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阳逻经济开发区在武汉的位置
秦尊文
港口的生命在腹地。武汉新港与世界其他大港一样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港口所依托的城市;第二层次是通过各种集疏方式与港口联系的内陆地区;第三层次是港口之间通过航线相连接的向海外所能涉及的区域。第一、二层次是陆向腹地,第三层次则是海外腹地,港口腹地的第二、三层次的范围往往超过了城市经济辐射能力所达到的范围。
第一层次腹地——处于一体化的武汉城市圈
首先,武汉新港对武汉城市圈的首位城市有着最直接的拉动效应。其核心是深达7米的阳逻港,它是长江中上游唯一可以进行海关联检的大港,拥有武汉水运口岸第一家公用型保税仓库。阳逻港现有码头35个,年吞吐能力已达280万吨,以其中部地区独一无二的自然禀赋和竞争优势,呈现出光明的发展前景。今年以来,特别是提出“武汉新港”概念之后,阳逻港发展势头迅猛。目前,武钢集团、武汉石化、神龙汽车等大型企业正扩大水运,大出大进,使武汉新港形成更大的规模效应,直接拉动城市经济的发展。仅新洲区今年上半年,就落实加拿大德商家具、土尔其安倍磁芯、阿海珐变压器等10个外资项目,引进11家大型民营企业投资,内资外资合计达100亿元。武汉市更是整体推进,除物流产值已占到GDP的20%以上外,工业经济更是高歌猛进,呈现出多年未有的大好形势。1-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397.1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5%;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582.4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2%。作为一个超大城市能有如此高的增长率,全国罕见。
其次,武汉新港对武汉城市圈的核心层地区有着强烈的拉动效应。港区范围由武汉、鄂州、黄冈三地部分港口组成,整个武汉港向东延伸,也使武汉城市圈的核心由武汉中心城区向东扩展,包括了鄂州、黄冈、黄石城区。不独新洲区、武汉市,整个城市圈核心层在武汉新港的带动下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鄂州作为武汉新港最近的腹地,获得了强大的辐射。以鄂州为例,武汉新港规划的十大作业区就有三个地处该市江段。今年1-7月鄂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城镇50万元以上投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外商实际到资,分别同比增长28.4%、48.2%、33.7%和45.5%,均居全省前列。老区黄冈市也频频引进大项目,仅黄冈经济开发区今年上半年就引进杭州贝因美、江北源汉二期、江润造船等9个项目,共投资16.6亿元。
再次,武汉新港对武汉城市圈的紧密层地区也有着明显的拉动效应。今年1-7月,孝感市工业增加值、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7.9%、39.0%;咸宁市固定资产投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到85.44和8.54亿元,同比增长70.9%和34.8%,增幅位居全省第一和第三位。这些城市圈的紧密层地区燃料原材料和产成品的进出与阳逻港口联系日益密切,95%以上的外贸集装箱由武汉经水路中转,随着江汉平原航道网的完善、汉江梯级开发的实施,武汉新港对城市圈紧密层城市经济的拉动效应还会进一步显现。
正是因为武汉新港对第一层次腹地有最直接的拉动作用,对武汉城市圈的一体化起着促进作用,省委省政府将其列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的“重大题材”。
第二层次腹地——走向合作的中西部地区
大连港的核心腹地包括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总面积约125万平方公里;而青岛港宣称,其腹地是全中国的960万平方公里。显然,被国家有关部门定位“长江航运中心”的武汉新港,腹地不能仅限于武汉城市圈,也不能仅限于湖北省。按照现代物流理论,物流中心成圆形辐射,可形成最经济的集散规模效应。武汉新港半径1200公里范围内,国内14个GDP过千亿城市有12个。阳逻是长江中游2000多公里岸线唯一天然深水良港,亚洲最大的横店编组站、天河国际机场均近在咫尺,京广、京九两条铁路大动脉夹境而过,是全国罕见的集“水、铁、公、空”大交通汇集一地的港口。随着中国人均GDP进入1000-3000美元阶段,水运不仅得到恢复发展,而且价值得到迅速提升,武汉新港正成为中西部地区走向海外的“门户”。
今年4月30日《长沙晚报》一篇题为《随湘江流淌长沙寻找出海口》的文章,在阐述长沙市对接武汉城市圈的优势时写道:“湘江北去,直奔八百里洞庭,开启长沙蓝色经济文明的伟大征程。是长株潭城市群与武汉城市圈对接,共同承载‘中部城市引擎’的战略之举。北拓到洞庭湖后,长沙才真正成为通江达海的城市,长沙经济也将由内陆经济过渡到蓝色海洋经济。”很显然,湖南将港口和航运作为了两大城市群、两个试验区的对接点。事实上,阳逻港作为长江中游运量增长最快的港口,也是目前长江中游唯一进行海关联检的大型港口,承担了湖南全省的水运集装箱转运业务。另外,重庆港、四川泸州港等地集装箱在阳逻中转,陕西通过汉水、河南通过陆路也有相当一部分货物由此出海。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对外贸易进入高速发展时期。2007年全年中部地区进出口743多亿元,比上年增长377.7%,增速居全国四大区域之首,比全国高出14.2个百分点。2007年长江中游省市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飞速增长,其中安徽增长38%,江西增长23%。近日,阳逻港二期工程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其竣工后年吞吐能力可达到100万标箱,成为长江中上游最大的集装箱码头。武汉新港组建后,除了继续巩固湘鄂川渝陕豫传统市场外,还可与皖赣等地加强合作,进一步扩大腹地。比如江西省,虽然只有九江一市位于长江沿岸,但经赣江及境内公路、铁路可九江港覆盖全省所有地市,武汉新港与九江港携手,可使江西大部进入长江中游经济带,也使武汉新港辐射功能得到新的提升。
第三层次腹地——融入蓝色文明的地球村
在学术界经常提及的“中国弓”中,东部沿海发展一级轴线是“中国弓”的“弓背”,处在处于弓背的中点长三角城市群是“弓弣”,南北顶端珠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都市圈为“弓箫”;长江经济带是“中国弓”的“弓箭”,而京广线经济带是“中国弓”的“弓弦”,而位于弓箭和弓弦交汇处的武汉新港,就是“中国弓”的“搭箭点”和“发力点”。这只箭射向哪儿?射向浩瀚的太平洋,融入蓝色海洋文明。
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发展到今天,已经使各国各地区进入了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融合的世界经济系统之中。目前,我国的区域经济重心由南向北转移、由沿海向内地推进,特别是制造业和消费市场的内迁,使得各国企业关注长江的物流能力,因为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水运业,承担了中国90%以上的外贸进出口货物运输。在从重庆到上海的绵延2000多公里的长江流域,横跨7个省市,居住着中国14%的人口,产生全国GDP的40%。由于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寻找新的供应源、生产以及销售市场的机遇,长江作为一个重要的集装箱多式联运通道正在突显出来。这为武汉新港开拓第三层次的海外腹地,提供了难得机遇。
阳逻港是长江中游唯一的天然深水港,岸线全长12公里,常年可通航5000吨级船舶,货物无须中转,可直达日本、东南亚等近海国家和地区,丰水期万吨轮能远航欧美。阳逻港已在长江中上游创下六项第一:第一家建成国际标准设计的、能抵抗50年一遇洪水、可靠泊5000吨级船舶的现代化集装箱专用码头;第一家依托港口、开辟外贸集装箱“跨关区中转”运输,实现武汉口岸与沿海口岸的无缝连接;第一家获得水路内外贸集装箱“同船运输港口作业试点”资格……,这些,都为武汉新港打造中国内河第一港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长江水运形势,又为建成内河第一港提供了良好条件。在长江沿线大型企业原材料运输中,80%通过水上运输完成;在长江水系水、铁、公三种运输方式中,水运对流域经济增长贡献率最高,达40%。交通部提供的信息显示,长江干线货运量及港口吞吐量近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干线航道的年运输量2007年超过11亿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相当于16条京广铁路线的运输量;如果把六成长江航道开发出来,其运输作用则相当于20条京广线。武汉作为海岸线延伸的最大内陆港口城市,正是基于“得中独厚,得水独优”的条件,吸引世界500强的一些区域总部进驻,其他一些区域性、流域性的机构纷纷布点武汉,投资20亿元的全国稻米交易中心去年也在阳逻开建,武汉的全国地理中心正在一步步凸显。
根据国家规划,到“十二五”中期,万吨轮船可直达武汉,这意味着武汉新港可常年直航其他国家,在3000公里的范围与东京、大阪、汉城、新加坡、雅加达等国际城市常年直达。目前,在已批准建立物流保税仓库的基础上,阳逻正在申报国家A级物流保税中心和口岸联检大楼通关运行。这些规划和举措,对于提升武汉新港交通枢纽地位、加强武汉与国际重要城市的联系、融入蓝色文明的地球村,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武汉新港的未来不是梦。
(秦尊文,研究员,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所长,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城市经济、区域经济。)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