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更好的架构我县现代商贸物流业

2009-10-23 1:4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武乡县商务中心 李三宏 

近期,由阎县长亲自带队,对我县经济发展进行了观摩和调研,大家进基地、看园区,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感受着我县经济的飞速发展,感受颇深,启发很大。作为商务部门的一名基层领导,从全县各业态飞速中,我既看到了必须尽快发展物流业的紧迫形势,也看到了物流业发展的良好机遇,为此,现将自己几点初浅看法整理如下: 
一、我县各行各业发展亮点纷呈,蕴涵的商机巨大 
从农业园区到种植基地,从农产品批发市场到专业合作社,我县农村的各种经济实体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蓬勃发展,亮点纷呈,预计近3-5年内,可形成产品丰足、规模巨大的农产品市场供应。再加上我县每年约5.6亿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008年我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9亿元,2009年1-9月份实现4.5亿元),我县每年的物流量大约在10-15亿元,随着全县经济的飞速发展,这一数据还将会逐步增大。因此,必将给我县物流业带来一定压力,同时也为物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商机。 
二、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我县现代物流业初显雏形 
县委县政府为了做大我县物流业,提出了“强一产,精二产,扩三产”的宏伟战略,特别是体南物流中心的建成,必将成为我县物流业的龙头。加之,近年来,我们积极利用国家“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注重发展物流业,组建了以县城5个物流配送中心为基点,向下延伸23个小型物流配送中心为节点的物流体系,形成了覆盖全县14个乡镇的日用消费品和农资用品的配送网络。以县城和各大集镇为主体的各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也初具规模,我县现代物流业已经初具雏形,蓄势待发。 
三、统筹规划,全面协调,进一步构建全县物流一盘棋格局 
过去,我县的物流业全部由各经销商、个体户零星配送,散、乱、杂、小,存在信息不畅、运输成本高、价格各异、质量无法保障等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形成规模,更没有一个龙头型的配送基地。体南物流配送中心的建成,完全解决了这一问题。为此,我县下一步物流业发展要以体南物流中心为龙头,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体南物流中心要首先定位于为配送方提供场地、设施和一切配送服务,负责统一管理、统一标识、统一服务规范、统一调度、统一发货、统一配送,以及对入库货物质量检查、分拣、加工、包装、储存、运输等业务。 
二是体南物流中心在起步之初要免费为配送方提供办公场所和完善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现代物流管理是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管理活动,没有信息化的支持,就没有现代物流管理。让经销商和配送企业派出专人进驻配送中心,配送中心为其免费提供专门的业务室,里面电子信息系统、电子结算平台、配货车辆信息等一应俱全,方便随时调配货物和了解市场信息。起步之初,可由县政府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降低配送、仓储成本,必要时可采取零利润经营。对于我县农产品,可采取免费发布信息,免费提供场地。从而积极鼓励我县一切有物流配送业务的经销商、代理商、个体配送、农产品大宗销售全部进入体南物流中心,真正实现所有商品全部经过体南物流中心统一集散、配送。 
三是中心要逐步配置全面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完善全县配送网络。要配置最基本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MIS)、电子订货系统(EOS)、销售时点信息系统(POS)、自动补货系统、运输信息管理系统及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等,使整个配送中心的采购、分拣、加工、包装、储存、运输和配送等作业系统有机地联系起来。实现管理的信息化和科学化。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我县“万村千乡”工程中兴建的50个便民超市和150个农家店网络,首先开通电话订货业务,根据基层网点订货电话,配送中心即可按照地域、路线进行统一配车、配货,真正解决过去那种盲目的送货上门、跑空车、缺货少货现象,这样,既降低了配送成本,也满足了客户需求。其次要在条件成熟的便民超市先行试点电子网络供货制度,然后再逐步向各基层网点推进,最终实现全县电子网络供货,电子结算。 
四、科学引导,分步实施,打造一批专业批发市场和专业化商贸城。 
要想做大我县的商贸物流配送产业,仅靠我县现有的物流量是远远不够的。临沂的物流配送就经历了“第一代集贸市场、第二代大棚式市场、第三代专业批发市场、第四代层楼式市场,第五代现代商贸城”。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我县要想做大商贸物流业,必须科学引导,分步实施,兴建一批有规模有特色的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和专业化商贸城。如马铃薯批发市场、旱地西红柿批发市场、花卉批发市场等,真正能“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最终实现构建货通南北,辐射周边县区,甚至全国的大物流格局。真正使我县物流配送业成为拉动第三产业发展,支撑全县经济的一支主要力量。 
  五、几点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能部门。目前我县物流管理部门牵涉到商务中心、城建局、交通局、供销社、粮食局等部门,甚至部分市场还是城建部门规划兴建。形成了物流配送和农产品市场建设管理“九龙治水”局面。建议县政府领导牵头成立发展物流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物流业的发展规划、政策指导等工作,协调解决全县在推进物流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同时,明确政府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全县物流业发展全面工作,县直各有关部门要把物流业发展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各司其职,合力推进我县物流业发展。 
  2、构建大物流,实现大发展。我县物流业发展不能局限于一城一地,而要放眼全国、甚至世界,“思路决定出路”、“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我们要真正围绕我县地产特色,做大品牌,利用特色优势,做强龙头地位,利用自身优势,做大物流业,真正建设以我县为中心,物埠丰富,货通南北,集散周边,延伸全国的品牌物流市场。并以此来拉动我县第三产业甚至整个经济的发展。 
3、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建议政府采取贴息、税收优惠或按比例安排政策性贷款等多种措施,引导社会资金进入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第三方物流企业建设、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和农产品市场建设,同时,积极向上争取专项国债贴息和农产品批发市场专项建设资金,确实加大我县物流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 
4、大力发展我县农产品加工和冷链物流。对部分可加工的农产品实行精选加工包装后,进入市场,如我县的监漳镇新兴的“三里湾”合作社出品的“三里湾”系列农产品经过初加工后进入了超市、商场就是很好的例子。而提升农村农产品生鲜食品在低温条件下的物流也应作为今后农产品物流的新方向。发达国家往往把产后贮藏加工保鲜放在农业的首要位置,美国农业总投入30%用于生产,70%用于产后加工保鲜。从表面看虽然是增加了投入,但相应地也大幅度降低了农产品损耗率,农产品物流过程中节约的损耗费用足以弥补前期的投入。 
5、进一步加强现代农产品物流的信息体系建设。现代农产品物流最大特征就是高度信息化,没有现代化的信息体系支撑,就不可能完成现代复杂的农产品物流活动。我们建议:要充分利用商务部的“新农村商网”、武乡县政府网站、武乡县商务之窗等一批网站和农村广播电视和报刊杂志信息技术传播优势,准确、及时地向外发布我县物流市场信息,向农民朋友提供市场农产品物流信息,乡镇农技站,不仅要向农民朋友传授技术,还要向他们提供农产品物流市场信息;村委一级,要利用政务公开窗口,及时向村民提供农产品物流市场供求信息。 真正实现以信息流促进物流,以物流带动信息流。 
7、重视对物流人才培养和储备工作。物流要实现现代化目标,人才是关键。要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培养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复合型的物流实用人才。 
8、完善物流业法制建设,强化商务职能部门服务和监管。为实现农产品的有序流通,需要从农产品物流市场主体的市场准入、交易标准等方面来加强法制建设。借鉴先进县市在农产品市场都建立有产品质量抽检公示栏,给上市的农产品亮明身份的先进做法,完善我县物流法制建设。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