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基础设施:重建和发展的基础

2008-9-16 13:55: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访西南财经大学现代物流研究所所长李胜教授 
  ■ 实习生 邓也 本报记者 栾静
  灾后恢复重建,交通等重要基础设施必须优先恢复,道路不通,什么事都做不了。率先恢复交通,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是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基础和前提。那么,我省交通受损情况怎样?恢复重建应优先安排哪些重大项目?近日,记者就此专访了西南财经大学现代物流研究所所长李胜教授。
  汶川地震,我省交通基础设施受损严重
  记者:汶川特大地震,各行各业都遭受了巨大损失。大家感受非常明显的,就是交通基础设施受损严重。请谈谈我省交通基础设施受损情况。
  李胜:统计显示,四川交通基础设施总损失高达580亿元,其中,公路系统损失最大:213国道和317国道几乎全部中断;212国道、108国道、318国道等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江油到阿坝的302省道、映秀到日隆的303省道和205省道平武段等省级公路损毁严重;已建成的21条高速和都汶等5条再建高速均不同程度受损。此外,约2.41万公里农村道路也遭到了严重损坏。
  记者:地震发生后,主要灾区的交通一度陷入瘫痪。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李胜:因为运输方式单一和道路总量不足。我省的物流和客运比较依赖公路和铁路,这样虽节省成本,但应急不足,一旦遇到汶川特大地震这样的大型灾害,就会因缺乏有效的互补性交通运输方式配合,而陷入一个无序状态。地震灾区主要分布在四川西北部和北部地区,这里高山河谷,地形复杂,只能形成以公路运输为主的小规模交通运输网,密度低、可达性差,同时公路还存在等级低、抗震抗灾能力弱等问题。因此,在地震发生后,一旦公路等遭到严重破坏,交通系统就基本陷入瘫痪,救援物资只能更多依靠航空运输进入灾区,运输量非常有限。
  灾后重建,必须优先恢复交通基础设施
  记者:灾后重建,百废待兴。省委九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必须把恢复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放在首位,“首位”一词如何理解?
  李胜:这是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需要。没有道路等交通基础设施,人民生活所需的基本消费品就无法送到灾区人民手里,基本生活就无从保障。而且,交通基础设施也是恢复其他基础设施的先导。没有畅通的综合交通体系,电力、通讯、水利等基础建设所需的人力、物力等资源就无法送达重建区域,灾区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就无从谈起。只有建立起畅通的交通基础设施,灾区产业恢复和发展才有保障,才能实现所需原材料、工业产品及特色农产品物畅其流,从而迅速恢复经济发展。
  记者:年初,我省与铁道部签署相关纪要,确定了加快推进四川省铁路建设的重点项目,特大地震后,这些规划和项目会不会有所变化?
  李胜: 继年初的部省会谈纪要后,我省又在抗震救灾的关键阶段与铁道部签署了 《关于加快推进四川省灾后铁路恢复重建会谈纪要》,不仅有灾区恢复重建急需的重大项目,也有关系四川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不仅有对年初部省会谈纪要细化落实的项目,也有新增加的重大项目。此外,在公路建设方面,与年初制定的计划相比,震后启动的灾区国省干线和重要经济干线建设项目,增加了约五成。我省重新调整了全年公路建设计划,优先安排了一批保障灾后恢复重建和群众生产生活的急需项目。广陕、广巴、雅西、都江堰至映秀等4条高速公路,19条国省干线和重要经济干线、3000公里农村公路和2个汽车客运站都纳入了先期启动盘子。
  恢复交通,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建设
  记者:面对目前繁重的灾后重建任务,交通基础设施恢复的当务之急是什么?
  李胜:当前我们的第一任务就是要抢通保通通往灾区的里程最短的生命线,保证灾区需要的物品能够顺利及时地运输到灾区。由于对地震的趋势无法预期,抢修应急公路的标准不必与永久公路一致,以免发生新一轮的余震或次生灾害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应按照地形地质条件,实事求是地进行勘察研究,确定道路建设和设防标准。
  记者:要从整体上恢复灾区交通系统恐怕还需要一段较长时间。在今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李胜:应当遵循这样几个原则。一是关注民生,以人为本。当前我们的第一任务就是要抢通保通通往灾区的生命线,保证应急交通系统和应急物流系统的形成。同时,优先恢复受灾群众安置点和定居点的交通设施,并根据安置点的位置,妥善调整交通布局规划。二是按自然规律,科学办事。要修路,地质灾害调研工作必须做在前面。线路要尽可能优化,干线道路要避开重灾区和地震受损严重区域。如果回避不了,就必须提高道路设防标准。三是统筹兼顾。在灾区建设综合交通体系的目的,主要是想通过各种交通方式的恢复重建发挥综合交通体系的功能,其中最主要的是道路恢复和网络重建。要把道路恢复、网络重建,与路网运输能力的提高结合起来,同时增加灾区补充性路网的布局,多做道路交叉,增加网络连通度。四是分工协作,采用市场化运作,进行共建机制的创新。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