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持续发展商贸名城新篇章

2008-9-13 0:31: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在劳动力成本增加,人民币升值,次贷危机加剧,贸易环境恶化等因素下,义乌如何持续发展商贸名城,民营经济改革已进入了深水区。 
    无论是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还是义乌现有的发展模式,都存在着不少瓶颈障碍。一是滋长了“小富即安”的观念。义乌的多年发展,坐拥千万或上亿身家的经营户不在少数,但是趋于不明的投资前景和挑战性更强的创业环境,不少人有了等待观望的思想。二是投资环境还没有最优。目前缺少世界500强等大型知名公司落户义乌,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义乌的投资环境还不够最优。三是科技含量和商标大牌还应大幅提升。义乌一些企业拥有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却只能用于生产低价格的小商品,十多年鲜见进步。我们是用一亿双袜子才能换回人家的一架飞机,这不能不让我们反思。四是有形市场面临着无形市场的竞争性挑战。五是外贸出口形势不容乐观。2007年义乌全市的出口总额16.74亿美元,也不敌沃尔玛企业全球3.5万亿元人民币的零售额。义乌经济的崛起,应是全方位的崛起,这样才能赢得义乌的未来。 
    就在这个时候,金华市委常委、义乌市委书记吴蔚荣在全市的“解放思想创业创新动员大会”上,面对全市5300多名干部群众,对当前影响义乌创业创新的思想障碍进行了“亮丑”。抛出了十问义乌的“盛世危言”:义乌未来发展蓝图如何描绘?义乌市场能否“强者恒强”?义乌服务业的生长空间有多大?“义乌制造”何时不再贴牌生产?义乌都市离真正的国际化有多远?义乌新农村怎样实现再突破?义乌环境如何再创体制新优势?义乌居民如何共享发展新成果?义乌高地如何引得更多“凤凰”来?义乌如何实现区域合作共赢?从而掀起了一场解放思想的头脑风暴。 
    最近,在义乌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上,又高瞻远瞩地做出了“建设国际商贸名城”的决定,是义乌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并为今后的义乌经济社会发展描绘了更为长远的宏伟蓝图。 
    建设国际商贸名城是义乌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也具备良好的现实基础。国际商贸名城,“国际”是方向,“商贸”是核心,“名城”是品质。其基本内涵是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以小商品为特色,建立义乌的国际小商品贸易中心、创造中心、会展中心和义乌的区域物流高地、区域金融高地(即三中心两高地)。 
    义乌如何持续建设国际商贸名城,大体分两步走:第一步,到2011年,城市国际化程度明显提高,人均GDP从2007年的7778美元提高到12000美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2007年的51.08%提高到55%以上,金融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07年的5.48%提高到6%,年举办国际性展会10个以上,基本建成大通关体系,物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07年的4.45%提高到5%。第二步,到2020年,人均GDP达到20000美元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5%以上,名特优新产品比重提高到30%以上,形成综合实力雄厚、城市功能完善、社会秩序和谐、管理体系高效、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裕,在全球具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的商贸城市。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