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不合格玩具“玩”转口贸易伎俩

2008-9-19 15:42: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近日,杭州检验检疫局销毁一批进口不合格玩具。这批玩具塑胶热气球是从香港空运进口,经检测,该产品的机械物理性能不合格,且塑胶材料中含20%以上的邻苯二甲酸酯(DEHP),存在较多的安全质量隐患及有害化学成分。目前,杭州检验检疫局查封了该批不合格品,并将检测处理结果告知企业,作销毁处理。   这是杭州地区今年第二次查获来自香港的进口不合格玩具产品。经调查了解,香港企业出口的玩具产品基本上从市场采购组装,且多为“MADE IN CHINA”。此次查获令杭州局忧虑的是,香港地区的转口贸易很可能将相同的不合格品转给其他国家,而在国际市场上,就可能会是一起“中国制造”不合格品的案例,从而给我国产品出口造成不良影响。
  对于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欧盟已连续发布了有关中国玩具此项含量超标的通报,依据的是EU2005/84/EC指令《第二十二次修订就关于成员国与限制销售和使用某些危险物质和制品趋于一致的法律、法规和管理规定的理事会指令76/769/EEC(玩具和儿童用品中的邻苯二甲酸酯)》。而我国尚无法规禁止其在玩具产品中的使用,香港地区也无限制使用的要求。在我国市场上或销售给香港的玩具和配件都是“合格品”。而在欧盟、美国部分州市等限用国家,则是“不合格品”。就转口贸易而言,由于检验检疫部门不知道产品最终去向,造成在具体执行标准时难以把控。
  为确保玩具产品的安全质量,杭州局对进口玩具从严把关,根据使用风险,采用相应的标准作为检测和评判依据,从而查获此类不合格品。从此次事件中,杭州局得到了这样的警示:一是进口产品、原料、配件同样存在安全缺陷,对产品的把关不容懈怠;二是产品的合格评定应依据其用途、特性和最终销售目的国的技术规范;三是要警惕转口贸易,尤其是香港及保税区等此类贸易中转站,存在“合格”产品,转销至欧美日等国时因达不到输入国的安全要求而被召回通报的隐患;四是需不断加强对生产企业、贸易商的产品安全宣传,提醒企业必须对产品中的增塑剂引起高度重视,应按照输入国的法规、标准要求组织生产,对可能涉及使用增塑剂的原辅材料做好投产前检测,确保出口玩具的安全质量。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