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三个“借”字做活港口物流

2008-9-8 10:25: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今年8月底,10多位省政协委员视察镇江发现,惠龙港国际钢铁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今年3月份试运行以来,货物吞吐量已增长5倍,今年贸易成交额有望突破100亿元。 
        9月5日,记者采访惠龙董事长施文进,他用三个“借”字概括了新港的成长之路。
    借才兴港,与经营者共进退 
        施文进说,开港前6年,他一直在研究镇江的市场,发现很多市场主体与经营者大多是一种房屋租赁关系,有些城区的市场还以卖门面房为主,搞变相的房地产经营。市场建设者的收益得到了保障,而房租或房款则使进场初期需要扶持的经营者们“发育不良”,他们要么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要么入不敷出地等死,是很多市场夭折的重要原因。惠龙港避免前车之鉴,把港口培育期间的成本包袱背过来,6万平方米装潢配套到位的办公用房、2.6万平方米设施齐全的交易用房、48套商住房,全部无偿送给进港经营者使用。目前,已有百余客商来这里淘金,上海顺潮钢铁贸易公司今年4月份进港后,已交纳贸易增值税100多万元。 
    借力强港,助经营者做大做强 
        “扶上马还要送一程”。施文进说,整合资源做强公共服务平台,为经营者办好能办的事,为他们弥补单体能力不足,是帮助他们做大做强的必要条件,也是港口的责任与义务。在这里,实行了客户经理服务制,12名客户经理每人负责10个客商,一站式服务,为进驻客商代办工商注册、船舶靠港、签证、报检等手续,免收手续费,让他们一门心思做生意;与各家银行合作并签订了50亿元的融资协议,让客商以最小的本钱做最大的生意。镇江中友钢材有限公司利用港口电子物流信息平台,做起服务外包,为镇江中船柴油机与金陵船厂(仪征新厂)提供卷板开平剪板加工,用户的钢材利用率提高了近10%。 
    借市强港,为客户省物流成本 
        镇江地处长三角核心腹地,100平方公里辐射半径范围的钢材年需求量超过2000万吨,惠龙帮助上下游客户重新规划物流计划,节省物流成本,就能发掘巨大的市场。武钢是进口铁矿石和出口钢铁大户,因为受长江航道限制,海轮必须在南通港或者在惠龙港通过江轮中转。惠龙帮助武钢重新设计物流规划,利用自己的江海联运船队,为他们提供中转服务,他们一年就可节省8000万元。这种物流成本的“下降空间”成为吸引客户的磁场,到8月底,已有本溪、南钢、天津钢厂等30多家钢铁企业与惠龙结成物流联盟,把这里作为他们的钢材集散港。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