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构筑大交通推动大发展

2009-10-16 12:5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07年以来,三面环湖的金湖县面对交通逐渐边缘化的实际,把发展大交通作为战略决策提升到前所未有的位置,动员全县上下参与、支持、服务交通建设,交通瓶颈正在逐步被打破。 
  小投入小项目,大投入大项目。金湖县委县政府在交通建设上坚持项目带动,狠抓投入,重点工程捷报频传,公路里程不断拓展,等级公路突飞猛进。金宝南线金湖绕城段、金湖大桥扩建工程、332省道黎铜线已经竣工,新建成农村公路800多公里,连续被省交通厅、、市政府表彰为“农村公路建设先进县”。短短三年间,金湖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9.8亿元,是九五期间投资的12.3倍,是十五期间投资的3.1倍,这三年也由此成为置县以来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最多、规模最大、密度最强的时期。 
  金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迅猛发展推动交通运输体系逐渐完善,运输总量不断增加。全县营运货车、营运客车、营运船舶拥有量及货运量、货物周转量比十五末均有大幅提升。客运网络不断扩展,线路辐射面从过去的市县线路,发展成跨市越省,最远运距达1100公里的高密度客运网络。 
  交通的快速发展拉近了金湖走向外面世界的时空距离,在区域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因为交通的改善,金湖增添了自信和活力,大项目纷至沓来。金湖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高学文说:“随着交通的改善,来金投资的大客商多了,大项目多了。据统计,目前落户开发区的企业已达131家,其中投资规模在亿元以上的就达20多家。” 
  以前因为交通的闭塞,金湖乡镇工业集中区门可罗雀,随着高等级公路的兴建,原来的世外桃源变成了投资热土。金湖县涂沟镇党委书记吴佩坤告诉记者:“金宝南线的贯通,我们集中区有了一个突破,去年就培植两个亿元企业。过去是没有客商肯进来,或者过来后都是过路客,现在是主动与我们洽谈项目。” 
  水产是金湖渔民重要的收入渠道,同样过去因为交通不便,水产品很难走向大市场。如今便捷的农村公路网,使客商的运货车辆开到了村口。解决了市场销路这一后顾之忧,渔民们放开了手脚,有的甚至还走上了信息高速公路,搞起了网上销售。金湖县一渔民说:“过去,我们这里没有路,鱼贩子车子想进来也进不来,鱼价也买不上来。最近,路修好了,我们老百姓得到了实惠,各地方的鱼贩子都过来争(鱼),价格也上来了。” 
  面对2012年“全面达小康、建设新金湖”的总体目标,站在新的起点上的金湖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确立“奋力拼搏两年,破解交通瓶颈”的战略决策,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大办交通、办大交通,决战2年,建设投资规模达20亿元的十大工程,一是再投资1.5亿元完成金宝南线金湖段续建工程,打通金湖东向对外高速通道,全线竣工后金湖至苏南、上海等地将缩短40分钟的车程;二是投资1.95亿元建设省道331金湖至马坝段改线工程,打通金湖西向对外高速通道;三是投资3.6亿元建设宁淮东线工程,打通金湖南北向对外通道,缩短到市区一半的路程;四是投资2亿元建设金湖二桥,拓展城区向北发展空间,带动河北片提速发展;五是投资0.6亿元建成环湖大道,解决“鸡爪路”问题,实现境内道路互通互联;六是投资再投资1亿元实施农村公路超1000公里工程,优化农村道路网络,推进统筹城乡发展;七是投资0.8亿元建成国家一级标准汽车客运总站,打造具有水乡园林城市特色的客运枢纽中心;八是投资1.8亿元建设吞吐量800万吨新港口一期工程,打造苏北内河第一港;九是投资7亿元实施金宝航线升级改善工程,未来让千吨级船舶扬帆荷乡;十是投资0.5亿元建设现代物流中心,打造集停车、配载、仓储等一体化现代综合货物集散基地。 
  水陆并进,四面出击。金湖交通十大工程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现代交通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在全县形成道路主骨架、航运主通道、港站主枢纽的交通格局,构建宁、淮、扬1小时交通圈,从根本上解决交通边缘化问题,全面提升交通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构筑大交通,促进大流通,推动大发展,在建设者们用汗水与激情、创造与奉献铺就的金色大道上,金湖开始了新的起航。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