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铁路优势帮助灾区重建

2008-9-17 22:24: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今天的中国,旅客只花100多元钱,就能从西南地区到达西北边陲的交通工具,恐怕只有火车了。铁路开行摘棉专列,对于刚刚遭受了空前劫难的四川地震灾区人民来说,无疑是最实惠的赈灾行动。换句话说,今年成都铁路局开行的摘棉专列,除了为西北的棉田运送来自西南的劳力外,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为四川地震灾区人民重建家园提供帮助。也正因此,今年的摘棉专列比往年更受欢迎,铁路部门的组织工作也比往年更为细致。 
      摘棉工预算:从贴补家用到重建家园
        中国的资源分布很有特点:西北边陲人烟稀少,但是光照充足,耕地广袤,特别适合种植优质棉花;西南山区人多地少,农村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两个地区客观存在的经济互补关系,很大程度上要靠铁路这条纽带才能变为现实。
                
        四川农民工去新疆摘棉花,乘坐飞机不太现实,就是乘坐长途汽车,他们也要合计合计,不会贸然出行。一般来说,摘棉工在一个摘棉季节里可以挣到两三千块钱,而长途汽车来回的车费就要近千元,实在不合算。这样说来,只有火车票价能为摘棉工所接受。成都到石河子的摘棉专列,行程3209公里,硬座票价才158元。
                
        贴补家用是摘棉工外出的直接动因。与往年相比,今年四川摘棉工对摘棉花赚钱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家庭预算也有了新的变化。来自四川雅安市名山县双福乡五大队的摘棉工韩秀琼告诉记者,地震使她家里的房屋严重受损,幸运的是家人没有伤亡。“往年去新疆摘棉花,主要是挣点钱贴补家用,今年去摘棉花,图的是挣钱修房子,自己辛苦些,如果能挣到三四千块钱,家里的房子就能换新瓦了。”
        与韩秀琼一样,来自四川地震灾区的摘棉工都希望今年能多摘点棉花,多赚点钱,回家后好修房换瓦。
    摘棉专列:确保安全 优质服务
        大灾之年,成都局对摘棉专列开行特别重视。从8月23日至9月4日,成都站共开行了12列摘棉专列,发送摘棉工超过1.7万人,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四川地震灾区。
                
        为了做好摘棉工运输工作,成都站提前组织人员到灾区调查客流情况,为开行摘棉专列提供准确依据。对于摘棉工带队负责人提报的团体票申请,他们都要经过严格的登记审核手续,然后才由计划部门配票,目的是为了确保摘棉专列的车票真正到达灾区摘棉工手中。尽管成都站站前广场正在修建地铁,但他们还是克服困难,为摘棉工开辟了进站绿色通道和专用候车区,安排专人引导摘棉工进站上车,并为他们提供免费的行李运送服务及防暑降温药品。
                
        为确保运输安全,成都局在今年开行的每趟摘棉专列上都安排了添乘干部。成都客运段还成立了摘棉专列安全宣传小分队,向摘棉工宣传防止烫伤、摔伤、压伤、碰伤的旅行常识以及在车厢里吸烟、向车厢外丢弃物品的危害。为了做好车厢禁烟工作,列车员加强了与摘棉工带队负责人的沟通,形成了乘务班组与旅客之间的互控机制。针对摘棉工习惯自带食品出门的特点,他们进一步加强了食品卫生宣传。
                
        为了给来自灾区的摘棉工提供优质服务,成都客运段在饮食方面下了很大工夫。摘棉专列每个乘务班组都设有4名供水员,负责餐前、餐后送水到车厢;餐车为旅客准备了各种可口的饭菜,其中包括5元到10元不等的套餐,并且推出了团体订餐服务。此外,他们还制订了恶劣天气下保证饮食供应的预案,配备了木耳、午餐肉和海带等应急餐料。
                
        截至9月2日,成都客运段担当值乘的L196次摘棉专列今年已经开行了11趟。按每个摘棉工每天摘棉100公斤计算,从成都乘坐摘棉专列前往新疆的所有摘棉工,在一个摘棉季节里的收入将达到数千万元,再加上从重庆、重庆北、达州等站前往新疆的摘棉工,四川地震灾区农民工在新疆摘棉花的收入将会上亿。这对地震灾区的重建,将是不小的帮助。而铁路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其他交通工具所不能代替的。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