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银行:“链”通上下游创新谋发展

2009-10-22 2:48: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本报记者柴凤伟
    在国内众多商业银行竞相开展的供应链金融业务里,交通银行恰好具备了比中小银行更有实力,比大银行更重视这项业务的中间优势。也正是依靠这一优势,交通银行深入把握客户需求,持续创新金融产品,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之路。
独特的优势
    “在供应链金融业务领域,我们最早可以追溯到2002年。”谈起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交通银行公司业务部副高级经理谢洁告诉记者。
    与国内众多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的历程类似,交通银行的这项业务也经历了由分行试点,再向总行推进的过程。据谢洁介绍,2002年,交通银行武汉分行的客户提出为其下游经销商融资的想法,经过该分行实际运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正是这次成功的运作让交通银行认识到,这种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的连接上下游企业的融资模式不但风险可控,而且发展潜力巨大。2005年,交通银行与中外运签署了总对总质押监管合作协议,引入物流监管,以此为标志,交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从最初的汽车行业开始,经过几年的发展,交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已拓展到钢铁、工程机械、电子、化工等十几个行业,并与中外运、中远物流、中储等国内众多物流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到目前为止,整个业务量已超过600多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这首先要归功于我们独特的优势。”对于取得的良好业绩谢洁表示。
    作为国内首家全国性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和第一家在境外上市的中资银行,交通银行在国内百余个城市以及国际主要金融中心设有分支机构。2004年8月,交通银行又引入战略投资者——汇丰银行,并在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财务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开展了全面合作。截止到2009年上半年,总资产规模已达3.3万亿元。可以说,交通银行已经发展成为一家 “发展战略明确、公司治理完善、机构网络健全、经营管理先进、金融服务优质、财务状况良好”的具有百年民族品牌的现代化商业银行。正是基于这样丰厚的背景,交通银行在资金规模、网络布局、客户资源、综合服务等方面均较中小银行拥有更多的优势,而与国有大银行相比,交通银行又格外重视供应链金融这项业务。这独特的优势令交通银行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有如快马加鞭,取得了极为迅猛的发展。
创新的产品
    近几年来,供应链金融业务越来越受众多商业银行的追捧,国内几乎所有的商业银行对这一领域都有涉足。即使是金融危机的来袭,也没能对该项业务的火热发展产生过多的影响。也正因此,该项业务的同质化竞争日益突显,为了争取更多的客户,每家银行都力求有更多的独到之处。而依靠准确的产品设计理念及创新的产品服务,交通银行迅速走在了同行的前列。
    自从把供应链金融业务纳入到交通银行公司业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交通银行便集中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深入研究这项业务,致力于走出一条专业化发展的新路。在不断的探索中,交通银行发现,目前集团大客户已不满足于银行为其总部及集团内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而是更需要银行为其上下游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从而实现保障供应、促进销售的目的。而对于链上的这些中小企业,由于银行囿于现有的风险防控体系,很难直接满足他们的融资需求。针对这样的业务特点,经过专业团队的研发,2008年,一项覆盖上游供应商、下游经销商及终端用户的全产业链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全新品牌——蕴通供应链在交通银行诞生了。
    蕴通供应链是交通银行蕴通财富项下的一个品牌。此产品是交通银行围绕相关行业中的核心企业,通过与国内大型物流公司开展质押监管合作、与保险公司开展信用保险合作等方式,为其上游的供应商、下游的经销商和终端用户提供的融资、结算、风险管理等综合性金融服务方案。它是一项多种产品组合的综合解决方案,通过动产/仓单质押融资、保兑仓、厂商银、国内/国际保理、票据融资、信用保险、个人/法人按揭、买方信贷等多种方式为供应商、经销商和终端用户提供融资,全面促进大型优质客户的发展,同时带动中小企业的成长。
    “蕴通供应链将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的业务集中起来,一方面,提升了我们对重点客户的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巩固了与核心企业的银企关系。也就是说,它对服务大型企业,拓展中小企业业务,提高综合收益,控制业务风险,实现业务转型等均有重要意义。”谈及蕴通供应链品牌的价值,谢洁对记者强调。
    在有效推动核心企业客户业务的同时,交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也更加深入和专业化。2009年8月28日,交通银行重磅推出创业板服务方案,进一步完善了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并通过极具创新与个性的服务方案,赢得了更多客户的信赖。 “由于创业板的客户规模非常小,对于这样的客户,我们还创新的提出了多方集合的概念,就是将我们在一个开发园区里的客户集中起来,把他们的原材料、半成品放在公共仓库里面去,既省去了仓库建设和租赁的成本,同时也能够降低质押监管的成本,从而顺利实现了他们的融资需求。”谢洁说。
完备的风控
    对于供应链金融业务,有效防控风险总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中小企业所具有的财务实力弱、抗风险能力差、信息透明度低、业务办理成本高等特点,让所有的银行都高度重视风险控制体系的建立,交通银行同样也不例外。据谢洁介绍,一方面,他们在完善业务体系和优化业务流程上下足了功夫;另一方面,也加紧了风控体系的建设。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形成了完整的产品体系和运作平台。在物流监管平台、信用保险平台、担保平台三大平台支持下,我们可以根据企业业务流程进行融资,也可以根据企业贸易流程进行个性化产品组合,形成了覆盖供应商→核心企业→经销商→终端用户的多产品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谢洁说, “由于这些产品体系深入到企业上下游的产业链中,因而业务运作过程的风险也明显增加,为了有效防范这些风险,我们研发了更为完备的风险控制体系。对于市场风险,我们与外部信息机构进行合作,掌控各类商品每日的最新价格数据;对于信用风险,除了对核心企业、链属企业进行严格的审查筛选及贷后监控外,我们通过三方协议将核心企业和链属企业之间在商务合同项下的义务转化为交通银行所拥有的权利,并通过引入第三方质押监管、信用保险、担保等方式分散交易主体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是供应链融资相对于其他融资品种更为重要的风险,我们除了完善管理办法、建立一整套标准的业务操作流程外,交行还将通过电子化建设,将供应链金融完全融合到企业的现金管理系统。”目前,交通银行与青岛港集团联合开发的商品融资质押监管电子操作系统已成功上线运行,实现了以港口作为监管方的商品质押项下单据的电子化传递。 “电子化监管系统的启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大大降低了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从2010年开始,我们与全国性的物流公司也将实现电子化监管系统的全面对接,到那时,我们的服务将更为出色。”谢洁最后强调。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