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隧道论证升级 山东或成国际交通综合运输枢纽
2009-10-14 11:2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任继明,山东社科院东亚经济研究专家,他的首尔到济南之旅历时5个半小时——18:00从首尔出发前往仁川机场,22:10踏上航班,23:30飞抵济南遥墙国际机场。
“如果开通中韩海底隧道,从首尔乘高铁到济南,时间将缩短两个小时。”10月12日,他颇为激动地向经济导报记者描述着这一国际跨海通道将会带来的巨大便利。
两天前的10月10日,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峰会启幕。三国首脑着力探讨缔结自由贸易协定的可能性,一个更加紧密的地区经济联盟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实现。
4天前的10月8日,任继明与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所许云飞研究员作为仅有的两位中方代表,应邀出席了在首尔举办的中韩海底隧道座谈会。这一从山东荣成到韩国西海岸的海底隧道项目,被称为“现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而许云飞与任继明最为看重的是,一旦这条隧道走出蓝图,连接中韩,山东不仅将成国际交通重要枢纽,而且将是连接包括日韩在内的东西、南北两条经济带的区域经济中心。
一次会议“牵动世界目光”
牵动世界目光的,是在中日韩首脑峰会背景下,韩国京畿开发研究院8日在首尔举行的“韩中海底隧道”座谈会。
会上 ,京畿开发研究院副院长赵应来受该国国土海洋部委托作了题为《韩中海底隧道的基本构想》的主旨发言,随后,7位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其点评。这7名评审委员,包括韩国交通研究院国家交通物流战略研究本部研究委员权宁仁等5位韩方人士,及许云飞和任继明这两位中国专家。
许云飞获得的信息是,评审结果将报韩国国土海洋部。之后,韩国将从国家层面开始更深层研究。
在会议现场,韩国京畿道知事金文洙表示将力促隧道建设。韩国方面正抓紧研讨建设方案,方案成型后,韩国将提请启动国家之间的高层会商。导报记者掌握的资料显示,韩国总统直属地区发展委员会今年7月曾表示,将考虑修建这条隧道。
赵应来在主旨发言中透露,该海底隧道共有4条备选路线,分别是:仁川至中国威海(341公里)、华城至威海(373公里)、平泽唐津至威海(386公里),和以南北关系取得改善为前提的朝鲜瓮津至威海(221公里)。
不难发现,4条线的中方起点全部是威海,具体言之,是威海下辖的荣成市。因荣成作为山东半岛的最东端,与朝鲜半岛距离最短。
赵应来描绘的前景颇为动人。当韩中海底隧道建成,釜山至博多的日韩海底隧道开通后,东北亚地区便会被跨海高速铁路网所覆盖。当高铁的地面时速达到400公里/小时、海底段时速达到200公里/小时,首尔至威海段全长434公里,耗时仅1小时57分钟;首尔至北京全长1366公里,耗时仅4小时26分钟;首尔至上海全长1800公里,耗时仅5小时31分钟。有望形成将韩国首尔地区和中国北京、上海地区融合在一起的巨大经济圈。
其实中韩海底隧道的构想并非始自今日。导报记者采访许云飞时获悉,他自1999年就提出,应将亚欧大陆桥向东延伸至日韩,这样山东将成为重要枢纽。许云飞认为,作为中韩海底隧道的前置项目,当前需要尽快建设中韩铁路轮渡。这一建议得到山东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导报记者在山东省发改委编制的《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基础设施发展规划》中发现,中韩铁路轮渡项目已被列入其中。
“海底隧道对中韩两国都具重大意义。”两位中方专家在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均作此表示。其中山东面临的机遇不言而喻——通过掌握日韩通向欧亚大陆的铁路线,山东将成为一个国际交通综合运输枢纽。“这不得了啊!”这样的枢纽,意味着资本、技术、资源的汇聚,山东由此可以上升为连通日韩的区域经济中心。 现代版“丝绸之路”
对于这样一个连通两国的巨型海底工程,疑问总是与之相伴。能否解开这些疑问,将决定该隧道会否由蓝图变为现实。
导报记者向许云飞与任继明提出3项疑虑:首先,投资额有多大,国家现阶段财力能否承受?其次,一旦发生战争或遭恐怖袭击,会否对隧道构成颠覆性破坏;再者,隧道主要功能是将韩日通过铁路线向西与中国、欧洲相连,而一旦朝鲜半岛关系缓 和,日韩可能将铁路线通过朝鲜与中国东北相连,进而进入俄罗斯,这时该隧道建设的必要性还有多大?
“投资不成问题。”许云飞首先回答。他表示,应采用“隧道桥”结构来建隧。总体设想是,按照不同地理自然环境,采用全埋、半埋、贴伏、半浮水中等相结合的方式,在海底建设一条隧道桥。这种施工方式,工期不会超过10年。按每公里10亿元人民币计算,仁川至威海隧道全长341公里,建造费用为3410亿元人民币。
若中韩双方平摊,中方约需投入1705亿元人民币。据统计,我国2008年的铁路投资为3300 亿元,1705亿元约占其52%,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投资不成问题,而战争因素或恐怖主义威胁,必须在隧道规划时就予以考虑。“越是这样的大型工程,越应吸引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的大型财团参与。”许云飞认为,这不仅能够丰富筹资渠道,还可以通过国际资本来制约战争对立方,使其不敢贸然对隧道进行袭击。同时,在隧道内设置多道隔离门,这将有效阻止部分地段遭恐怖破坏导致整个隧道被毁。
在任继明看来,即使朝鲜半岛局势缓 和,也应选择现行的中韩海底隧道方案。原因很简单,经朝鲜进入我国东北地区的腹地很小,只有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而海底隧道从威海进入我国,铁路线经陇海线向西延伸,我国广阔的中西部地区将成为面向日韩的经济腹地。日韩货物不仅可以直接通过火车经山东半岛及后连的陇海线、兰新线进入中国中西部,还可以经新疆阿拉山口到达中亚、欧洲。由此,三国可以实现三赢。
“这将是一条现代版的丝绸之路。”许云飞评价道。海底隧道对中日韩政治经济格局将产生重大影响。
“先行区”的先机
对山东而言,隧道是一条连接日韩的纽带。
任继明表示,构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已成山东区域发展的主战略,其中重要一项即是争取成为中日韩合作先行区,目前辽宁大连和江苏连云港亦在争当先行区,山东并非惟一。
但是中韩海底隧道一旦开建,先行区将无可置疑地落户山东。因为地理条件是硬约束,山东荣成与韩国距离最短。拥有这条价值巨大的交通线,中日韩合作先行区将水到渠成。
价值还不仅限于此。目前山东通过铁路线南接长三角,北连京津冀,向西沿陇海线拓展,惟独东向因临海而受阻,整个经济带布局呈“T”字型。建设中韩海底隧道,就是将铁路线东延。这样山东将成为重要的交通与经济枢纽,整个经济布局呈‘十’字型,这会改变整个环黄渤海经济圈的经济地理格局。
“应通过修建海底隧道促进中日韩经济一体化,推进三国政治互信。”任继明建议。中日韩合作是一个漫长的复杂过程,需要有极高的政治智慧。三国本应建立自由贸易区,但中日、日韩之间缺乏政治互信,很难在短期内达成协议,中韩之间的谈判也是走走停停。此背景下,隧道建设的启动无疑将加快三国合作的步伐。
而山东由于绝佳的地理位置,将在其中担当的角色引人瞩目。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