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争当自贸区“桥头堡” 积极融入多区域合作

2009-10-19 8:2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借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东风,广西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以开放合作的高昂姿态融入全球化。
  积极融入多区域合作
  广西是中国唯一与东盟海陆相连的省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广西成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2008年新春伊始,国务院批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为激活中国与东盟的海上合作提供了新机会。由此,北部湾经济区担负起推动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战略任务。
 如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带动作用逐渐显现。2008年,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区仍然保持较快发展,生产总值达2220亿元,增长15.5%,财政收入则增长28.8%。 
  依托北部湾经济区,广西大力推进泛北部湾合作。“广西将以泛北合作为契机,积极融入多区域合作,加快建设中国—东盟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如是说。
  如今,从共识走向实践的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开始在投资、贸易、交通、物流等领域展开合作。尽管遭遇全球金融危机,但泛北部湾地区经贸合作依然迅猛发展。2008年,中国与泛北部湾7国的贸易总额达2269.6亿美元,占中国与东盟贸易总额的98.2%。泛北合作彰显了广西积极参与中国—东盟次区域合作的决心。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广西将在多区域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为服务国家战略作出新贡献。
  争当自贸区“桥头堡”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协议》、《服务贸易协议》和《投资协议》的相继签订,中国—东盟自贸区不仅将实现贸易自由化,而且朝着投资自由化方向大步迈进。
  为推动自贸区建设,广西全面执行中国与东盟签署的各项协议,还与东盟各国签署了一系列关于贸易、农业、旅游、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协议。广西以实施“早期收获”计划和自由贸易区降税为契机,不断加大对东盟的市场开拓和投资力度。
  在推动自贸区建设中,极大地促进了广西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使广西从边远省份一跃成为中国与东盟开展交流合作的前沿和“桥头堡”。
  “广西参与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自贸区的建成,对广西来说是一次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将给广西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自治区主席马飚说。
  广西发展研究中心高级农经师许绍才认为,自贸区的建成,将促进广西四大产业发展:一是以便捷通道为先导的信息服务业;二是以战略性资源收储为先导的商贸业;三是以借地出海为先导的飞地加工制造业;四是以海上航运为先导的现代物流业。
  统计显示,2008年,广西与东盟进出口总值39.9亿美元,同比增长37.1%,进出口总值列全国第十位。今年上半年,广西对东盟进出口总值由1月份的2.2亿美元逐月攀升至6月份的3.7亿美元。
  全力承办好博览会
  广西已成功承办了5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为中国与东盟的交流合作搭建了广阔的平台,推进了中国与东盟睦邻友好关系的全面发展。
  在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组委会会议上,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指出,当前与东盟友好合作形势大好,通过巩固和发展博览会平台,能进一步深化与东盟的战略伙伴关系。
  同时,博览会为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搭建了经贸合作平台。博览会紧扣自贸区建设进程设置展览内容,积极地将自贸区的商机传导给企业。5年来,有近12万名客商参加了博览会,吸引了100多家商会协会积极参与。
  博览会还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到东盟国家开展投资合作。同时,与东盟国家联手吸引国际资本,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五届博览会共收集国内外投资项目18000余个,签订国际合作项目投资总额达286.2亿美元。
  在承办博览会的过程中,广西开放合作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2004年至2008年,广西与东盟的贸易额增长了3倍,东盟在广西的实际投资额增长了4.38倍,广西在东盟的协议投资额增长了26倍。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内外会展业进行了一定的收缩。但即将开幕的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却延长展期、扩大规模、增设金融服务展和金融论坛,并举办农业专题展。
  “我们决心从更高的战略层面,以更长远的发展眼光,在更宽广的合作领域办好博览会,通过博览会这座桥梁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的全方位合作。”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陈武话语坚定,充满自信。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