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时代的商用车之路

2009-10-18 2:01: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 李卫卫
    随着中国物流业的发展,物流用车在国内商用车企心目中的分量正在逐渐加码。这一趋势,已经不容任何人回避。
    而商用车企在车型和销量方面,对物流行业和物流企业的倚重,表现得也愈来愈明显:企业进行市场预测时,物流市场走势已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销售风向标;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开始成为车企用户交流会的座上宾。刚刚上市的广汽日野,就选择通过与广州地区33家物流公司进行 “亲密接触”的方式,来为自己的新产品造势。按照一位重卡企业市场部负责人的话说: “物流行业正在成为拉动商用车企业销量增长的主要领域。”
    而对于物流企业来说,随着国内物流业态的日益多样化,他们也迫切需要更加个性化的车辆装备来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而这,又给商用车企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市场机遇。从这个角度上讲,如何研发、生产出更多适合国内物流行业个性需求的车辆,已经成为两个行业的共同要求。
市场细分 需求细化
    王先生是河南某地烟草局的车辆采购员。为了寻找到一款合适的烟草物流用车,他最近可伤了不少脑筋。
    “烟草运输车辆一方面要求承载力强,装载空间大;又因为需要把货物送至很多地处偏僻的专卖门店,所以还要求车辆通过性好,能够在大街小巷顺利通行,减少搬运的麻烦。可是现在市面上能够提供的车,要么承载量满足,但车身不是长就是宽;要么通过性没问题,但装载量小、运输的效率低。想找一款两全其美的车,真是不容易。”王先生不无感慨地说,“我希望相关的企业能针对烟草等轻抛货的城市配送,设计出一款既能满足承载,也可以保证通过的车辆。”
    遇到像王先生类似难题的,记者在采访中,还遇到不少。据了解,随着国内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业内涌现出了一批分工更加细化的专业门类,如烟草物流、超市冷链食品配送等。而随着这些专业领域的细分,他们根据各自业务的不同需要,对于物流运输工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商用车企加紧调整产品结构,提高车辆专业化程度,满足更多细分市场的装备需要。
    目前,也有部分企业发现了这个商机,并开展了有益的尝试。据了解,为了满足农民往返城乡运输蔬菜的需要,一汽哈轻专门研发出了荷载3吨左右的 “青菜快运系列”轻卡。该系列车型既有轻卡燃油消耗低、运输效率高的特点,同时还拥有一般轻卡不具备的较强承载力以及动力。该产品一经推出即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市场销量节节攀升。
    而随着国内近几年来冷藏食品运量的快速增长,冷链物流的需求也逐年跃升。一些企业为了顺应冷链物流市场的需求,推出了一系列具备厢体质量轻、强度高、隔热性能好,厢内温度稳定,耐腐蚀、无污染、抗氧化、易维修,食品保鲜效果好等优点的冷藏车,备受相关物流企业的青睐。
    很多车企都开始将研发物流市场的车辆需求提上了议事日程,并小有斩获。但是,在物流企业眼中,供需之间的对接,不管是广度还是深度还都尚存较大的提升空间。
    物流专家、北京德利得物流公司运营总监恽绵从国外考察回来之后,就一直感慨: “低底板的卡车因为重心低,不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起来更安全,而且还利于快速装卸。为什么国内的卡车企业就不能适应物流客户的需求,多推出一些这样的车型?另外,针对特殊业务的需要,能不能研发一些具有特种功能的车辆?”恽绵希望汽车企业能够遵循这种需求趋势,更好地服务物流企业,实现双方的共赢。
模式转变 装备升级
    “现在国内的物流运营模式正在从多拉慢跑向多拉快跑转变。这对于车企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如果企业能够抓住这个机遇,尽快调整产品结构,就能在市场上占领先机。”一位运输专家指出。
    这位专家认为,在多拉慢跑时代,物流企业基本上依靠超载来赚取利润。他们对于运输车辆还停留在较低的需求层次。但是随着国家治超力度的加大,这种旧的运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多拉快跑则将是未来的发展大势。
    而要实现多拉快跑,以往那些低技术、高油耗的车辆显然是不能胜任的。它需要技术更先进、燃油经济性更好、质量性能更佳的车型,以达到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行成本的目的。这无疑为国内商用车创造了一个全面更新换代的契机。而对于实力雄厚的车企来说,能否顺应用户的这种需求,将是赢得未来市场的关键。
    与此同时,随着国家对汽车排放标准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物流企业对于车辆环保性的要求也日渐看重。在快递公司工作的赵先生就坦言,作为一个在全国连锁经营的快递企业,他们在采购配送车辆时,既要看性能、油耗,更要看排放。 “像北京、上海、广州等一些大城市,进行城市配送的车辆都必须达到国Ⅲ排放标准,北京明年还将实施国Ⅳ。其他城市今后肯定也会逐步提高排放标准。我们在购买车辆的时候,厂家在环保技术方面有没有优势将是重要的考察指标。”赵先生告诉记者。
    除了节能、安全、高效、低排放等要求,对于物流用户来说,服务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恽绵就曾经半开玩笑地说: “我们不怕车坏,就怕售后服务不好。要是哪家能做到出了问题不推不赖,积极帮助我们解决,那我们对它的忠诚度肯定高。”
    尤其是在金融危机寒意还未完全消散的时候,服务的 “含金量”就更加得以凸显。恽绵认为,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内的物流企业日子普遍都不好过。 “手里钱少了,车自然也会买得少。”在这种情况下,过去物流公司对于车辆是以购置需求为主,而现在则更讲求服务需求。汽车企业应该注重物流企业在新的发展形势下的这一新需求。
    对于用户来说,他们除了希望售后服务的质量更周到、维修价格更低一些,更期待企业能够为他们提供一些新的服务项目,以增加车辆的综合性价比。在恽绵看来,汽车企业可以利用自己的营销网络,为物流公司提供便捷的二手车置换业务。将发达地区置换来的车,销售到欠发达地区,不仅帮车主解决了后顾之忧,也拓展了新业务。
    其次,很多物流公司在安全教育方面都苦于经验不足,而且人手、专业性、知识都不够,而汽车企业面对的客户很多,他们可以集众家之长,编制一些安全教材提供给物流企业,帮他们强化专业化的安全教育。 “按照这样的思路,企业还可以视自己的情况,为物流客户提供驾驶员管理、运输方案制定等多种增值服务。服务的附加值一高,物流企业自然更愿意掏钱购车。”恽绵说。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