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美欧对中国产品出口的重围

2009-10-15 1:38: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特约评论邱林
    美国商务部10月7日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无缝钢管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税调查,并称这项调查是应美国三家钢铁公司以及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的要求发起的。美方公司要求对从中国进口的无缝钢管施以98.37%的反倾销税,并对中国政府的补贴征收额外的反补贴税。在这之前的10月6日,欧盟部长理事会发布公告,裁定中国输欧无缝钢管对欧盟产业构成损害威胁,决定征收17.7%至39.2%的最终反倾销税。
    在美国、欧盟对该案调查过程中,虽然中方用大量的数据及事实证明,中国无缝钢管对美国、欧盟出口完全是市场需求决定的,并未对美、欧产业形成冲击,美、欧产业主要指标都是正常的,没有遭遇“损害威胁”。但是,美、欧却置WTO规则和事实于不顾,执意决定对中国无缝钢管采取最终反倾销措施。
    人们注意到,自上月美国率先针对中国轮胎的特保案后,一场围堵中国产品出口的国际贸易保护主意便异常活跃,而且,因为多采用保护本国公民就业的借口。尽管G20领导人上月在匹兹堡承诺,各方将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致力于在2010年成功完成多哈回合谈判。但本国的利益始终高于一切,尤其是美国与欧盟。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面对频繁发生的贸易摩擦、反倾销调查,我们也不能示弱。以往提到国家能力的时候,我们总是突出强调国家的行政能力、外交能力、军事能力、文化能力,凡此种种,无不是国家权力的扩张,而从出口企业与国家关系的角度讲,应对与美国和欧盟的贸易摩擦又何尝不是一种国家能力的体现?
    现在,出口企业以何种方式、以何种姿态、能达到何种效果,皆源于国家提供给出口企业的何种能力,多大能力,这是今后出口各企业能否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要正视输美国、欧盟无缝钢管 “双反”案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以更为坚决、有力与智慧的措施予以回应,以体现中国反贸易保护的决心与信心。
    首先,要以防范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抓住美、欧对华无缝钢管发起 “双反”调查大做文章。这既要口诛笔伐,也要有具体的、有实质性威胁的措施,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在事关国家利益问题上,必须作出强烈的反击。不让后续在其他问题上继续向中国发难。
    其次,中国企业要有组织的积极应诉来应对贸易壁垒。只要有贸易交往,就必然存在着纠纷,只不过这场纠纷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已经上升到一些国家的层面,演变成为贸易壁垒而已。因此,无论是日常的贸易纠纷,还是应对某些贸易壁垒,中国企业都要积极应对。
    其三,行业协会要加紧转身,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必然催生各类行业协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单个企业有时候难以应对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协会也应对,行业协会应当而且已经有发挥更大作用的环境。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