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应不应该逆周期监管

2009-10-14 1:0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在经历了去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为了避免央企的资金链出现断裂风险,国资委的监管思路已变得越来越谨慎了。在本月10日下发的《关于做好2010年度中央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及报表编制工作的通知》中,国资委明确要求,2010年各中央企业预算管理中要坚持“现金为王”的理念,并对央企提出了三项现金管理的要求:一是要做好资金管理预案;二是要坚持量力而行原则,谋求资金的长期动态平衡;三是资金支出预算要充分体现效益优先、质量优先原则,严格控制资金支出范围与结构,并通过资金集中管理、加速资金周转等手段,减少资金沉淀,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可以看出,无论是要求央企坚持“现金为王”的策略,还是要央企强化预算管理,都体现了国资委目前非常审慎的监管思路。如果能严格执行“现金为王”,而不是将其作为一句口号,这就意味着央企诸多的经营行为将会受到限制:在业务扩张方面,更多的资产收购和产能扩充行为可能将不会受到鼓励,因为这样才能使得央企持有更多的现金而不是其他形式的资产;在负债经营方面,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应被限定在一定限度内,这意味着央企通过获得贷款和发行债券等渠道的融资行为会被严格管理;在应收账款方面,应收占款的规模增长也应被规范,以便减少资金沉淀,并加速应收账款转化为现金的能力。
在我们看来,国资委要求央企坚持“现金为王”和加强预算管理的思路,其实表明国资委也在奉行一种逆周期监管的思路——在经济向好的时期,企业的经营策略通常是比较积极的,企业更倾向于通过增大负债规模来实现经营扩张,这恰与“现金为王”的策略相悖;而目前国内的经济,正是处于经济明显的复苏周期。这种监管思路是与银监会同样的——银监会目前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资产拨备覆盖率的要求,是一种非常明显的逆周期监管思路。
不过,在我们看来,“现金为王”的逆周期监管思路却并不应被国资委采用,因为这不仅将混淆国资委对央企的监管定位,更会使得央企的经营踏错宏观经济节拍,并与中央政府“保增长”的目标相悖。
在2003年之前,国有资产由很多部门共同管理,为了解决国资管理水平低的问题,国家将国有资产的行政管理与出资人代表权力同时交给了2003年成立的“特设机构”——国资委。由此,国资委开始既充当“运动员”又充当“裁判员”,这种双重角色一直备受争议。在经济低迷期之时,企业坚持“现金为王”自然体现了一种保守经营的策略;但在目前经济明确复苏的时期,央企为了实现自身实力的增强,则更应该积极扩张经营规模,以提高央企的经营效益,并使得国有资产增值。显然,国资委在这两年以“现金为王”作为监管措施,如果认真执行起来,很可能会让央企们踏错节拍,丧失了最好的扩张机会。
不仅如此,国资委对国有企业“现金为王”的要求,实际上是要央企的谨慎经营,这相当于变相的收缩。去年以来,中央政府提出4万亿的投资计划,商业银行数万亿的信贷投放,在很大程度上都要落实到国有企业的投资上来。国资委要求央企谨慎理财这无可厚非,但在结果上可能会“对冲”掉一部分刺激政策的效果。这种情况显然不利于国内经济的平稳复苏。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国资委“裁判员”和“运动员”的双重角色,决定了其既要监管央企的经营活动,又要担负起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两重责任,它们之间必不可少地会产生利益冲突。具体而言,“现金为王”监管策略的实施,虽然会使得央企的经营风险减小,但不仅干涉了企业的微观经营,更可能会使央企踏错宏观经济节拍,也会与政府“保增长”的目标相悖。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