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5号线获国家发改委批准 全长42.391公里

2008-9-8 0:28: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为完善深圳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网络体系,加强深圳东、中、西部主要发展轴和主要对外交通枢纽的联系,改善居民出行条件,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批准同意按照已批复的深圳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编制的深圳市轨道交通5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昨天上午,市发展改革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这一信息并阐述了轨道交通5号线的意义和作用。 
据介绍,深圳市轨道交通5号线起于前海湾综合交通枢纽,向西沿临海路、宝华路至宝安中心站;向东沿创业路、留仙大道至龙华综合交通换乘枢纽,沿既有平南铁路转入布龙路、吉华路至布吉客运站综合换乘枢纽;向南沿东晓路、怡景路、沿河路布设,经深南东路至终点大剧院站。该工程线路全长42.391公里,项目总投资估算198.73亿元,计划在2011年6月底前建成开通。根据预测,5号线远期全天客流将超过120万人次。
“地铁5号线贯穿深圳城市建设的第一、二圈层,连接城市总体规划的西、中、东三条发展轴,是我市轨道交通网络中一条重要而特殊的骨干线。”市发展改革局负责人表示,作为深圳市“南北贯通、西联东拓”、扩大内陆腹地对外交通的骨干线,地铁5号线的建设对形成全市轨道网络基本骨架至关重要。据介绍,地铁5号线建成后近期与地铁1、2、3、4号线换乘,远期与9条城市轨道、城际铁路和国家铁路实现换乘。作为唯一一条对内连接东、中、西发展轴,对外连接广深、莞深、惠深城际线和厦深、广深港客运专线的城市轨道干线,5号线对构筑近中期线网骨架、发挥轨道网络效益具有突出地位和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市发展改革局负责人表示,地铁5号线为第二圈层的前海、龙华、布吉等中心城镇和综合交通枢纽之间提供一条便捷的客运通道,将有力促进深圳市第二圈层的发展,为沿线旧城改造和新城开发、前海次中心区、南山物流中心、高新区、大学城、龙华火车站及布吉客运站等节点的开发提供强大的动力,同时引导城市人口和产业沿线聚集,为深圳市总体布局的实施提供交通保障。此外,地铁5号线还有助于充分发挥相关轨道交通项目运营效益。地铁一期工程已于2004年建成通车,二期工程已陆续开工建设,计划2011年完工;穗莞深、广深港客运专线也将于2010年前后相继建成。这些项目建成后,由于相互间缺乏必要的联系,难以充分发挥轨道交通网络优势,而地铁5号线建成后将有效促进轨道交通网络形成,大大提高深圳市轨道交通吸引力,对提高轨道交通运营效益提供了保障。(记者 林若飞 李纬娜)
29座车站中有10余换乘点
地铁5号线将为大运会提供良好交通
作为深圳轨道交通网络中一条重要的骨干线,地铁5号线的规划建设一直备受市民的关注。记者昨天从有关部门获悉,地铁5号线工程建设将实行BT(建设-转让)工程总承包建设管理模式,换乘站点多是其一大特色,开通后将为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提供良好的城市交通条件。
采用BT模式修建
据介绍,地铁5号线(试验段)宝华路已于去年12月21日开工建设。
深圳地铁5号线(试验段)实行BT工程总承包建设管理模式,由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作为BT主办方,承担该线建设的投融资和设计、施工总承包。建成后移交给资产的使用方,即业主深圳市地铁有限公司。该BT项目总预算投资接近200亿元,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地铁BT项目。据介绍,地铁5号线采用BT模式修建,其最直接的好处,是能最大程度地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以保证为将于2011年在深圳举办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提供良好的城市交通条件。
换乘站点多是一大特色
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地铁5号线工程线路全长42.391公里,其中高架线路3.62公里,地下线路38.491公里,地面线路0.28公里。全程共设车站29座,其中高架站2座、地下站27座,平均站间距约1.496公里。29个站分别设在前海湾、临海路、宝华路、宝安中心、翻身、灵芝公园、大浪、同乐、深职院、西丽、大学城、塘朗、长岭陂、龙华火车站、民治、五和、坂田、大埔、上水径、下水径、布吉中学、布吉客运站、百鸽笼、布心、太安路、怡景路、黄贝岭、东门路、大剧院。该工程新建塘朗车辆段和上水径停车场。运营控制中心利用既有竹子林控制中心。
换乘站点多是地铁5号线的一大特色。据介绍,轨道交通5号线作为深圳市近中期轨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在建及规划的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6号线、7号线、10号线、15号线、16号线及穗莞深城际线、广深港城际线、东部城际线等轨道交通线路相交,形成前海湾、宝安中心、西丽、龙华、布吉、太安路、黄贝岭、东门路、大剧院等10多座换乘站。其中,前海湾、龙华火车站、布吉客运站为综合枢纽站。
连接深圳东中西发展轴
市发改局有关负责人昨天在谈到5号线建设意义和作用时表示,5号线沿线经过宝安、龙华、布吉等多个中心城镇和前海、新深圳站、布吉三大对外综合交通枢纽,是城市建设由第一圈层向第二、第三圈层全面推进的前哨。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按照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确定了深圳城市发展空间的三个圈层。位于第一圈层的经济特区,以发展第三产业和支柱产业的核心功能为主,是全市的中心城区;第二圈层为特区外靠近特区的城镇,作为次级的产业功能中心和先进产业聚集区,发展与支柱产业密切关联的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位于第三圈层的城镇相对远离特区,以深圳先进工业为主,但要加强控制与引导,促进现有产业的升级换代,限制并逐步迁移低层次产业。
据介绍,第二圈层包括新安、西乡、石岩、龙华、布吉,以及特区的东、西一些边缘地带。其社会经济规模在全市占有较大比重,用地资源较为丰富,适于安排城市大型公共设施和较大片区开发,是分解特区建设压力、改善全市建设水平的中坚地区。
“城市轨道交通是促进和带动沿线其他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通过轨道交通的发展,推动城市产业布局、人口分布的优化,国外已有成功的先例。”市发改局负责人认为,5号线大部位于城市第二圈层,连接了西、中、东三条发展轴,并串联西部的宝安中心组团、中部地带的中部组团,属于适当超前开发,能够实现其在城市发展方向上的引导作用。工程的实施将强化城市西中东三条发展轴相互联系,促进第二圈层的建设进程,加快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建设由第一圈层向第二、第三圈层的全面推进,极大地推动城市一体化建设,为深圳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记者 林若飞 李纬娜)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