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紧解决高速公路收费口拥堵问题

2009-10-20 12:3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国庆长假,普天同庆。怀着急不可待的心情踏上了回家团聚的路,因为知道晚走了肯定堵车。 
  果不其然,29日挑了个吃饭时间出发,本以为人会少些,没想到从中环到江桥收费站就堵了一个多小时,我的天哪!当初没车时,回家为一张火车票担忧,现在狠狠心买了辆车,本以为可以掌握时间,潇洒的自驾回家了,没想到碰上这么一出。不过,几天后碰到30日从上海返回的老乡后,我心里就舒坦很多,因为还是这么段路,他堵了3小时,哈哈。 
  真正上了沪宁高速之后其实是不堵车的,堵的就是在收费站到市区入城段。这其中原因有很多,就我之所见发表点浅薄的意见。 
  作为通往沪宁高速的必经之路,从中环到江桥收费站这条双向两车道的路需要承载通往沪宁高速的几乎所有车辆,而由于车流量较大,沪宁高速也已经从以前的双向两车道扩容至双向四车道,试问,就这么条路,还怎么负担的起如此重的负荷?都知道上海是寸土寸金的地方,要修条路代价是相当高的,但上海要发展,就不能让道路成为发展的瓶颈,不是有句话这么说嘛,“要想富,先修路”嘛。我觉得吧,这条路已经严重制约了出入车辆的通行速度,当初的设计已经跟不上现代发展的步伐,最好能够拓宽,如果实在没有扩容的可能性,那么可以选择另辟蹊径。比如说,以收费站为中心,向周围延伸几条道路,分散车流,反过来说就是让这几条不同的道路殊途同归。 
  收费站的低效率是造成拥堵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从收费口工作人员的动作来看,我觉得他们已经是尽了全力了,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每辆车10秒钟的停留时间,已经是收费人员与驾驶员配合操作的极限了。看来软件是没有问题的;硬件方面,“一岛双亭”的收费模式固然很好,能缩短1/3的停留时间,但似乎赶不上车量的增长速度,在最近宣布拓建的津滨高速项目中,收费站已经提升为“一岛三亭”,至少提高一倍的通行量,上海是否可以借鉴一下,或者再能创新一下。这两年,发达国家应用已经相当普遍ETC(电子通行费征收系统)在我国也开始慢慢推广,这个可以缩短至少2/3通行时间的好东西,响应者却不是很多,就沪宁高速通行的车辆而言,1000辆车中也就只有不到80辆拥有此设备,造成了高昂造价收费口的浪费。从司机的反映来看,问题主要集中在设备安装在车内不美观且影响视线;没有多少优惠措施,仅限于充值1500减免机器费用;装了机器也享受不到快捷的通行,因为在离收费口很远处已经被堵住了;更重要的是享受不了通行费打折的优惠。所以,有关部门不妨学习、借鉴一下其他国家的推行措施,比如说,日本政府在ETC用户的通行费上制定了优惠政策,在休息日、夜间以及通勤服务上,制定了不同的优惠措施,最高优惠时段通行费打对折。站在司机角度考虑问题,好好推广一下,给予一定的优惠,让司机能享受到其中的便捷,我们盼望着。 
  上面讲的只是一些改进措施,其实本人心目中还有点想法,高速公路最好是不收费。这方面美国的做法似乎可以给我们一些借鉴,美国政府认为,如果公路收费,势必会给行车带来诸多不便,这违背了高速公路的意义。征收燃油税是最有效、最公平的方法,谁开的里程多,使用道路多,谁交的税就多。我想在取消大多数二级公路收费后,我还是希望看到高速免费局面的出现的,但愿真有这么一天吧。 
  世博就在眼前,怎样让出入上海的宾客享受到更加畅通便利的交通是个大问题,暂时要解决所有问题已经不现实,是否考虑借用其他道路,开辟世博专用通道,增加通行能力。毕竟,“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口号不能是句空话。从长远来看,沪宁高速作为连通上海和江苏的重要枢纽,发挥的作用也将日益重大,在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的路途上,上海也离不开兄弟城市的支持与合作,因此,创造良好的交通保障,就显的更加重要了。 
  扯远了,对于我这样的小老百姓来讲,最想看到不过是来回之路保持通畅,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汽车的油门和刹车的切换上,希望我们的城市交通越来越好。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