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拒绝”进行到底

2008-9-11 11:14: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新闻事件:巴西淡水河谷公司9日证实,正在与亚洲钢铁制造商洽谈上调铁矿石价格事宜,这已是该矿业巨头今年第二次提价。淡水河谷在声明中称,正在与该公司亚洲客户商谈铁矿石价格,淡水河谷提供的这一地区参考价格与其向欧洲钢铁制造商提出的价格相一致。
巴西淡水河谷逆市提价为哪般
    巴西淡水河谷宣布自9月1日起将其供应的铁矿石额外加价20%,而这样的提价要求,与国内持续下跌的铁矿石现货价格恰恰相反。
    此消息一出,国内业界一片哗然,多家钢厂表示抵制其提价政策。那么,万事皆有因,此次淡水河谷为什么在此时提出这样的政策呢?
    其一,心理不平衡。2008年度铁矿石谈判中,力拓达成粉矿和块矿分别上涨79.88%和96.5%的协议,该涨幅远高于淡水河谷的涨幅,使得亚洲市场第一次出现了两种铁矿石 “长协”价格。而先于力拓谈成协议的淡水河谷涨势偏低,面对这种情况,淡水河谷的心态显而易见:要在新的谈判之前达到与澳矿相同的价格起点。
    其二,为2009年度铁矿石谈判埋伏笔。在2008年度铁矿石长期合同谈判中,澳大利亚的两家矿山公司拿到了比巴西淡水河谷更高的供应价格,从而使运行了28年的传统铁矿石长期年度合同谈判基本被打破。淡水河谷此次提价主要涉及的品种是国内钢铁厂需求量比较大的粉矿价格。分析人士认为,这将对2009年度铁矿石长期合同谈判产生影响,而新年度谈判还有两个月即将开始。此次提价风波既是对国内钢企施压,更是为新的谈判“吹风”。
    其三,渔翁得利。“聪明的”淡水和谷此次调价无论是否成功,都将对其公司产生积极的影响:造成涨价之势。成功则“事半功倍”、不成也“无关大碍”。
    由以上便可看出,此次调价非市场行为,而更多的是人为因素,所以,国内钢铁企业没有理由不把 “拒绝”进行到底。
对淡水河谷铁矿石加价应予以抵制
    上周,巴西矿业巨头淡水河谷突然非正式地通知我国钢铁企业,将双方2008年度铁矿石供应协议价在原来的基础上额外加价20%,此前的价格是双方在今年的3月份达成的。此次额外涨价,创造了全球内铁矿石领域额外提价的先例,也首次打破了铁矿石行业年度价格协议。
    今年3月,代表我国钢企参与新一轮铁矿石价格谈判的宝钢,与淡水河谷率先达成了新一年度铁矿石长期合同价格,其铁矿石价格在2007年基础上上涨65%。这个价格达成后,淡水河谷一直耿耿于怀,一方面是它出售给欧洲企业的铁矿石价格要高于我国企业;另一方面是我国钢企与 “两拓”达成的2008度铁矿石新价格与淡水河谷相差30%左右。
    从 “两拓”与我国钢企达成协议那一天起,淡水河谷就伺机寻求将铁矿石价格与 “两拓”看齐的机会。也许这次加价20%,是淡水河谷对我国钢企矿价心理底线的试探,也是基于对明年铁矿石价格的不乐观。由于全球经济对钢铁需求的下滑,淡水河谷对2009年的铁矿石提价比较悲观,所以可能考虑提前要求加价。
    换个角度看,淡水河谷对铁矿石加价的“市场话语”就是对我国铁矿石市场长期看好。正因为长期看好,所以就会“眼光放远”,控制资源的流量和流向。目前,沿海地区的一些钢企,尤其是中南、东南地区的中小型钢企对淡水河谷的铁矿石有一定依赖性。
    这次淡水河谷铁矿石加价,虽然是由多方面因素综合形成的,如需求拉动、美元贬值、钢铁企业盲目进口和交易商投机炒作造成国内市场铁矿石价格 “虚高”等种种原因造成的,但我国 “过热”的铁矿石进口是一个重要因素。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1~5月份,我国共进口铁矿石19235万吨,同比增加3145万吨。
    但无论怎样,淡水河谷针对我国钢企的长期供货协议价格,额外增加20%,不符合市场规律,国内钢企应联手抵制淡水河谷不合理的加价要求。在目前情况下,中国钢协应会同部分大型钢企以及近两年从淡水河谷购买铁矿数量较多的钢企,就淡水河谷加价问题形成共识,拒绝淡水河谷以任何托辞、理由或变相方式,单方提出或隐含对中国钢企的加价。
    当然,此次淡水河谷对铁矿石的加价,其 “信号”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不过,淡水河谷涨价再一次告诉我们,必须把 “中国需求”这一强劲卖方市场变成竞争优势,变为主动权,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除了联手抵制淡水河谷不合理的加价,争取更多铁矿石立价话语权外,国内钢企必须从根本上改变铁矿石供应长期受制于人的局面。
莫作俎之鱼肉
    面对国际铁矿石厂家的“无理”要求,国内钢铁生产厂家、钢协及有关部门应冷静分析、力求找到“万全之策”,要力争话语权,千万莫成俎之鱼肉,任人说了算。
    首先,目前并不是铁矿石提价的时机:中国铁矿石港口库存很高,目前仍在6700万吨左右;钢材市场需求仍较低迷,暂时还未完全启动,铁矿石市场缺乏下游支撑。
    其次,如果接受提价,对中国企业来说损失巨大,并且为来年中澳铁矿石谈判埋下隐患。权衡之下,不接受提价更在情理之中。
    第三,此次淡水河谷要求提价,也对铁矿石价格谈判机制提出挑战,即以离岸价计算还是以到岸价计算的问题。仍以离岸价计算,澳方将继续要求海运费补偿,其协议价格涨幅势必要高于淡水河谷的矿石离岸价,淡水河谷则又会要求提高离岸价,使谈判变得越来越复杂,这样看来似乎协议矿以到岸价来计算能更解决这一矛盾,但是以到岸价计算,我国企业又将面临进一步丧失海运市场主动权的风险。
    由此次提价的事件可以看出,我国的铁矿石谈判将面临两难的境地,在铁矿石三巨头的倾轧下,原有的铁矿石价格谈判机制将可能彻底瓦解。假如真的如此,国内钢铁企业将面临更严峻的成本考验。
09年度铁矿石谈判将更难
    中钢协正在调查淡水河谷要求提价一事。淡水河谷先发制人的涨价要求或许预示着中国2009年铁矿石谈判将遭遇更大的窘境。
    淡水河谷的涨价要求将使中国的2009年度铁矿石谈判陷入两难境地。如果中方不接受提价,淡水河谷可能利用其行业的垄断地位控制铁矿石出货量,加上近期必和必拓和力拓也传出生产和港口运输方面的问题,预期三巨头对中国的铁矿石出口可能减少,在进口矿减少的情况下,港口库存势必下滑,进而拉升现货价格,有利于来年铁矿石协议价谈判;如果接受提价,对中国企业来说损失巨大,并且为来年中澳铁矿石谈判埋下隐患。因此,权衡之下不接受提价更在情理之中。
    对于中国来说,2008年铁矿石谈判在僵持半年多后才刚刚结束,而随着近期三巨头对涨价跃跃欲试般的高调造势,又预示着更为艰难的2009年度铁矿石谈判即将来临。
    花旗银行在8日的分析报告中预测,2009年国际铁矿石长期合同价格还将上涨30%,因为必和必拓、力拓的铁矿到岸价还低于中国国产矿、印度现货矿和巴西矿的价格。无疑2009年铁矿石谈判将更艰难,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涨幅高低,而是谈判机制瓦解后铁矿石市场的混乱追涨。
    不过,多数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并不是铁矿石提价的时机。首先中国铁矿石港口库存很高,目前仍在6,700万吨左右,其次国内钢材市场需求仍较低迷,暂时还未完全启动,铁矿石市场缺乏下游支撑。8日,国内印度现货粉矿 (63.5%)报价为1,230元/吨,较之今年高点的近1,500元/吨,下跌幅度近20%。
    有分析师指出,这只是淡水河谷对2009年铁矿石谈判的试探和准备。在2008年中国打破谈判规则、接受澳矿更高涨幅之后,淡水河谷此次传递出一个追涨的信号。但是,目前国内铁矿石现货市场不景气,照这种跌势继续下去,现货矿价格甚至可能跌破长协价,三巨头2009年谈判不占优势。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