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国际货代企业评“星级”

2008-9-18 16:05: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讯 (记者 洪钧)国际货运代理行业主要服务于国际贸易与运输。近年来,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大量的外资货代涌入厦门。与此同时,国内中小型货代企业的数量迅速增加,货代行业出现优胜劣汰的局势。国外的货代企业以其先进的设备和技术、雄厚的资金、遍及全球的网络、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等在行业竞争中占有绝对的优势,一些势单力薄的货代企业将被淘汰出局。面对“强敌”压境的态势,厦门的货代企业,尤其是中小型货代企业如何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我市评出26家A类国际货代企业

    2007-2008年度厦门市A类国际货代企业评审日前结束,我市共有26家国际货代企业荣获A类称号。厦门市A类国际货运代理企业评审旨在采用信用体系建设的方法,来促进我市国际货代行业的健康发展。评审由市贸发局倡导,并联合厦门市国际货运代理协会、厦门市对外经贸企业协会、厦门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共同发起。厦门市A类国际货运代理企业评审委员会成员由四个发起部门的行业资深人士或企业代表共同组成,组成前在全行业公示。评选活动以企业自愿为前提,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评选结果经过公示,并征求海关、税务、工商、外汇等口岸相关部门的意见,复核后最终确定公布。

    市贸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整个行业信用体系良好,才能使企业在国际货代物流市场运营中获得更多商机,而行业的有序和规范与每个企业在市场活动中的行为密不可分。所以,对于中国货代物流行业而言,企业诚信与自律体系的建设势在必行。如何树立企业诚信经营的意识,提升企业信用建设水平,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将是很好的一件事情。

    货代蛋糕越做越大,洗牌也将加剧

    在厦门,国际货代业已经成为从业人数最多的行业之一。目前,厦门已经有六百多家国际货代企业。随着厦门对外贸易的飞速发展以及厦门港每年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货代行业的市场蛋糕越做越大,行业洗牌不断加剧。

    据介绍,国际货代行业在世界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但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国内的国际货代业务是由中国外运和其在各地的分公司独家经营。改革开放后,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原有的独家经营垄断被打破了。1992年,经国家外经贸部批准,厦门第一次出现了多家经营国际货代业务的局面,当时已经有外运、外代、建发、国贸、特贸、中贸等6家国营企业从事国际货代业务。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厦门国际货代已经有60多家货代企业,逐渐形成行业规模,并于1998年成立了厦门市国际货代协会。

    中国加入WTO,国际货代行业逐渐变成了完全开放的市场格局,跨国货代物流企业蜂拥进入中国,而国内民营货代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地成长起来,国际货代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逐步形成外资、国企、民营三大板块。

    与此同时,厦门对外贸易获得飞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出口基地。外贸经营企业从当初5家发展到今天12000多家,年进出口总额从当初1亿多美元发展到2007年的397亿美元。今年以来外贸发展态势持续增长,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进出口总额达到222.2亿美元,同比增长21.4%,其中出口141.4亿美元,同比增长19.6%,进口达到80.8亿美元,同比增长24.8%。厦门外贸占据福建全省的半壁江山。

    作为我国东南沿海的天然深水良港,厦门港每年的集装箱吞吐量快速增长,2007年462万标箱,进入世界集装箱港口排名第22位。预计到2010年厦门港货物吞吐能力将达到1.2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1000万标箱。2010年福建将建成新建铁路1100多公里,总里程接近全国10%。这必将极大地刺激厦门国际货代物流业的发展。借助厦门经济特区以及厦门港的优势,厦门国际货代的“市场蛋糕”会越做越大。

    “而市场竞争的激烈,也必然导致行业间的不断洗牌。”厦门市国际货运代理协会杨宝仁会长表示,如果货代企业不能提升自己的档次,还是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替货主替船东替车队打“小工”、停留在个体户经营的小角色上的话,就永远做不大。因此,我市国际货代行业亟需在自律和诚信方面有进一步的提升。

    26家2007-2008年度

    厦门市A类国际货代

    企业名单

    2005-2006年度A类国际货代企业授牌仪式。

    文/本报记者 洪钧

    图/ 厦门市国际货运代理

    行业协会(署名除外)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