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钦防三港口经济建设快马加鞭

2008-9-9 11:3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广西自治区政府在“十一五”规划当中,明确北部湾经济区为本区重点发展区域,竭力把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纳入国家战略,将北海、防城港、钦州打造成北部湾地区的中心港口城市群、临海工业基地,成为面向东盟的物流、人流、信息流的门户。面对大好的发展形势,北海、防城港、钦州分别制订相应的战略规划以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势,力争在这一轮发展浪潮中脱颖而出。


  防城港:“三基地”建设扎实推进

  防城港市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区域之一,近年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三基地一中心”,扎实推进全市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

  打造防城为背靠大西南连接北部湾对接东盟的国际商贸基地。防城港港口区位优势明显,具有发展商贸极为有利的条件。2007年,全市外贸进出口额14.6亿美元,占全区外贸总额的15.7%以上,居全区首位;全市口岸进出口贸易总额为67.8亿美元,占广西当年口岸进出口货值117.8亿美元的57.6%。2008年上半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2.05亿美元,占全区的18.9%,排全区各市之首;边境贸易进出口总额7亿美元,约占全区边境贸易的68%。

  建设防城成为北部湾地区重要的综合物流基地。截至2008年5月,防城港市有物流企业101家。全市运输、物流企业拥有公路货运车辆5000多辆、拥有民用运输船舶100多艘(运力超过30万吨)、仓储面积124万平方米、物流计算机系统2套。2007年全市货运量为4158.4万吨,完成货物周转量为668517.48万吨公里。2008上半年,全市完成公路货运量1052.64万吨,增30.1%。铁路货运量1143万吨,增长0.6%,水运运量215.1万吨,增长168.54%。

  目前,防城港在建和年内将开工建设的港口基础设施项目达16项,投资预算超过100亿元。同时,防城港市也正在全力推进东兴边境经济合作区“一区多园”工作,正在积极组织材料向国家申报“东兴综合物流园区”,正在向国家申报设立“跨境经济合作区”

  打造中国南方新兴的加工制造基地。目前,防城港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8家,比2007年增加7家。2008年前半年,全市工业累计完成现价总产值超过170亿元,同比增长74%。防城港主要以“粮油加工、冶金、食糖、化工、电力、制药、造纸、农特产品加工”等8个主要行业为支柱工业,这八大产业今年上半年保持了快速增长。其中,粮油加工、冶金、电力、磷化工和农特产品加工等5个行业保持超50%以上的高速增长态势。防城港市加工制造产业在粮油、冶金、化工等产业的带动下得到快速发展,已成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较有实力的加工制造核心区。

  钦州港:“百千亿产业工程”领跑经济

  “打造一个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培育六个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带出百家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这是钦州市委、市政府根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及钦州保税港区申报成功等新的形势提出的产业发展规划。产业集群化发展战略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正确决策。这一决策的实施必将促进钦州港经济开发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有力地带动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依托中石油千万吨级炼油项目,延伸产业链,形成现代化石化生产基地,打造一个产值超过1000亿元的支柱产业。”这是钦州市委、市政府“千百亿产业崛起工程”首要战略目标。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快发展石化产业的要求,钦州港加快了石化产业建设步伐,全力打造钦州市第一个千亿产业集群。目前,钦州港规划建设20平方公里石化产业园,全力推进中石油广西1000万吨炼油项目、100万吨乙烯项目和中石油二期炼油等项目建设,炼油能力将达到2000万吨的规模,加上规划发展乙烯、芳烃、聚丙烯、对二甲苯、化纤等石油的下游产业链项目,产值将超1000亿元,最终建成上下游一体化的现代化大型石化工业园区。

  “培育以林浆纸、数字电视、燃煤电力、粮油加工、铁合金、保税物流项目为龙头的重点产业,使六大产业的产值分别超过100亿元。”这是“千百亿产业崛起工程”的第二项战略目标。钦州港,在“千亿产业项目”簇拥下,林浆纸、燃煤电力、粮油加工、铁合金、保税物流项目等支柱产业集群枝繁叶茂,展现出勃勃生机。广西金桂纸业林浆纸一体化项目计划总投资人民币410亿元,一期投资预计达到88.5亿元,年销售收入预计可达43亿元,实现利税18.7亿元;国投钦州电厂建设规模计划为2台600MW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和6台1000MW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其中一期工程建设总投资47.17亿元的2台600MW机组已建成投产,总投资约70亿元的2台1000MW机组二期工程项目各项前期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今年1至7月,钦州五家铁合金冶炼企业完成工业产值19.26亿元,入库税收近亿元,铁合金冶炼企业已成为钦州港临海工业支柱产业之一。

  钦州港港口及配套设施已初步形成一定的规模,已形成油品、天然气、植物液料、沥青、食糖、粮食等六大仓储群,已具备发展保税物流的良好基础条件。随着港口集疏运条件的逐步完善,港口货物吞吐量逐年增长,2007年,钦州港吞吐量达1200万吨。2008年5月29日,钦州保税港区获批,为把钦州港打造为中国-东盟合作以及面向国际开放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开辟广阔前景。随着中远集团、中海集团、马士基集团等著名公司投资参股钦州保税港区码头的开发建设与经营,一批有实力的保税物流项目将落户钦州港。

  “以钦州港工业区为龙头,以县区工业集中区为重点,提升现有企业,承接产业转移,使钦州亿元产值企业超过100家。”这是“千百亿产业崛起工程”的第三项战略目标。钦州港经济开发区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国内外客商的目光,来自新加坡、印尼等东盟各国以及美国、英国、荷兰、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在开发区投资项目10多个,合同总投资近12亿美元;中国石油集团、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印尼金光集团和新加坡来宝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抢滩登陆开发区投资开发置业。目前,落户开发区的工业项目26家,已投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己达19家,其中产值过亿的企业有东油沥青、大洋粮油、新天德酒精厂、国投电厂、东方资源、恒星、桂鑫、恒荣、永盛、华索、明利等11家临海工业企业。今年1至7月,开发区1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产值70.72亿元,同比增长74.53%,提供工业企业税收3.89亿元,同比增长33.55%。

  北海:从三方面助推经济全面起飞

  今年以来,北海抢抓重大历史机遇,全面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园区发展,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深化开放合作,推动北海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率先崛起,经济全面起飞,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

  大力扶植发展园区产业。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近年来,北海市按照“品牌引领、产业成链、集约发展、要素集聚、资源共享、区城同建”的思路,加快园区发展,出台优惠政策,从财税、审批、开发建设、人才、技术创新等方面给予园区政策扶持。在园区产业发展上,北海市选择引进和扶持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物流量大、出口创汇多、对地方经济拉动明显的优势项目。

  北海市出口加工区于2003年被国务院批准设立,是目前西部地区唯一一个临海的最接近东盟的国家级出口加工区。今年上半年,北海市出口加工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4.1%;工业产值1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4.5%;进出口总额1.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4.1%;引进项目投资总额15亿元,同比增长294.7%,到位资金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5%;实际利用外资2776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5.7%

  统筹推进大项目建设。为全面完成今年的经济工作任务,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强劲拉动,北海将进一步加大项目建设工作力度,统筹推进100个重大项目,其中,新开工项目44项,续建项目21项,重点招商及开展前期工作项目35项。这批项目总投资1614亿元,今年计划完成120亿元。中粮2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铁山港重油化工项目、万吨级船厂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均已完成投资2000万元以上。同时,重点突破6大项目前期工作,林浆纸一体化、中石化北海炼油厂异地改造、中电集团北海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北海电厂二期、铁山港煤化工综合项目、铁山港铁路支线等重大项目扎实推进,经济发展后劲逐步增强;初步统计,北海上半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45.71亿元,增长20.0%;财政收入14.54亿元,增长31.3%;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6.01亿元,增长60.4%。

  多领域合作。按照《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北海正积极、主动融入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为重点的多区域合作,深化与泛北部湾城市在商贸旅游、港口物流、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合作。同时,为大西南地区走向世界、加强与东盟的合作提供良好的通道、平台和桥梁服务。加快以铁山港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大型临海工业基地,并全力推进银滩改造项目,完善银滩、涠洲岛等旅游景区景点规划建设,突出抓好泛北部湾海上旅游合作,将现有的赴越海上旅游航线进一步拓展至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菲律宾等国家的滨海城市,近期力争尽快延伸到越南的胡志明、岘港等市,努力打造泛北部湾跨国旅游基地。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