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航道完成“破冰之旅”

2009-10-1 2:1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德国布鲁格船务有限公司宣布,旗下两艘货船先后于9月12日下午和9月16日上午驶离“东北航道”区域,至此,史上第一次正式穿越“东北航道”——从远东经北冰洋到西欧的商业航行取得了圆满成功。   事实上,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川解冻,早在2008年8月中下旬,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的“东北航道”就揭开了神秘面纱——卫星拍摄的照片清晰地显示出:“东北航道”以及通往北美的“西北航道”同时首次实现了冰融开通,专家将其形容为“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由此意味着绕过北极开展商业航行成为可能。一年后的今天,布鲁格船务的货船首次从东北亚的韩国港口启程,圆满完成“东北航道”的探索之旅,将这种可能变成了现实,受到航运界空前的关注。
  西方货船
  完成首次商业航行
  数百年来,“东北航道”的开拓一直是一个充满诱惑的挑战。这条被称之为“传说中的航道”,需要穿过俄罗斯西伯利亚与北冰洋毗邻海域,一年中大多数时候,覆盖着厚厚的冰层。欧洲早期的探险家曾经梦想能探索这条通往神秘东方的新航路,几度探险,不是葬身北极,就是落魄而返。即便近年,也多是俄罗斯核潜艇和破冰船在这一带活动。
  近20年来,在全球气温升高的影响下,北极地区的冰层向极地中心收缩了10%。科学考察发现,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沿岸水域夏季几乎不封冻,货船可以从远东沿北极圈直抵挪威和北海。
  向北打通一条大大缩短远东到欧洲航程的黄金航路,船公司翘首以待。
  今年7月,布鲁格船务的两艘载重量均为12700吨的“布鲁格友爱”号和“布鲁格远见”号货船,运载着3500吨重型机械配件,开始尝试“东北航道”的首次商业航行。
  7月23日,“布鲁格友爱”号船从韩国蔚山港装货后出发,其姊妹船“布鲁格远见”号也于5天后启程。两艘货轮向北行驶,途经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海参崴)后北上,成功穿越难度系数最大、传说中“东北航道”冰封无法通航的区域,于9月7日顺利抵达俄罗斯西伯利亚扬堡港。稍事休整后,两艘货船向目的地鹿特丹港继续进发,完成剩余的相对顺利的航程。
  据英国《泰晤士报》披露,两艘货轮航行途中,俄罗斯曾在最危险航段派核动力破冰船护航。但据布鲁格船务说,这只是出于安全考虑,实际并未派上用场。船员们称,他们在大部分航程中没有遇到冰,或只遇到很少冰,偶尔能看见冰山。在此次航程所至最北处,船员们发现“一些相当大的冰原”,但其中有一条冰含量只有10%左右的极宽水道。
  记者在布鲁格船务的网站上看到,该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尼尔斯·施托尔贝格在发布的新闻声明中说:“作为首家成功穿越“东北航道”的西方航运公司,载货安全驶过这一要求苛刻的海域。为此,我们感到非常高兴与自豪。”
  据其介绍,这次航行中,由于航程大幅缩短,每一艘船的航次费用节省了30万欧元。尼尔斯·施托尔贝格表示,已完成的航程“并非还处在什么试验阶段”,而是真真切切地宣告了一条新商业航线的诞生。
  该公司还计划,明年夏天,将投入6艘货船继续闯“东北航道”,目的地为西伯利亚。其中,将投入配置更高,载重量为20000吨、起吊能力能达到800-1400吨的新造船。
  揭开“东北航道”神秘面纱
  据了解,“东北航道”实际是欧洲人起初的叫法,沿用至今,但在前苏联以及俄罗斯却称之为“北方航道”。1932年,苏联政府在官方文件中首度正式使用“北方航道”(Northern Sea Route)的称呼。苏联出版的百科辞典对“北方航道”定义是:“苏联在北极的海运航道,它位于北冰洋,连接苏联欧洲和远东港口。西起喀拉海峡,东到普罗维杰尼亚湾,长约5600千米。” 前苏联时代,苏联在北极地区建立起大量航运基础设施和强大的破冰船队,并对航道进行司法管辖。
  自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向国际社会继续力推“北方航道”这一概念。1991年,俄罗斯在官方文件中将其定义为:“位于苏联内海、领海(领水)或者毗连俄罗斯北方沿海的专属经济区内的海运线。” 
  俄罗斯认为,“北方航道”是由俄罗斯人历尽艰辛开辟的一条重要的国家运输通道,主要用于西伯利亚自然资源的开发以及为俄罗斯北极地区的定居点运送供给。
  1991年,俄罗斯政府正式宣布开放“北方航道”,对任何国家船只采取无歧视政策。另外,俄罗斯政府还发布《北方航道航行指南》,译成英文送达各相关国家。
  在地域上,“东北航道”穿过北冰样的5个海域,即巴伦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新西伯利亚海和楚科奇海;经过约10个海峡,沿航道自西向东依次是尤戈尔海峡、喀拉海峡、马托奇金海峡、维利基茨基海峡、绍卡利斯基海峡、红军海峡、扬斯克海峡、德米特里·拉普捷夫海峡、桑尼科瓦海峡、德朗海峡。
  港口是船只的避风港湾和补给基地。航道沿线诸多港口中,伊加尔卡港是古老的木材港口,是永久对外国船只开放的。另外,沿俄罗斯北冰洋海岸自西向东依次分布着迪克森、杜金卡、季克西、佩韦克4个重要港口。
  一名俄罗斯学者形容,“‘北方航道’之复杂性,犹如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充满了诱惑与挑战。”
  “东北航道”作为联系大西洋和太平洋港口的重要航道被长期冰封,部分航段一直被作为俄罗斯西伯利亚许多城市的生命线,借助破冰船,大量燃料、食品和其他物资经由这条航线得以补充。1987年高峰时期运输量达到700万吨,但在苏联解体后急速下降,到上世纪90年代末,只有1.5万吨。在开发“北方航道”提上俄罗斯政府的议事日程后,俄罗斯政府希望北方航线运输量在2008-2010年间能提高到1000万吨。
  亚欧间航距大幅缩短
  人们热衷于探索“东北航道”并非没有缘由。据业内人士介绍,整体而言,从东北亚前往欧洲或北美东岸,取道北极航道比取道苏伊士运河或巴拿马运河可减少航程40%以上,因此极具商业价值。
  被欧洲所称的“东北航道”,主要是指西起西欧和北欧港口,从俄罗斯西端的巴伦支海,沿西伯利亚岸边,绕过白令海峡,向东至太平洋的楚科奇海,直至东北亚的海运通道,可到达日本、韩国、朝鲜、中国等国港口,航线部分经过俄罗斯内水和专属经济区。该航道大大缩短了欧洲和远东地区之间的航行距离,这对于船公司而言,意味着时间和燃油成本的大量节省。
  一般而言,从欧洲到太平洋有3条主要航线,分别为经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和非洲好望角到达太平洋。资料显示,从日本经苏伊士运河到欧洲约需35天,经巴拿马运河需40天,经好望角需46天,而从日本经北冰洋到欧洲只需22天,可减少将近一半的时间和燃料。
  与现有的“南方航道”相比,从横滨港前往鹿特丹港,走“东北航道”与走苏伊士运河相比,距离可缩短7149公里。另据业内估计,如果“东北航道”与“西北航道”(经北极通往北美)通航,将使上海港到鹿特丹港、到北美洲东岸的纽约港海运里程缩短约5500多公里。我国北方的港口,距离优势较上海港更加明显。
  在布鲁格船务的这次商业航行中,航程较传统航线缩短7400公里。每艘船节省成本30万欧元,该公司表示,如果明年投入更大的2万载重吨船舶,节省费用成本将达到更为可观的60万欧元。
  该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尼尔斯·施托尔贝格还表示,航程短还意味着可以减少耗能,从而显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制约因素仍不可忽视
  虽然“东北航道”有着距离上的显著优势,但据记者从业界了解的情况来看,很多人关注有余,但热情不高。
  据记者了解,随着北极冰层逐渐暖化,“东北航道”浮出水面,早在去年,我国相关交通主管部门以及一些专家学者,就对此展开了关注和研究。但“东北航道”目前的一些“硬伤”,成为制约这条航道开发的障碍。
  “东北航道”只能作为季节性通航,大大降低了船公司对它的兴趣。据悉,“东北航道”只有在6月中旬至9月中旬的夏季,冰层逐渐融化,船只可以通行。一年中通航的最好黄金时段只有六至八周,可无需借助破冰船护航。
  尽管冰川融化,但在航行中,也并非完全坦途,危险仍然存在,这也增加了船公司的顾忌。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剑桥大学斯科特极地研究所的科学家对北极海域考察后称,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加快,航行艰难的“东北航道”的通航条件将逐步改善。甚至有科学家乐观地预测,最早到2015年北极冰盖可能在夏季消失,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北冰洋出现大规模的商业航运,将指日可待。
  利益之争或将成为制约开发的重要因素。“东北航道”所在的北冰洋区域,能源资源极其丰富,再加上一些国家的领土毗邻,各方都有着自己的利益诉求。
  近几十年来, “东北航道”一直是美苏(俄)在北极地区最有争议的政治问题之一。美方主张,航道涉及到的冰封区域的海峡是国际性的且适用于过境通行;而俄方声称,这些海峡属于俄罗斯内水。美国、挪威等一直坚持国际通行权利,而俄罗斯通过法律,要求过往船只事先取得许可,强制使用俄罗斯破冰和导航服务,并收取费用。
  尽管俄罗斯交通部北方海上航线管理局负责人尼古拉· 蒙克说,俄罗斯政府大力开发“东北航道”,目的是为6艘核动力破冰船提供收入来源,还要为导航灯塔提供运营成本。但外界还是对俄罗斯收取高额的“过路费”表示不满。
  两艘德国货船商业首航的成功,使俄罗斯踌躇满志。俄罗斯希望籍此让外界认为这是一条可靠的航道,从而可以谋求丰厚的经济利益,甚至希望在夏季时,可以成为苏伊士运河强劲的竞争对手。
  在这次布鲁格船务完成首次商业航行之后,据英国广播公司9月19日报道,俄罗斯政府表示,希望以该国北部沿海为基地,开辟一条新的北极航道。俄罗斯交通部北方海上航线管理局负责人尼古拉· 蒙克甚至表示,俄交通部会降低破冰船的使用费用,并在商船需要时提供救援。
  如此看来,“东北航道”的开发,显然不是遥不可及,但现在谈论从苏伊士运河那里抢“生意”,或为时过早。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