年确保落地2至3个超亿元项目,其余镇每年确保落地3至4个超5000万元项目,一批超亿元、十亿元、数十亿元级别的镇域企业集群将在如皋产生。同时,大力发展现代高效规模农业,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产出效益,如皋的镇域经济,渐成星火燎原之势。
  “千百亿”工程,让如皋产业“重”起来
  如皋人认识到,重大项目的带动作用是小产业无法比拟的,要实现产业升级转型,就必须打造产业的“航空母舰”,发挥支柱产业的带动作用。按照这种思路,一个撼动人心的产业发展“千百亿”工程规划炫目出笼。
  所谓“千百亿”工程,就是用5—10年的时间,培育一批产值从千亿元到亿元不等的企业,具体以熔盛造船千亿级、中海油(焯晟)千亿级,沙钢如皋500亿级、神马科技500亿级,英田集团300亿级,江苏中铁山桥、双钱轮胎、华泰船务、九鼎新材、南通锻压、如皋钢厂、泰慕士服饰、长寿食品、双马化工、宏茂特钢等超百亿大企业为龙头,50家超数十亿企业为依托,400家超亿元企业为基础。这样的产业集群形成后,如皋的产业在南通、乃至整个江苏都将具有沉甸甸的份量。
  与规划同时进行的,是如皋人快速行动的步伐。8月初,如皋市领导带领部分重点企业负责人,前往苏南地区学习考察。三天的时间里,考察组马不停蹄地参观考察了六个地方。考察结束回到如皋后,已经是暮色四合、华灯初上,大家心潮澎湃、群情激昂,连夜就召开会议,落实千百亿工程规划。不少企业老总坦言,刚出发考察时,心里挺没底,觉得自己的企业难以发展到规划中的重量级别;出门转了一圈过后,学习了别人的发展经验,自己的信心立马上来了,干劲也更足了。
  紧盯国际朝阳产业发展潮流,大力发展国家政策鼓励的新兴产业,正成为如皋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崭新亮点。巨人型企业在转型升级中释放新核能。熔盛重工,国内民营造船企业的龙头老大,目前手持订单量排名世界第六、全国第二,生产任务一直排到2012年。该企业始终紧盯国际朝阳产业发展潮流,抢在金融危机爆发前,投资40多亿元新上被誉为船舶“皇冠上明珠”的海洋工程项目,在第一时间搭上国家船舶产业振兴规划的“快班船”。转型海工,使熔盛的产能急剧放大,明年投产后将新增年销售150亿元,将由此成为如皋首家千亿级产能企业。更可喜的是企业技术平台也同步升高。继6月份象征国内船舶海工顶级科研开发水平的熔盛“江苏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立后,熔盛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最近通过科技部初评,成为全国4家入围单位之一。
  目前,以熔盛为龙头的千亿级现代船舶装备制造业、以神码科技为龙头的500亿级新型电力装备产业、以沙钢配送为龙头的500亿级现代物流以及以英田为龙头的300亿级汽车制造产业等一批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发展前景好的基地型、旗舰型、龙头型优势产业已在如皋布阵,撼动长三角产业布局。
  科技创新,引导产业走向高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未来的产业竞争,说到底是科技的竞争,科技才是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第一动力。如皋的企业纷纷扛起科技创新的大旗,不断向产业链的高端攀爬。
  走进神马电力公司,记者零距离感受科技的神奇,并真切理解“未来的产业竞争,说到底是科技竞争”的深刻内涵。
  这家厂房并不显眼的企业里,年轻的老总马斌不无自豪地告诉记者,他这里的每一款输变电设备产品,几乎都是“世界样本”:复合空心绝缘子,攻克了西方国家研究了10多年都没能解决的难题;±800kV复合支柱绝缘子,填补世界技术空白,奠定了神马在全球高压输电设备外绝缘行业的“首席”地位;眼下,神马正全力研发输电复合杆塔,以替代现有输电钢(铁)塔。“这将是输变电设备节能降耗的一次革命,届时世界各地的输电塔将悉数贴上神马标签。”目前,该产品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预计明年进入小批量生产,到2015年可望突破百亿大关。神马的创新,使得我国在电网外绝缘领域由落后的追赶者变成全球的领跑者,并始终占据产业制高点,全球80%以上的输变电设备制造商都主动登门寻求合作。 
  神马的故事只是如皋依靠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走向新高端的一个精彩缩影。向科技要竞争力,用创新赢得未来,已成为企业共识。南通泰慕士服装公司今年投入一亿元引进世界最尖端设备对企业进行全面技术改造,一下子从传统染织行业跃升到现代纺织高地,产品附加值提升20%以上,在纺织服装行业面临困境的背景下,该企业产品逆势成为国际市场抢手货,仅对法国出口就增长30%,创汇3000万美元。
  科技创新在引领如皋产业不断走向高端的同时,还释放出巨大带动能量。目前,如皋高新技术产业呈现出总量迅速增长、质态不断提升、结构日趋优化的良好态势,全市161家高新技术企业成为以转型升级带动跨越跃升的主力军,崛起以熔盛为龙头的千亿级现代船舶海工装备制造业、以神码电力为龙头的500亿级新型电力装备产业、以英田为龙头的300亿级汽车制造产业、以九鼎为龙头的200亿级风电新能源等一批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发展前景好的基地型、旗舰型、龙头型优势产业。1-9月份,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产业企业14家,数量南通第一;实现高新产业产值140.89亿元,占规模工业产值的26.82%,同比增幅23.13%;完成高新产业投入35.23亿元,占全市项目投入的30.71%,同比增幅69.12%;新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32个,新建立紧密型产学研合作关系49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在规模工业产值中的占比从2002年的16%提高到目前的28%,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总数和产值、应税销售增幅均居南通第一。
  用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走向高端,这是如皋坚定不移的选择。现在,如皋规划了占地面积35平方公里的科技城,专门吸引高科技企业落户,科技城建成后,每平方公里的生产总值将超过百亿元。
    正是有了这样一大批不甘人后、勇于创新的如皋人,如皋的产业才会实现又一次的华丽转身。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从容而自信的如皋人,正大步向前,拥抱明天的朝阳。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