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袭来钢市疲软难免

2008-9-23 11:44: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 李钊
    刚刚过去的中秋节,国际金融界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将金融危机进一步推向高潮,由“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呈现愈演愈烈之势。9月14日,美国有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多达25000名员工瞬间失业。美国第一大零售银行美国银行正式宣布,出资500亿美元以购股形式收购美林。这几乎相当于美林一年之前价格的2/3,或是2007年初价值的一半。随着雷曼和美林出局,美国五大投资银行中的三家已经在过去6个月里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贝尔斯登今年3月已经被摩根大通以 “跳楼价”收购。
    一些大型银行的相继破产让我们不得不产生疑问:世界经济怎么了?从两年前的“次贷危机”发生,到“房地美”和“房利美”被美国政府接管,一直到近期美国主要银行的相继破产,我们都发现有一个原因,是导致上述事件发生的串联因素,那就是“流动性减弱”。而伴随着每个阶段“高潮事件”的发生,都有美国和欧洲的政府和央行对银行系统注资,也证明了“流动性减弱”对金融系统的巨大破坏作用。美国和欧洲的注资行为也是为了刺激金融系统的流动性。
    就以刚刚发生的金融事件来说,美联储、欧洲央行、英国央行和瑞士央行9月16日共向金融系统注入超过1800亿美元的资金,以缓解流动性不足。然而缓解毕竟只是缓解,危机已经发生,其对世界经济的消极影响却正在扩大化。以房地产为首的各行各业都面临着生产和需求的下滑,对钢材需求将会出现极大的萎缩。
    统计显示,作为全球第一大钢材生产国和钢材出口国,2006年中国的钢材出口量达到了4300万吨,2007年达到了6264万吨,而2008年1~8月份,钢材出口4184万吨,同比减少325万吨,下降7.2%。一旦钢材出口受到世界钢材需求极剧萎缩影响,必将会把中国国内钢材产能“供过于求”的程度推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届时国内钢铁行业将会面临一个长期的下滑局面。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钢材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打击出口,在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的经济也越来越全球化。世界经济的衰退,也必将极大地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势头。今年上半年,为了抑制通货膨胀,政府的政策是收紧货币流动性。而在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抑制作用越来越大的时候,政府又开始逐渐放宽货币政策。
    几乎是在美国三大投资银行一个被收购,一个宣告破产,另一个则出现破产告急,引起美国政府800亿美元的注资同时,国内央行的“加息行动”终于因势而变。9月15日,央行宣布,9月16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贷款基准利率按照短期多调、长期少调的原则做相应调整,存款基准利率保持不变。9月25日起,除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暂不下调外,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个百分点,汶川地震重灾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2个百分点。
    与以往一样,政府政策的调整只是因应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此前的加息行动是为了防止经济过热,此次降息将是为了防止经济出现衰退。短短半年的时间,政策变化得如此明显,可见中央已经预感到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巨大影响。
    所以笔者断言,既然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巨大,而中央需要通过数次上调两率才能抑制经济过热的发生,那么也必将需要数次下调,才能度过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
    对于中国国内钢材的生产、销售和需求来说, “两率”的下调无疑是一件利好之事。但由于下游房产、家电、机械制造等等钢材需求行业的委靡, “两率”的下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众所周知,近期全国各地的房地产价格都出现了明显的下跌,而下跌通道一旦形成,想要在短时间内恢复市场信心,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国内无论是开发商、炒房客,还是购房百姓,都会对房产投资再三审慎。那些整天嚷嚷着救市的开发商和炒房客的惟一目的就是 “解套”,继续追加投资是不可能的事情。这很有可能造成中国房地产业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低迷。
    除了房地产行业以外,中国的出口型经济也会受到相当严重的影响。今年中央提出要把中国的 “出口拉动型”经济转变为 “内需拉动型”经济,但毕竟目前中国是 “出口拉动型”经济。可以预见到,如果目前国际正在发生的经济危机真的演变成1923年的 “大萧条”,那些以出口为主的中国企业必将受到沉重打击。
    我们都知道,钢材的需求涉及到各行各业,几个主要行业的萎缩对钢材需求的影响之大可想而知。所以笔者认为,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之下,中国钢铁业将会面临1~2年的萧条时期。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