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真正的公路就没有统一的市场

2009-10-23 9:55: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从10月8日以来,连接晋陕两省“陕煤东运”的主要通道神木(陕西)至兴县(山西)的公路连日发生长时间、大面积堵车,堵车距离长达55公里。(据(央视《经济半小时》))
网络媒体在转载新闻时使用了“270公里设十余个收费站”的醒目标题,可是我分明记得山西早在6月1日已经宣布“一次性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按理说,属于二级公路的忻黑公路是不应该再收费的。所幸,原文只是在陕西段提到收费站,在山西段提到的皆为检查站、治超点,想来应是网络媒体转载时误读。但是,真有必要设置这么多关、卡、站、点来沿途治理超载超限吗?每县必设检查站,每车必须接受检查,这岂不是在人为制造拥堵?
走了收费站,来了检查站,其本质依然是“公路不公”。检查站大概也是有罚款任务的,磅上难免做手脚,司机当然也心知肚明。某种意义上,检查站恐怕已经异化成另一种形式的收费站。至于莫名其妙地就被执法车拦住罚款,那更是家常便饭了。当地为何要如此密集地设置检查站呢?我们当然不能说初衷就是为了变相收费,那应该是实际落实过程中的执法经济异化;但是,密集设置检查站,显然有“护路”的考虑。超载越多路越容易坏,坏了你陕西又不出钱修,这恐怕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说到底,这种罕见的公路大堵车,背后隐藏的其实是陕西煤与山西路的利益矛盾。在对立的利益矛盾中,公路的含义已经被改写了,它不再是不分地域人人可行的公共道路,而只是一个小地域内部所有的道路,不能容外人“白白使用”。这种“公路不公”的现象,实际已经非常普遍。要么是收费的高速公路,要么是收费的政府公路,倘若不能收费,就只剩破烂而且拥堵的公路了。
惟有公路畅通,市场方能整合。包括路费成本和时间成本在内的巨大物流成本,大大阻碍了国内经济的一体化进程。以地区为单位一层又一层地在“公路”上矗立起座座冰山,整个国内市场没有办法真正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高度统一的内需平台。甚至于,内运到国内地区的成本比出口到国外地区的物流成本还要高。无论收费的高速公路,还是拥堵破烂的免费公路,都不是真正的公路。而没有真正的公路就不会有统一的市场,这是严重掣肘内需经济的发展瓶颈。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