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两年巨额散货船订单恐难落实

2008-9-18 14:37: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上半年实际交付仅为年初计划三成   根据著名航运研究机构克拉克松的统计,2009年和2010年将是干散货船订单的交付高峰期,2009年将交付6200万载重吨,2010年将交付1亿载重吨。
  国内某航运国企表示,目前市场上的新船订单确实非常庞大,会对市场造成不利影响,但同时存在着订单迟缓交付和信贷融资紧张等因素,这在相当程度上减轻了有关的不利影响。
  订单延迟交付频现
  根据年初Clarkson的订单统计,今年全年计划交付442艘散货船运力,今年上半年仅交付了144艘运力,实际交付进度仅为年初计划的32.6%。
  从最新统计的中日韩三国船厂完工情况来看,各国船厂都有一定比例的船没有完工。特别是中国前八个月的订单完工率在32%左右,订单交付存在着隐忧。
  根据克拉克森最新的船舶订单统计,中国船厂已承接的干散货船订单已达1485艘,占干散货船订单总量的50.5%。其中好望角型船订单330艘,占好望角型船订单总量的44.8%;巴拿马型船订单203艘,占巴拿马型船订单总量的51.2%;大灵便型船订单484艘,占大灵便型船订单总量的57.8%;小灵便型船订单351艘,占小灵便型船订单总量的47.5%。
  劳氏船级社指出,中国造船业正遭受与欧洲一样的招工及员工紧张的境况,行业发展过快一下子涌现200多座新船厂承接国际订单。中国不缺劳动力,但缺乏技术熟练工人,每家大约有1.8万名工人需要培训,最好的船厂能够从高校技校获得良好资源,但员工可能迅速流转到高工资厂家,更多的员工缺乏熟练技术,在培训上需要更大投入。
  同时,中国船舶研究机构报告指出,未来2年中国船舶市场将面临严重的船舶设备短缺,这些行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造船的发展,其传统小规模的经营模式不适合现代造船工业所要求的大规模低成本要求。中国船舶设备平均自给率不到40%,散货船、油轮、集装箱船设备的自给率分别为51.4%、42%与35%。
  由于造船配套所需船用主机、柴油发电机和舱盖的生产周期分别比船厂的施工进度慢4年、2年及2.5年,这也会进一步影响船厂的交付时间。
  信贷融资能力缩水
  根据路透社的统计,到上半年底,世界商船订单保有量的合同价值5900亿美元,其中油轮占26%,散货船占30%,集装箱21%。按照新船造价以及二手船贷款综合比例80%测算,需要在2010年底前筹集3400亿美元银行债券与1800亿美元上市融资。目前全球航运资金池子的容量是3390亿美元,资金缺口高达34.8%。
  过去3年全球航运上市融资共所得180亿美元,而通过后续发行股票进一步得到47亿美元。今年以来融资市场交易规模已经急剧缩水,去年全球有412宗航运融资交易总价值877.3亿美元,今年上半年全球只有104宗交易、价值249亿美元,预计全年不到500亿美元。
  劳氏船级社认为,在信贷危机爆发前,银行能提供总船价80%的贷款,获得贷款也比较轻松。如今银行只愿意提供船舶价格的50%-70%贷款,并大幅提高了贷款费用,不良的商业计划将不得通过。据英国船舶经纪公司Gibson最新调研报告,目前约有150艘好望角型船(占订单总量20%)可能无法完工,预期今后此类情况会增多。更多船公司因航运市场调整及贷款困难而取消订造计划。
  信贷危机也同样影响到船厂获得建造担保而使新造船无法开工以及无法获得资金为未来的订单扩张产能。部分船厂已将首期付款的比例从20%,增加至30%-40%,有的甚至到50%。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