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出口加工区潜力初显

2008-9-14 16:13: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昆明出口加工区目前已初具规模  本报记者 高永永 实习记者 金林 摄 

    这是一个历经8年才终于获批的出口加工区,它的建立几经周折。最终,由于云南面向东南亚、南亚发展,以及东盟贸易自由区的推行,需要这么一个平台来促进对外开放,加快外向型经济的建设,使得昆明出口加工区得以建立。现在,随着国际性加工贸易梯度的转移,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以及国内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昆明出口加工区潜在的优势和条件已经凸现。

历时8年时间
加工区终建成
    
    昆明出口加工区位于昆明主城东南侧的昆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东临茶高山生态公园,南接呈贡新城,西望滇池西山。假如不是刻意寻找,或许并没有多少昆明人知道出口加工区的确切位置。一年以前,这里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砖厂,如今只要站在云南大学洋浦校区路口处,便可看见新建起来的出口加工区独立在一片原野之中。从地图上看,昆明出口加工区正好位于主城、呈贡新城和空港经济区三者之间。“这是一个核心地带,昆明出口加工区在这一区域内形成了强有力的联动。”昆明出口加工区管理委员会主任袁玉良说。
    
    早在2000年,昆明就开始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建立出口加工区的申请。“以前的加工贸易企业就像一群散放在外面的羊,没有一个规范的圈来进行科学管理,我们建立出口加工区的目的就是为这群散落在昆明各地的羊设立一个圈,把其集中起来,进行高效的管理。”袁玉良说。
    
    袁玉良介绍,现在一些企业进出口规模都相当大,而海关报关、通关、查验、放行等一整套的模式很难满足企业的要求,一些投资上亿、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元的企业对海关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企业需要“大通关”,即现场报关、现场采样、现场放行。像上海地区的一些加工贸易企业的规模相当大,市政府专门协调建立了从浦东机场到出口加工区的绿色通道,只要加工区运输货物的车辆进入绿色通道就能无条件放行。在这种环境的带动下,上海出口加工区的产值达到了近500亿美元。
    
    然而,昆明提出建立出口加工区后,却一再被国家有关部门否决:“我们每次到了北京,国家海关总署的人都会笑着对我们说,‘别来了,昆明出口加工区是不会被批准的’。”当时,由于我国外贸顺差居高不下,加工贸易本身就受到了不小的非议,加上云南的基础比较薄弱,因此昆明出口加工区一直没有通过国务院和海关总署的审批。
    
    据袁玉良介绍,当时广东全省有数万家加工贸易企业,而云南只有不到50家加工贸易企业,设立出口加工区的目的是要把原来漫山遍野放羊式的管理方式变为“圈养式”,但昆明即使把圈建起来,也没有那么多的羊来养。从这个意义上说,云南确实不具备比较好的条件。
    
    但是,作为云南省唯一的中心城市昆明,具备了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的优势、中部地区丰富的资源优势和西部地区大开发的政策优势,发展空间极其广阔。面对机遇,昆明提出了建设辐射全国和东南亚、南亚,连接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的重要国际商贸中心的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昆明迫切需要加大发展外向型经济。
    
    2005年6月3日,昆明出口加工区最终经国家批准设立,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去年8月,昆明出口加工区正式开工,于今年2月顺利通过验收并正式运营。至此,昆明出口加工区成为国家海关总署在云南设立的第一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昆明出口加工区自开始申报到企业进驻,期间历时8年。

20多家企业
已进驻加工区
    
    昆明出口加工区实行的是“境内关外”管理和“一次申报、一次审单、一次查验”的通关管理模式,落户企业不出加工区即可在此办理一切进出口手续,享受快速通关、保税免税以及退税等诸多优惠,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是国内目前政策最优惠、管理最规范、服务最便捷的工业生产经营区域。
    
    据了解,根据国务院和海关总署对出口加工区管理的基本要求和规范,进入加工区的企业在目前将以加工贸易企业为主,即必须是“两头”(原材料和产品市场)在外的企业才能进入。如果是原材料在国内采购,产品100%出口的企业也可进入加工区。同时,符合规定的企业可享受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出口加工区的双重优惠政策,即可享受免税优惠——除企业所得税外,其他税种如关税、增值税、销售税、营业税等一律免除。
    
    在这些优惠政策下,昆明出口加工区封关运营后,立即吸引了诸多加工贸易企业的进驻。今年8月22日,在昆明出口加工区招商推介会上,包括加拿大艾尔国际有限公司、云南有色地质局等在内的23家企业与昆明出口加工区签订了总额达100亿元的入区合作协议。此前,先期进入昆明出口加工区的企业一家为德资企业,全部生产电子产品,其原材料全部从欧洲进口,产品也全部销售到欧洲。这家企业的3条生产线全部建成投产后,每年的进出口额可达到1500万美元,而另一家是结合云南资源优势进行钻石深加工的企业,每年的产值将达到两亿美元。
    
    袁玉良表示,越来越多的企业进驻出口加工区,标志着昆明出口加工区作为云南出口加工产业的聚集区、外向型经济的引导区、对外开放的前沿区、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区,其全球性、开放性、创新性的独特品质已经开始发挥优势,它的功能正在凸现。
    
    此外,袁玉良介绍,考虑到今后进入加工区的外资企业较多,昆明出口加工区已经引进了昆明国际学校。这是一所专门接收外籍人员子女的学校。该校的规模较大,在西南地区属独家。

出口加工区还将升级
    
    随着国际性加工贸易梯度的转移,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国内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陆续进驻投产,昆明出口加工区将成为东部地区加工贸易项目梯度转移的承接点,并将在很大程度上带动本地区产业的转型升级。昆明出口加工区潜在的优势和条件正在凸现。“出口加工区本身不创造很多更高的价值,但是它的拉动作用、平台作用、品牌效应,却是无可估量的。”袁玉良说。
    
    云南财经大学国际工商学院院长刘尔思教授认为,以前云南的大宗贸易都要通过广东、浙江、上海等地转运出去,成本很高。昆明出口加工区的功能在于企业可运用地缘优势,把生产和贸易一体化,产品直接出口,降低了出口交易成本。而出口加工区的优惠政策也有利于吸引东南亚国家的高技术、高水平、高附加值的项目,带动云南本地企业实施技改、生产和产品贸易相结合,便捷地进入东南亚市场。
    
    根据远景规划,昆明出口加工区完全开发后,将成为一座集新型工业化、现代物流、高尚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型国际化的产业新城,与昆明主城、呈贡新城一起形成三足鼎立,并以规划轻轨4号线等城市干道相连贯通。然而,袁玉良认为,目前的出口加工区存在发展模式较为单一,后劲不足的问题,“按照发展趋势,不久后出口加工区将被赋予保税物流的功能,云南物流业也将引起震动,甚至将重新洗牌。”
    
    所谓保税物流功能,是指在出口加工区内划出专门的区域,并赋予特殊的功能政策,专门发展仓储和物流产业,达到吸引外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扩大外贸出口的目的,它是目前中国法律框架下的自由贸易区雏形,将进一步提升保税区的功能,有效推动保税区逐步向自由贸易区转型。
    
    目前,国家已开始在加工区拓展保税物流功能试点,并将于明年在60个出口加工区全面铺开。“一旦出口加工区实现了保税物流功能,出口加工区将改变单一的出口加工模式,与仓储和物流融为一体,从而极大地减少出口成本,提升竞争力。”袁玉良说。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