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汶公路通了2小时到汶川

2008-9-4 0:51: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8月28日,都汶公路通车前,工人正在皂角湾隧道与老虎嘴之间路段铺设铅丝双层网状围栏阻挡落石郭广宇 摄 
  曾被很多路桥专家判定“3年才能打通”的汶川“生命线”,经4000多名施工人员艰苦奋战,已全线贯通并恢复通车。
  此前进出汶川车辆需绕行近800公里山路,都汶公路的打通使市民前往川西更方便
  据新华社电 9月2日一大早,汶川县秉里羌寨年近八旬的秦文辉老人,小心翼翼地将一个“喜”字,贴在寨前都(江堰)汶(川)公路的路面上。两个小时之前,他刚刚得知这条被垮塌的大山阻断了3个多月的道路全线贯通了。
  记者从四川省交通厅公路局了解到,这条曾被很多路桥专家判定“3年才能打通”的汶川“生命线”,经4000多名施工人员艰苦奋战,如今已全线贯通并恢复通车。
  2日,记者从都江堰出发,在抢修一新的柏油路面上行车2个多小时就到达了汶川县城。
  “汶川地震之后,90余公里的都汶公路有80%的道路损毁,1亿立方米土石塌方,10多公里路段被崩塌的山体完全覆盖,50余座桥梁受损,7座桥梁完全垮塌,数十处山体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隐患点分布两侧,上百处路基边坡高危点潜伏其中……”四川省交通厅公路局局长汪洋回想起这百余公里长的都汶公路损毁情况就唏嘘不已,“如此集中和毁灭性的公路损毁,不仅在国内公路史上绝无仅有,世界上也十分罕见。”四川省交通设计院总工程师李崇明向记者直言不讳,“很多专家都预计该路段恢复通车至少需要3年左右。”
  为尽快抢通这条生命线,施工人员充分运用科技手段,或通过另开便道绕开垮塌体,或以垮塌山石为路基夯实修路成功地避开了直接处理上亿立方米塌方山石难题;通过架设一条单跨达60米的战备钢桥,解决了彻底关大桥通行难题;通过对高家山山体精确的定向爆破,解决了在山形陡峭、水流湍急的岷江河畔修建路基的难题……用3个多月的时间干完了3年的活。
  重走都汶路 穿行地震景观中
  7月初,记者曾驱车前往实地查看都汶路抢通进程,那时的都汶路满目疮痍,根本无法想象都汶路何时能通车。日前,记者再次驱车前往都汶路,黑亮平坦的柏油路面、鲜艳醒目的交通标识,让人根本无法和原来的都汶路联系起来。
  汽车开过都江堰青城大桥驶上都汶路,过不了多久就到达紫坪镇对岸。公路上原有的一大堆滑坡体已荡然无存,露出了完好无损的柏油路面。穿过马鞍石隧道,原本破破烂烂的道路全部被铺上了新的柏油。车继续往前开,寿江大桥桥面上搭建的临时钢铁便桥也不见了踪影,仔细一看,大桥桥身之间巴掌大的缝隙已通过“矫正手术”被合上了,大桥恢复了当初的功能。
  在新铺设的柏油路面上,车子一路飞奔就过了阿坝铝厂,很快到了映秀。穿过一个隧道,映秀大桥赫然出现。过大桥,再前行几公里,老虎嘴到了。这个曾让人恨得咬牙的老虎嘴如今已乖乖地臣服在道路建设者们的脚下,密密麻麻的铁丝网将崖壁上的石块紧紧包住,车子“嗖”地开过,崖壁上的山石没有一颗掉落下来。“老虎嘴里的老虎牙被拔掉了。”司机笑着说。
  再往前,很快到了都汶路上另一个“钉子”———11跨被震垮了3跨的彻底关大桥。只见一条钢铁巨臂横卧在滔滔岷江水之上,巨臂虽大,也不能容两辆汽车同时通过,在管理人员指挥下,汽车顺畅地通过了彻底关大桥。到达汶川县城,看看时间,整个行程耗时仅两个小时。
  都汶公路沿途有着大大小小、各色各样的地震景观。在映秀场镇前方不远处,一块巨大的三角形岩石倒插在公路旁边,犹如一块巨大的石碑矗立在震中。巨石的下方,用油漆写上的“5·12地震”字样。据当地人介绍,这块巨石在地震时从山顶直接飞下,根本没有与山腰发生任何擦挂,直接就稳稳地插在地上……本报记者 陈松
  链接
  早通一天
  能为社会节约2000万
  全长90余公里的都汶公路,是213国道都江堰至汶川县城段,是地处崇山峻岭间汶川县城的生命保障线。由于灾后一直阻断,进出汶川的车辆需绕行近800公里的山路,途中一度还要翻越两座海拔4000余米的大山。汶川与外界交通联系困难,当地农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外来生活用品和建筑材料大幅涨价。
  四川省交通厅公路局副局长罗玉宏算了一笔账:地震前都汶公路日通车1.2万辆,保守估计,每天通行车辆中货车占5000辆,每辆载重10吨,多绕行400公里、每公里每吨货物消耗运费1元钱,都汶公路早打通一天,就能为社会节约财富2000万元。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